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英国人如果要强占香港而不是租的方式的话,清政府会同意吗?

噢莎莉


别说英国人想强占香港,就算是英国人想从大清的国土上割下来一大片土地,以当时的情况看,大清也不得不同意这件事。

因为如果大清不同意的话,接下来就会遭到英军的更猛烈的打击,而大清当时是很怂的。

军事上远不如英军

相对于英军近代化的战术、训练、武器而言,清军的武器装备、战略战术等,无法对英军造成有效的伤害,军队的训练更跟闹着玩一样,还记得早在乾隆时期八期军就开始雇人替自己训练了。所以在和英军作战中,有时候民间团练反而成了主力。

以上决定了在这场战争中,英军很难会输,大清很容易会被打的一溃千里。

整个鸦片战争期间,清军出动了20万人马,英军只有1.9万。而在漫长的战争中,英军仅阵亡69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清军却是伤亡惨重,阵亡了3100多人。

(描写鸦片战争的画面,英军驾小船抢滩登陆)

看到这个伤亡数字对比是不是有一种美国打海湾战争的感觉。其实,清军和英军的实力差距要远超伊拉克军队与美军的差距,毕竟当初海湾战争美国及其盟友集中了上百万大军。

所以,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就是英军随意摩擦大清的战争。

当时英军可以把大清沿海地区任何一个地点当作自己的登陆地。整个战争期间,英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只有在镇江之战中损失比较大,阵亡了37个人,但是却将城中的八旗兵和绿营兵4000多人撵出城外,并歼灭清军500多人。

(鸦片战争中清军和英军肉搏画面)

可以说,整个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横行东部沿海地区,搅动得整个大清国痛苦不堪,防不胜防。

无论是清军拥有多少的人马,在英军面前还是会被打得一败涂地。

在第二次广州之战中,英军集中了6000多军队,而清军兵力多达2万多人,清军在数量上居于绝对优势。

当时清军指挥官奕山先是命水军驾驶火船夜袭英军军舰,夜间数百条火船涌向英军舰船,奕山以为这一战一定会取得大胜。没想到英军在遭到攻击后,凭借高超的驾船水平轻松躲过清军攻击,得以全身而退。

到最后,清军的攻击只造成了周边民船大量被火船烧毁的结果。

水战不行,陆战就更差了,别小看英军的排队枪毙战术,这种决死精神在武器的加持下可以完全压制住清军。

所以,广州之战中,英军在4天之内就将广州周边战略要地占领,并在周围高地架炮对广州城进行轰击,造成了城内大量人员的伤亡,而清军根本无力反击,因为城内近2万清军早已被英军吓破了胆。

(英军居高临下炮轰广州城)

以奕山为代表的大清性格懦弱,遇到洋人就怂

值得一提的是,从此以后奕山被打出了恐洋症,见到洋人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鸦片战争结束后,虽然他曾经有一段时间被雪藏,但随后又被任命为伊犁将军,从中可以发现虽然奕山水平不行,但是同行衬托的好,在当时他还是很有能力的。

在担任伊犁将军期间,奕山在1851年和俄罗斯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你以为这就算了,8年后担任黑龙江将军的奕山又和俄国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出卖了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

奕山可以说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大的卖国贼之一。但是,他仍然被皇帝信任并委以重任,也反映了当时清朝整体水平还远在奕山之下,不是奕山怂,是整个大清都这么怂。

所以,假如英军真要想割让更多的土地,以清廷的表现来看,不会不同意的。


有人可能会说,割让东南沿海国土和割让外东北地区是不一样的,毕竟外东北天高皇帝远,而且人烟稀少,可能当时清朝没有意识到那片土地的重要,所以就割了。

不能有这种想法,外东北地区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是大清的基本盘,当初随顺治入关的清军中有大量士兵是外东北人,并且他们对大清忠心耿耿。但是大清在割让的时候还是毫不心痛的,一割就是几十万平方公里。

而英国侵占东部地区,比如香港,只需要优良的港口做生意,占个1000多平方公里就不错了。这些土地无论是从政治意义还是面积上都远无法和外东北地区相比。

所以,假如英国强占香港而不是租的方式的话,清政府肯定会同意的。他们连自己的龙兴之地都舍得割,还有什么不舍得的!


