青园|“常青树” 宋璟

宋璟出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少耿介有大节,博学,工于文翰”。17岁进士及第,授义昌(今湖南汝城县)令,后升任监察御史、凤阁舍人。那时,“贞观之治”余晖烂漫,武则天凤翅初展,铁喙剥啄,培植死党,逐步左右了朝政。

天授元年(690年),67岁的武则天正式登上帝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传统史家笔下,武则天至少有三大罪状:其一曰酷虐成性,滥刑诛杀;其二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附己为爱,苟一言之不顺,则赤族以难逃”;其三曰淫荡喧腾,男宠成群。太平公主举荐的薛小宝独占鳌头,然而他的卑劣无耻,令女皇忍无可忍,下令将其乱棍打死。太平公主为讨老娘欢心,又推荐了“玉貌雪肤、眉目如画”的张昌宗。

张氏兄弟整天涂脂抹粉,描眉画眼,以求宠幸。女皇封昌宗为云麾将军,行左千牛中郎将;封易之为司卫少卿,赐给豪华宅第、奴婢、鸵鸟等。据说,女皇对张氏兄弟之“爱”深入骨,每次他们回家,都派专人跟踪侍奉,不许他们与妻子说一句话。

在女皇的羽翼之下,张氏兄弟炙手可热,世人趋之若鹜。在马屁之风大盛的情形下,只有左御史台中丞宋璟背道而驰,冷眼相向。

一次,张易之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有不顺之言”,涉嫌诽谤女皇,一旦定案必死无疑。张易之令凤阁舍人张说出面作证,张说不敢违命,只得答应。宋璟闻讯,告诫他说:“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他说,如果你因此得罪,“犯颜流贬”,会芳名远播,“万代瞻仰”。张说嗯嗯点头,实话实说,救了魏元忠一条老命。

宋璟蔑视二张,屡批女皇逆鳞,有人为他捏一把汗,他却不以为意,依然如常。长安四年(704年)秋,张易之私请相士李弘泰卜卦,观吉凶问运程。这在当时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被人匿名举报。宋璟闻讯,“奏请穷究其状”,建议严厉查究。张易之吓得六神无主,跪倒在女皇卧榻前,痛哭流涕,“梨花一枝春带雨”,直把女皇弄得骨酥肉麻,怜爱有加。

第二天上朝,女皇对宋璟说,这件事易之兄弟已经奏报,就不必加罪了。宋璟当场反驳,说此事涉嫌谋反,关系重大,不得轻饶。他斩钉截铁地说:“臣必知言出祸从,然义激于心,虽死不恨。”明知祸从口出,偏偏倒捋虎须,直言抗辩——“虽死不恨”,这是何等的豪迈气概啊!女皇尽管脸色很难看,也是无可奈何。杨再思敕令宋璟退下,宋璟啐道:“天颜咫尺,亲奉德音,不烦宰臣擅宣王命。”女皇近在咫尺,我要听皇帝发落,何劳大臣擅宣王命呢?

女皇无奈,只得将张氏兄弟拘押,走走过场,便予以特赦,并令他们到宋璟府上谢罪,被宋璟严词拒绝。他说:“公事当公言之,若私见,则法无私也。”

一次,宋璟朝堂侍宴,女皇端坐首位,张氏兄弟皆为列卿,官阶三品,分列女皇两侧,宋璟官阶六品,坐在下首。张易之觑了一眼,拱手讨好说:“公第一人,何乃下座?”宋璟回答:“才劣品卑,张卿以为第一人,何也?”本人位卑官小,无才无德,忝列末座,张卿这不是明知故问嘛!坐在旁边的天官侍郎郑善果提示说:“中丞奈何呼五郎为卿?”当时朝列都把二张当作内宠,不名官,呼张易之为“五郎”。宋璟正色道:“以官言之,正当为卿;若以亲故,当为张五。足下非易之家奴,何郎之有?”

宋璟这一番不屑之语,直令张易之脸色由黄转绿,郑善果冷汗直冒。对于他的耿介性情,女皇虽然恼怒,倒还理解,尽管张氏兄弟一再谗毁,女皇不为所动,“则天察其情,竟以获免。”

神龙年间,李显被武则天临终之际举上皇位,这位大唐懦弱天子尽管昏庸,却对宋璟青眼有加,登基伊始,即任命他出任吏部侍郎、谏议大夫、黄门侍郎。梁王武三思执掌朝政,派人向宋璟示好,他并不买账,劝告说,如今天子复位,梁王应回到封国履职,为何还要干政?难道大王忘了西汉初年吕禄、吕产的教训了吗?

武三思碰了一鼻子灰,衔恨是肯定的。那时候,他依仗唐中宗宠信,权倾天下,如何能听得进宋璟的劝告呢?第二年,处士韦月将上书揭发武三思“潜通宫掖,将为祸患”,武三思大骂韦月将大逆不道,中宗气急败坏,“特令诛之”。宋璟公然抗命,说不审理案情随意杀人,怎么得了?或许是害怕家丑外扬吧,中宗拖着鞋子跑出宫殿侧门,质问宋璟为何不执行命令?——“急命速斩之”!宋璟说,人家实名举报后宫与三思私通,陛下不问情由而诛杀举报者,臣担心天下人议论啊!他再三要求审问案情,中宗只是不许,宋璟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皇上必欲杀月将,请先斩臣!不然,臣终不敢奉诏。”

宋璟激烈抗争,中宗无可奈何,只得将韦月将流放岭南。然而,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不久,唐中宗就暗令广州都督周仁轨将韦月将借故诛杀。

开元年间,唐玄宗拜宋璟为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兼黄门监、侍中,封广平郡公,恩宠日盛。当年秋天,玄宗驾幸东都洛阳,浩荡车驾通过位于陕西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的大散关,因为驰道隘狭,造成拥堵,车骑塞途,玄宗恼怒,传令将负有责任的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撤职查办。宋璟说,陛下正当壮年,如今开始巡守,因道路不畅就拿掉两位大臣,似乎过于苛酷了。玄宗即令免罚,宋璟谢罪说:“陛下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由于下。”建议按程序恢复他们的职务,“上深善之”。

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再次东巡,令宋璟留守京城长安。临行前,玄宗诚恳地请这位老臣指点迷津,宋璟深思熟虑,写了一封长信,以诚相告,极言得失。玄宗读罢,亲笔致谢:“所进之言,书之座右,出入观省,以诫终身。”

青园|“常青树” 宋璟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宋璟卒于洛阳,享年75岁,谥曰“文贞”。他曾在《梅花赋》中慨叹:“呜呼斯梅!托非其所出群之姿,何以别乎?若其贞心不改,是则足取也已!”——观其一生,他以“反对党”自居,怼遍天下,而碧树常青,其言咄咄,其论谆谆,发乎丹田,出乎真意,是谓“贞心不改”,良可取也!

(韩联社/文 刊于《燕赵都市报》2019年4月1日1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