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梵净山

在与湘、渝、鄂三省、市交界的黔东北边陲,在横亘楚蜀大地、绵延数百公里的武陵山脉,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这就是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梵净山。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几百年来,梵净山的名字一直在黔、湘、川、鄂、桂等南国地域久久流传。虽然朝代有更替,人世有变迁,但梵净山的魅力依然历久不衰。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海拔2572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其古老的山体距今已有10~14亿年的历史,是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再加上山体庞大深邃,峰峦巍峨雄奇,主峰高耸入云,故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奉皇帝诏令而建的古碑上称之为“众名岳之宗”。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梵净山正式载于史册,始于汉代。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汉书·地理志》称梵净山为“三山谷”;北魏《水经注》沿称“三山谷”。唐代《元和郡县志》改称“辰山”。宋代《太平寰宇记》称“思邛山”,佛教于此时传入梵净山。明初,梵净山已是佛教名山,同有数名并称:“九龙山”、“饭甑山”、“梵净山”、“大佛山”。 清代,梵净山称“月镜山”、“卓山”。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宋代,佛教已正式传入梵净山。北宋初期太祖赵匡胤乾德三年(965年),在该山西麓的思邛县兴建了贵州省较早的一座寺院---西岩寺(今印江县城郊),历代多次重修,后终毁于“文革”。西岩寺是贵州境内千年历史的著名古寺,为梵净山佛教的祖庭。梵净山风光神奇,佛教日益兴盛,成为僧众向往的“梵天净土”,宋代正式得名“梵净山”,民间则称“大佛山”。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梵净山历代所修寺庙甚多,明末清初前后达到高峰期,当时大小寺庙数百座,其中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最为著名,四大皇庵之一的护国寺占地就3000平方米,寺产遍及周围30多里。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释迦殿、弥勒殿在金顶上,始建于明朝,左为释迦殿,右为弥勒殿,中为金刀峡,天桥横跨峡上以沟通两殿。庙后各有一巨石,一名晒经台,一名说法台。这组建筑地处梵净山绝顶,下临一千多米的深谷,举目四眺,百里风云尽收眼底,甚为壮观。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承恩寺(俗名上茶殿),在金顶左侧,正殿三间,门额阴镌“敕赐承恩寺”五字,两侧配殿八间,仅存部分残墙,全部建筑面积占地1250平方米。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镇国寺(俗名下茶殿)在承恩寺下方,始建于明代,20世纪50年代倾塌。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金顶古庙较多,遗址尚有回香坪、老金顶、圆通殿等多处。

梵净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合称中国五大佛教名山。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净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

山,或雄奇险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胜的是金顶,在海拔2200余米的崇山峻岭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约100米,如巨笋出土,似玉龙啸天,红云环绕,直指苍穹。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将山顶一劈为二。两个山顶上分别建有释迦殿、弥勒殿,两殿之间有天桥相连,朝拜的香火烧到了云天之上。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还有那独立撑云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状若册籍的万卷书(山岩)等,形神兼备,令人叹绝!至于梵净山顶部一带常常出现的“佛光”,更是令人唏嘘。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梵净山九十九条溪流,顺山势的东西走向,向东汇成了锦江、淞江,直奔沅江入洞庭湖;向西汇成印江河,直奔乌江进长江。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梵净山遍山皆树,满眼是绿,繁花争艳,鸟兽和鸣,云、雾、风,波谲云诡,置身此山中,俨然画中行,恍若仙山游。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

梵净山四季皆美,春天山花烂漫,夏天飞瀑流泉,秋天漫山红叶,冬天冰雪妩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