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城

不仅有故宫这样

历史近600年的古建筑遗产

更有大量属于20世纪的建筑遗产

穿过千百年的建筑景观长廊

就像经过一个个时代的忠实记录者

今天,我们就透过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

走近我们身边的建筑传奇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城 市

文化范

比原设计少一层的北京饭店东楼

北京饭店坐落于北京市东长安街

始建于1900年

由东、中、西三幢楼组成

北京饭店中楼于1917-1919年

由法国建筑师设计

是当时最高级的宾馆

北京饭店西楼建于1954年

其中位于首层的大宴会厅能容纳1000多人

在人民大会堂建成之前

国宴基本都在这里举行

北京饭店东楼建于1974年

建筑面积约89000平方米

三幢建于不同年代的建筑

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

无论当年还是现在

均为北京市最负盛名的建筑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北京饭店东楼由

建筑师张镈设计

1973年,抱恙在身的张镈

接到周恩来总理的指示

修建北京饭店东楼

兴奋的张镈虽在病中

依然带领助手画出了20个方案

而我们现在采用的

正是第20号方案

在北京饭店东楼模型做出后

总理采用了一种“画菩萨”的方式

来完善这个工程的设计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所谓“画菩萨”就是指

以前很多人画的菩萨像

大家都觉得不够像

高明的画家自己画完之后

就悄悄躲在画的背后

听大家议论什么地方他就改动一下

当时周总理的这种做法

就是强调实践观点、群众观点

还有全面整体的观点

模型做完以后

周总理要求北京八个大饭店的总经理

来看模型提意见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张镈大师在回忆录中谈到

不到一周的时间里

周总理为此项目三次接见他

由于当时要求的比较急

所以房子也盖得比较快

原计划除了大厅之外上面还有15层

结果房子盖到十二、三层的时候

有一天,一个青年建筑师问张镈先生:

张总,将来改好的北京饭店是制高点

咱们往哪个方向看景更好呢?

张镈正在犹豫的时候

青年建筑师脱口而出:

朝西望去就非常好看

能看见西山、紫禁城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张镈一听之下无比担忧

因为紫禁城旁边就是中南海

张镈将情况报告了北京饭店的领导

周总理听说后立即指示说

我们不能随便加盖楼房

也不能让故宫长高

故宫周围也不能有太突兀的房子

最后的解决方案就是

北京饭店东楼的标准层

由15层降到了14层

同时又在午门旁边

不影响文物的情况下

盖了一座屏风楼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为了这件事情

周总理和张镈多次爬上西华门城墙

实地查看工程高度

这让张镈十分感动

城 市

文化范

两广总督之子为何走上建筑设计之路?

北京的长安街举世闻名

它的变迁可称为

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纪念碑

不同时代的建筑矗立两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长安街上有五处建筑

都出自张镈大师之手

除了刚才说到的北京饭店东楼

还包括人民大会堂

民族文化宫、北京民族饭店

水产部办公楼(现国内贸易局)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张镈大师之父张鸣歧

曾在任两广总督时

镇压黄花岗起义

在电影《辛亥革命》中

有一个镜头是张鸣歧

手中夹着一个婴儿越墙逃走

这个孩子的原型

就是当时只有三个月大的张镈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张镈三岁时读方块字

五岁时随表兄读私塾

9岁到12岁跟着秀才读四书五经

后又接受填鸭式的英文教育

他共在天津读过六所中学

张镈的大哥张锐是梁思成先生

在清华大学的校友

也是周恩来总理在南开大学的同学

在大哥张锐的启发下

张镈选择了建筑专业

1930年,梁思成从宾夕法尼亚归国后

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

1931年,随着日寇打入东北

东北大学建筑系被迫转到了

南京的中央大学

所以张镈在东北大学入学

却在南京的中央大学毕业

与他同时毕业的同窗

现在都是中国第二代建筑师中的翘楚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毕业后,张镈以极其优异的成绩

考入了当时全中国

最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

——基泰工程司

三十几岁时张镈就做了

京津地区的主任建筑师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非常受设计甲方的青睐

甚至受当时民国政府的喜欢

城 市

文化范

实测中轴线的保护壮举

关于张镈大师

我们除了了解他的建筑作品

还有一件事特别值得一提

就是对于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贡献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中国曾经有一个特别有影响的学术机构

叫中国营造学社

它的创办人朱启钤

是民国政府的内务总长、交通总长

朱启钤在欧洲考察时

看到了很多历经战火的遗迹

比如在二战时被德国法西斯

炸毁的华沙古城

是靠着是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

深埋地下的建筑构件和重要图纸

才得以在战后重建

如今华沙古城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

朱启钤当时担忧

一旦日寇对中轴线上的建筑实施轰炸

我们的中轴线建筑不就没了吗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华沙古城

于是,朱启钤找到张镈

来承担中轴线所有建筑的古建测绘

张镈带领天津工商大学40多名师生

不分夏天冬天的进行测绘

整整用了三年时间

沿着中轴线测绘了北起钟鼓楼

南至永定门

以及左祖、右社

天坛、先农坛等建筑

画下了600多张图纸

90年代初,这套图纸交由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保留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2005年元月

《北京中轴线实测图出版典》

张镈先生的贡献

被业界很多专家认为是

故宫近600年以来文化抢救的壮举

城 市

文化范

从这里开始读懂北京城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

对2016年、2017年两批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的

50个“北京建筑”进行了提炼展示

特别从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

这些建筑是新中国建筑时代

北京作品的缩影与典范

是新中国北京建筑师的

智慧人生与创作思想的展现

也是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全都是朝南的

婴儿和儿童的病房颜色有何不同

石景山钢铁厂、798近现代建筑群

这样的工业遗产

有怎样的建筑设计价值

梁思成先生除了保护北京老城

在20世纪建筑方面

有哪些重要贡献

您不妨在上面的节目录音中

去听一听、找一找答案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北京798

20世纪建筑遗产

今年要继续进行第四批建筑遗产的评选

重点是要评新中国以后的当代建筑

我们应该用阅读的方式

好好地去读20世纪建筑遗产

感受我们身边最珍贵的遗产

使这样的遗产能够与中轴线的遗产相辅相成

体现我们这个壮美城市的丰富年轮

侯仁之先生说过:

知之愈深,爱之愈切

对这样一个可爱的北京

这句话尤为贴切

本期嘉宾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

副会长、秘书长 金磊

20世纪建筑遗产传奇:长安街上五座建筑出自他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