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普通朝鲜族人家的一日三餐,幸福平淡,仪式感足,顿顿有汤


早饭吃的大酱汤和大米饭,配的泡菜,白水煮蛋,给我整了俩,只吃了一个,剩下那个果断扔进滚沸的茶叶蛋锅,这是准备中午吃的,其实外面的茶叶蛋基本不太用茶叶,而是五香调味料,家里的则不计成本,除了放茶叶还放点儿啤酒,知道啥作用不?举手我看看。

中午,别看一大桌子,其实吧就是一饭一汤这碗瞅着挺占地方的,菜呢就仨:雪里蕻炖豆腐、粉肠和鸡汤干豆腐拼盘、蘸酱菜,买的发芽葱贼甜贼嫩,我爱吃葱白,这时候的葱哇,弱不禁风的但是好吃不辣;煎饼和窝窝头是在老市场买的,瞅着可人,吃着养人,往下咽吧,还挺噎人,说明它口感扎实啊不煊腾,外表和内在挺统一地。

这雪里蕻买的时候问用不用泡水,摊主说泡不泡都行,于是回家洗了五六遍把沙子澄出去后就直接炖了,这家伙齁得……连续倒出去两大碗水,又加两碗,感脚整个菜的元气都被伤得透透的,而且关键是我的油哇,这菜没油不好吃,但又没法后加,唉,一个摊主顺嘴胡咧咧酿成的惨案。


早上茶叶蛋煮了40分钟,后来一直泡了仨小时,开饭前又开火咕嘟了二十分钟,显然,它到了最好吃的时候,这东西最好不过夜,当天煮当天吃完,看那裂开的沟壑里典藏了多少汁水,皮的颜色属于多云版大理石,好不好吃还得过嘴那关。

矮油,因为漏了,所以第一口咬下去切了三分之一蛋黄时,还带着汤汁,正经滋味儿醇厚,茶香扑鼻呢,而且吧,你瞅哇,到了最最蛋芯的地方也没有白茬儿,这是一枚成功的茶蛋,一个能慰劳饥饿和馋虫的好茶蛋。

买的蜜豆玉米小卷子,这货正经好吃,而且让我惊艳的是,它居然不是软乎乎的,而是别有风骨的绵密挺实口感,让你咬的时候费力,嚼得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等于是每一口都吃得很认真,品得很努力才行,蜜豆很甜,硬度刚好,玉米面发得恰到好处。

吃完午饭,出去办事,回到家天已经擦黑了,看锅上蒸着我最喜欢的白瓤地瓜,瞬间幸福感爆棚,那甜丝丝的哈气直冲鼻子,别急,这玩意儿晾凉了最好吃。

淘米做饭,这米是事先就把大米和小馇子、小米混合好的放在米箱里,吃的时候㧟起来方便,三米饭瞅着好看,吃着健康么不是,其实这些细节一点儿不麻烦,就看你想不想这么干。

煮饭的工夫,把冰箱里剩的一嘎达卷心菜揪吧揪吧,准备爆炒一下子,置办个下饭神菜。

等饭差不多了再炒菜,这期间我们吃点儿苏家屯特色美食:糖衣康乐果,我给它赐的名,不道叫啥,反正就是一段段的玉米爆米花上面粘了一层脆脆的红糖衣,好吃不贵,嘎得牙儿吃很适合,也有一定充饥作用,不过要想顶饱,保守估计我得来两袋子。

大头菜炒好了,我问:“这么小一碟,你用掏耳勺炒的吧?!”这玩意不出数,炒完也就一小碗,放了很多花椒粒和醋,吃着开胃麻嘴,下饭行,配我的地瓜也行。

来了,还是中午那盘凉菜拼盘,汤是早上做的酱汤,有的吃米饭,有的吃剩玉米卷,一人一碗汤,都打扫吃喽别浪费,中间那碗萝卜丝咸菜真带劲,尤其辅佐我的地瓜下肚时尤为贴心,地瓜不能干吃,容易烧心。

地瓜们来个集体照,无论黄的白的都干面干面的,吃的时候被噎是常有的镜头,那种感觉多熟悉啊,从小噎到大,一斜眼,一皱眉,一抻脖,嗓子眼儿一咕噜……都不如一口汤……

吃完晚饭坐会儿唠嗑,然后去广场走走消化食儿,看看乡村重金属朋克广场舞,再跟着老大爷的鬼步舞曲蹦跶几下,广场上除了几拨跳舞的,还有几伙踢毽子的队伍,无缝加入进去,踢了一会儿,似乎看见了30年后的自己……嗯,这就是一天的生活,琐碎平淡,但也诠释着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