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说」在追思中激发前行的力量

又一个清明节,将如何度过?不同的人,也许过法不尽相同。但深读这一节日便会发现,最不该落下的就是向英雄致敬,向英烈鞠躬。

「清明说」在追思中激发前行的力量

任何节日都有他的重要意义所在。清明节的最大意义就是“追思英烈”“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扛着红旗,手捧鲜花,列队缅怀革命先烈,这样的神圣场面,对于不少人来说早就属于儿时,属于过去。有多长时间没有向英烈送上鞠躬?相信很多人会露出一脸的惭愧。

清明节到底是个什么节?有的人已用自己的过法如此呈现:一个寒食节,一个踏青节。也没错,对于清明节的相关注解里就包含了这些。然而这些人只是一味地找劝说自己“踏青”“寒食”的理由,却忽略了更重要的劝说自己“追思”的理由。

要知道,“缅怀英烈,追思先祖”不仅是清明节一直保持的“固定表情”,更是清明节的精髓和关键所在。

清明节最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法律已“一锤定音”。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规定:在清明节和重要纪念日,机关、团体、乡村、社区、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军队有关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英雄烈士纪念活动。这也意味着,“开展英雄烈士纪念活动”更加鲜明地占据清明节的“主”位。对广大公民来说,确实有选择怎么过清明的权利,但不管怎么过,都不该落下对英烈的追思。清明节不能只是过成“踏青节”,还要重重低表达对对英烈的缅怀和追思之情,在追思中激发前行的力量。

这几天,悲伤与哀痛笼罩全国:3月30日,四川凉山木里县的一场森林火灾,夺去了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的生命。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是“90后”,甚至“00后”,看着他们年轻的面庞,相信没有人能够忍得住心底的悲恸。心如刀割之后,相信我们也更加领悟到英雄对于社会前行的重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身边不能没有英雄。

身处和平的时代,更要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更要感恩和崇尚英雄。唯有“崇尚英雄、捍卫英雄”的氛围越来越浓,“英雄辈出”才会更加凸显。要知道,“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

又一个清明节,让我们心怀崇敬,向英雄致敬,向英烈深深地鞠上一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