历史风暴


在打不过对手的前提下,谈判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对方还愿意跟你谈判

说实话在侵略者当中,英国人算是最文明的了,以当年英国的军事水平绝对是吊打清军。若是英国真的想吞并清帝国,清朝绝对熬不到辛亥革命。

讲真,英国对于中国领土真的没有什么太多的贪念,中国直接割让英国的土地只有香港岛(78.10平方公里)和九龙地区(46.93平方公里),加起来不过125平方公里。

相比之下,俄罗斯强占的中国领土高达150万平方公里,是英国的1.2万倍!这还没把外蒙古算进去。而日本通过甲午战争,一次性就抢走了整个台湾岛和澎湖列岛,要不是英法俄出于自身利益进行干涉,连辽宁也割让给日本了。

而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只割占了香港岛和九龙两个小地方,至于新界地区,按照《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规定,这是英国从中国租的,租期为99年。因为按照近代国际法规定,一个地区被某国占领超过100年,那么该地区就归属占领国所有。因此英国租借新界的时间为99年,到期就得还。而且即便是算上新界,英国所占领的中国领土也不过1106.34平方公里,

(香港地图)

平心而论,英国殖民当局还是比较尊重华人文化和传统的,甚至到1972年香港还在使用《大清律例》。

要知道俄罗斯对远东地区的华人可没那么友好,在抗战初期,苏联远动地区尚且还有100多万华人华侨,但是在二战结束后苏联境内的华人就都没了,至于这么多华人都去哪了?大家可以自己想想。

早在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英国人就曾向乾隆皇帝申请在舟山附近给予英国商人一些岛屿,用于存放货物。对此乾隆的反应是拒绝的,而且拒绝的很干脆。

1815年,英国再次派遣阿美士德访华。英国人此次访华的目的一是解释占领澳门以及入侵尼泊尔等事件,二是继续与清廷商谈通商的问题。

在这次的访华行动中,英国人还是希望清廷能够指定浙江沿岸的几个岛屿给英商存放货物,但最后的结果依然是无功而返。

从以上两次商谈的内容来看,英国来华的目的主要是进行贸易,所提出的要求也一直是希望能得到一个小岛作为对华贸易的基地。

但显然清政府对英国的要求没有什么兴趣,最后英国只能诉诸于武力,直接抢了一个岛。只不过英国人最初是想要舟山群岛,但最后经过考虑则占领了香港岛。

英国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占领了香港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占领九龙。但由于这两处地方的面积都非常小,于是在1898年又占领了新界地区。

只是这次英国人并没有直接强占,而是采取租借的形式,新界的意思就是“新的租界”。至此英国完成了对香港的全部占领。

按照清政府和英国签订的条约规定,中国到1997年才可以收回新界地区(注意,仅仅是新界,不包含香港岛和九龙)。但是在二战之后,国民党是有机会提前拿回整个香港的。可是考虑到中英白纸黑字的条约仍旧具有法律效力,国民党当局也没敢霸王硬上弓。

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政府鉴于国际局势也同意维持香港现状。并且英国也是当时对新中国比较友好的几个西方大国之一,早在1954年中英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而香港则成为中国与西方交流的门户,因此中国政府也没有急于收复香港。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界的租期在慢慢临近,为此从1982年起英国便开始和中国进行接洽,共同商讨香港的前途。

虽然按照《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规定,香港岛和九龙是割让给英国的。但由于这两处地方实在太小了,单独保留没有意义,于是英国人从最初就决定将整个香港的主权一并归还给中国。

不过主权虽然还给中国,但英国仍旧希望保留“治权”,想继续统治香港。对此中国政府没有给英国人任何商量的余地,中国政府的态度就是:到期走人。

1997年7月1日凌晨零点整,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一个百年游子终于回家了。


千佛山车神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不是拍西方国家马屁,但英美法这些国家比俄罗斯要好百倍。

就拿香港来说,实际上当时英国人已经占据了香港,我就是不走你能把我怎么样?

就像沙俄、苏联吞并蒙古一样。你中国不承认蒙古也没用,我都实际控制了,成为既成事实。

西方国家就不同。

英美法这下国家虽然也够贪,但多少还是留一些余地。

就比如租借香港这事。我明明可以和沙俄一样,强迫你割让大片领土,更别说香港一个小岛了。但英国佬还是签订租借协议,承诺将来会还。

这样,到了1997年,香港顺理成章就回来了。

相反,割让给沙俄的150万平方公里土地,毛都要不回来一根,因为当时你是割让。

其实英国人总体还是比较守信的。

1898年7月1日,中英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将威海卫租给英国为期25年。

1923年5月31日签订《接收威海卫协商意见书》,准备到期就把威海卫还给中国。

但当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大总统曹锟被囚,负责外交谈判的顾维钧辞职。英国认为目前中国连合法政府都没有了,不能把威海卫随便交出去,又拖了几年。

但南京政府建立以后,1930年10月1日英国还是将威海卫归还中国。

时至今日,英美法没有在中国占领过一片土地,最终都还给中国,俄罗斯就。。。


萨沙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但可以让人了解英国在大清问题上的真实目的——贸易而非土地

如果英国人有意占据土地,不会割占香港这个小岛,直接攻占广州——大清唯一的外贸口岸广州十三行不占领,占领一个小渔村,你想干吗?

因此假设英国想要抢占土地,不会选择香港这个渔村,要么攻占广州,或者宁波。

大清和英国在鸦片战争前的交往史

1、1698年康熙37年,大清开始设置海关,英国才开始来贸易,但并非每年都来;

2、1725年雍正3年,英国开始在广东进行贸易,货物以黑铅、番钱、羽缎、哆啰、哔叽为主;

3、1729年雍正7年,英国正式开始和大清进行紧密贸易;

4、1742年11月乾隆7年,因为英国船只遭遇台风受损,漂流到澳门,两广总督策楞下令澳门官员送粮食并帮助修船;

5、1755年乾隆20年,英国商船才来宁波进行贸易,并且贸易量大增,

6、1757年乾隆22年,乾隆帝撤销宁波等三个贸易口岸只留广州一个贸易口岸;

7、1759年乾隆24年,英国商人喀喇生、通事洪任辉在宁波要求进行贸易被拒绝;随后从海路至上天津,要求允许在宁波贸易并上告广州海关贪污舞弊罪;当年7月,乾隆帝命令福州将军到广州查案,查出英国商人喀喇生和徽商汪圣仪是贸易伙伴,于是治罪汪圣仪,并下狱通事洪任辉,不久洪任辉被释放——不但不查贪污情事,反而将原告的生意伙伴给治罪;

8、1762年5月乾隆27年,在英国商人啗㘓等要求下,经过两广总督苏昌的传递,乾隆帝允许英国商船每船购买土丝五千觔、二蚕湖丝三千斤,但头蚕湖丝及绸缎绫匹仍在禁售名单;



9、1787年,英国派出第一个使者查尔斯 卡斯卡特,但卡斯卡特在中途病死而中止;

10、1793年乾隆58年,英国派遣马戛尔以贺寿名义要求开发宁波、珠山、天津、广东四地为通商口岸,并要求减税,但被乾隆帝拒绝;

11、1795年乾隆60年,英国再次派遣使者到大清,意图用在1793年(或1794年)英国曾有发兵援助在廓尔喀的清军来加强两国信任基础;

12、1802年3月嘉庆7年,英国6艘战舰在澳门鸡头洋停泊(实情是英国以保护葡萄牙远东殖民地名义;当时英国和葡萄牙加入第二次反法联盟对抗拿破仑,在两广总督吉庆要求离开后并未离开,直到6月英国和法国签订《亚眠和约》才离开;

13、1805年3月嘉庆10年,英国派遣使者多林文跟随商船到广东;

14、1808年9月嘉庆13年,英国攻占澳门,并派遣战舰进入虎门,10月,英国撤军;15、1809年2月嘉庆14年,大清在澳门增加炮台;当年5月大清发布广东互市章程;1814年11月嘉庆19年,大清禁止英国人传教;1815年3月嘉庆20年,大清公布禁止鸦片;

16、1816年嘉庆21年,英国派使臣加拉威到广东,说英国太子摄政四年,想要按照乾隆58年惯例派遣使臣觐见嘉庆帝,让两广总督先代为陈奏;当时代理总督权力的巡抚董教增答应代为陈奏;英国使者罗尔美都、马礼逊以五条船达到天津;嘉庆帝派遣和世泰、苏楞额到天津迎接;因为时间太赶,英国使者到北京后,正使罗尔美都恰好生病了,副使马礼逊因为运送自己西装的马车还没有到、拒绝在没有穿戴整齐的情况下觐见嘉庆帝;嘉庆帝于是就小心眼,认为是英国使者看不起使者,于是就驱赶英国使者出境,虽然最后嘉庆帝还是接受了英国的礼物,但使者始终没有能够和嘉庆帝见面;

17、1821年道光元年,大清再次重申禁止鸦片贸易;

18、1827年道光7年,广东巡抚以侵占民地为由强拆英商公局;

19、1833年道光13年,英国解散英商公司,不再代理西洋商人和广州海关贸易事务;

20、1834年道光14年,在两广总督卢坤要求下,英国派遣领事律劳卑来帮忙管理广州海关西洋商人贸易事宜,不久就用义律替代。

从鸦片战争前英国和大清的交往,尤其是1793、1816年英国两次派遣使者觐见乾隆帝、嘉庆帝来看,英国是想通过外交方式影响大清以获取更多贸易权利,并非割占土地。


鸦片战争初英国的要求

在1840年8月义律给直隶总督琦善的外交照会中,英国提出了6点要求

1、要求赔偿鸦片货价(林则徐按照一箱鸦片赔偿5斤茶叶,也太不像话);

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定海为通商口岸;

3、外交地位和大清平等;

4、赔偿军费(这是欧洲惯例);

5、不得因为在外洋查出有贩运鸦片就处罚在开放口岸的与之无关的商人;

6、废除对西洋商人的各种杂费盘剥。

这6点要求,和江宁条约基本无差。

香港问题是1840年10月时义律才提出的。



总的来说,英国并不想占据土地,否则可以派遣更多兵力作战,攻占广州或者宁波等通商口岸,最不济可以占领台湾作为基地。

1793年英国要求大清把舟山作为英国商人下脚点、货物的存放地;1840年义律要求香港,也是作为商人下脚点、货物的存放地。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喜欢的可以关注哦!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香港是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三个不平等条约所强占或强行租用土地的总称。

1842年,英军兵临南京城下,强迫清政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75.6平方公里的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英法联军攻破北京,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将11.2平方公里的九龙半岛并入英属香港界内。

1898年,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北深圳河以南975.1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和235个附近岛屿租借给英国,租期99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界。

可以看到,实际上香港本岛和九龙半岛实际上就是英国强占的,在不平等条约上永久属于英国的领土,只有新界是清政府被迫租给英国的。也就是说,清政府实际上已经两次同意割让领土,并不存在所谓伤的太痛愤而反抗的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不在承认列强强加在我们头上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但为了使我们对西方的窗口不至于彻底的关闭,国家并没有急于收回香港和澳门。1982年,撒切尔夫人意图凭借马岛战争的胜利,逼迫我国续签关于新界的租约,最不济也要保持香港本岛和九龙半岛是英属领地的地位。但没想到中国领导人看透了英国的虚实,强硬表态不但不会续签租约,而且要连带九龙和新界一起收回。撒切尔夫人战略讹诈失败后,神情恍惚之下跌倒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


可以说国家的强弱,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国家赢弱不堪,无论多么不合理的条款,你都要捏着鼻子接受。国家强大,我认为不合理的条款,就要得到修改。愿昔日之耻辱,时刻警醒国人,国家安定繁荣军队强大,国人才能挺起腰杆做人。


汪淳浩瀚


香港包括香港岛区与租界九龙区。

本问题的提问就是错误的。

本回答上了首页,大家耐心看完。

在1842年,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政府签定了《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中规定将香港岛割与英国,属英国领土,而不是租给英国。这是英国强迫清朝政府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强大起来了,要求废除《中英南京条约》,收回被英国割占的香港岛及租界九龙,英国害怕强大的中国,经过多次谈判,最终同意交还香港给中国。中国于一九九七年收回了整个香港。

有些人不明真相,不记得学过的历史,胡说什么香港岛是租给英国的,租期为九十九年,实际上,只是在割香港岛后,后来又附加了不平等条约,将九龙也就是新界租给了英国,租期为九十九年。

而在一九九七年,中国将割让的香港岛及出租的新界九龙一起收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大家生活快乐!



用户创维


这个问题问得是有歧义的。其实,英国通过1840年和1860年的两次鸦片战争,已经强占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直到1898年,英国才效仿德国,租借了新界。从《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相关规定来说,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属于是割让,英国是可以不还的。

当然了,英国是最早玩国际法的国家。英国人玩这一套东西已经玩了600多年了,可以说是烂熟于胸,也玩出了心得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就是英国人最早提出来的。试看英国与清朝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

英国是最早与清朝打交道的西方国家之一,曾经两次派遣使团远渡重洋来到北京与清政府谈判。英国又是最早侵略中国的国家之一,两次鸦片战争都是英国直接参与的。然而,英国又是最早帮助清政府的国家,无论是海关关税,国家制度,军事外交甚至公派留学等等方面。清朝的北洋水师,管带几乎都毕业于英国皇家海军学校。



因此,对于利益至上的英国人而言,心里的小算盘打得是非常精细的。首先来说,以军事实力,英国绝对吊打当时的清朝。工业水平,英国早已完成了工业革命进入工业强国。经济实力,英国也远超当时的清朝四到五倍。更不必说英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从《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署情况就可以看出,英国想要以武力向清政府索要土地,清政府是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的。

可英国人并没有这么做,清朝与英国打了三次战争,两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之役。相比而言是战争次数较多,却拿走中国土地最少的国家。而北边的沙俄,仅仅通过调停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拿走了中国150万平方公里土地,还不算外蒙古。所以,英国当时其实对中国领土的需求并不大,无非是需要一个贸易中转的港口。



因此,在1897年德国租借胶州湾之后,英国人看到不打仗也能向清朝要来土地,于是,才提出了向清朝租借新界99年。也正是这个租借条约,成为了后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基础。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则上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所以包括《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在内所割让的土地,我们都要收回来。打了600多年利益算盘的英国人也清楚,没有新界他们也守不住香港,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于是,1997年香港才能全部回归。


傅斯鸿


也别把清政府想的那么无能。香港临近广东,是经济、军事要地,清政府不会轻易放弃的。清政府确实割让过很多领土。像外东北地区,大多数都是荒蛮之地,人口稀少,价值不大,而且距离过远。清政府守不住,所以就割让给了沙俄。后来割让台湾,也是因为甲午战争败的太惨,不得已而为之。

香港临近广州这样的经济、军事、政治要地,清朝不会随便放弃的。英国如果用武力夺取,并不值得。如果引发中英战争的话,军费开支过大,得不偿失。即使清朝忍着让出,也是强扭的瓜不甜。

如果用租的方式,则清政府那边也易于接受。英国也不需要动武,仅仅用外交手段即可。而且一租就是99年,跟割让也没有太大差别了。这种做法无疑更实用。

只有日本、德国、俄国这样缺乏远见的帝国主义国家,才喜欢穷兵黩武。像英国、美国这样老奸巨猾的帝国主义,则更多会用外交、经济等手段解决问题。所以后来日本、德国都吃了大亏,英美的霸权则很持久。


国史拾遗


英国是近代以来第一个侵略我国的国家。1840年英国舰队的大炮打开了清朝的国门,迫使我国开放通商口岸,与他们做生意。这只是开始,随后越来越多的列强前来侵略中国,几次大的战争都以清军失败告终,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加这些战争的国家有很多,相比较而言英国人真的是文明多了,在当时作为第一个打败中国的国家,却并没有占取过多的利益,不像后来的沙俄跟日本对中国狮子大开口。英国本身对中国的土地没有多少兴趣,直接割走的也只有香港岛和九龙两块小地方,面积不过一百多平方公里。

后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浪潮,英国又逼清政府租新界给他们。至此香港全部归英国管辖,但是其中最大一部分新界只是租借的,租期九十九年。英国当时没有选择割占新界肯定也是没有想到大英帝国后来会如此衰落,丢失了海外全部殖民地不说,世界老大的位置也让给了美国。不过对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来说,还是妥妥的世界霸主,所以对于新界租也好,占也好,没什么区别。因为从一开始英国就没打算还,就算到了后来的新中国时期英国也妄想用主权换治权继续统治香港。但是租比割占更容易让清朝接受,所以英国没有选择割占的方式。

对于香港,三大组成部分之二的香港岛和九龙都已经被清政府割让了,这两块地方永久属于英国,但毕竟土地面积太小,清政府没有那么在意。但是新界就不同了,新界与广东接壤,而广东是清朝的经济、军事、政治要地,新界所处位置太过重要,清朝不会轻易放弃的,如果英国企图用武力永久割占新界,可能会引发中英战争。毕竟当清政府得知租界地租一百年的话土地就会永久属于别国后就怎么也不同意英国要租一百年的要求,甚至不惜开战。那么如果英国要清政府永久割让新界,清朝肯定更加不同意,租一百年都要开战了,何况是割让呢。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不激化与欧美的矛盾,也为了我国不被西方完全封锁,所以选择搁置香港问题,将香港作为我国与西方交流的窗口,等到国力强盛,条约期将满后再通过谈判的方式收回香港。但是1982年我国领袖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判并没有很顺利,撒切尔想凭借当时英国取得了马岛战争胜利来逼迫我国续签租约,最少也要保持香港岛和九龙的英国属地地位,我国当然不会同意,我们要收回的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在内的全部香港领土。英国看到中国的强硬态度后也是被迫同意了租约到期后归还香港的全部主权。

说到底还是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强大了以后,之前欺负你的国家也得掂量掂量自身的实力了,国家的强弱决定别国对你的态度。如果中国还是当初那只任人宰割的羔羊,香港是绝对没机会收回的。


风尘讲历史


题主的问题不完全准确,香港就是被强占的,九龙也是被强占的,只有新界才是被租用的。因此,英国强占香港,清朝朝廷肯定是同意了的。

实际上,清朝在乾隆后期就虚弱了,虚弱不仅表现在武器装备上,在国家意识、民族意志、战斗意识上面,都虚弱了。但是思想里还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而骨架早已衰老。

因此,当英国打进珠江口的时候,清朝的招架之力还真的不怎么样,最终失去香港,也完全是战争成败的结果,清朝对此当然是承认的。说的直接一点,就是清朝的实力不行,才让香港失去,而不是什么清朝同意不同意的问题。

此外,历代中原王朝基本上都有一个通病,即对那些苦寒之地,以及边疆海岛等国土不怎么重视。强大的时候,能控制就控制之,衰落的时候就完全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之。清朝在对待这些国土的时候,同样是这样的态度。所以,台澎港澳等地,才会得失如此。

因此,即便排除清朝国力孱弱的因素,仅以清朝对待海岛的态度,香港被英国强占,也不至于在清朝朝廷引起渲染大波。事实上也恰恰如此,朝廷对于失去香港还真的不那么在乎,这自然也就不存在清朝不同意英国强占香港的情况了。

不过,英国与清朝的鸦片战争,是欧洲列强与清朝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冲突,彼时的清朝对于英国而言依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且由于中华的历史威名,英国对清朝多少还是存在一些畏惧的。因此,当时的英国也不敢贸然要挟更多的战果,他也怕导致清朝的强力反弹。所以英国只占有了香港,后面强占了九龙。当然,还有的因素就是,英国主要是想取得经济利益,对土地的兴趣次之。否则,如果英国真要强占清朝其他土地,以清朝的国力来讲,还真的难以对抗。

(清朝港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