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银行“百万大单”后, 身为驻点员的我却毅然离职

拿下银行“百万大单”后,  身为驻点员的我却毅然离职


图片来自《半泽直树》剧照


1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入错了行,但一年前从公司辞职出来,我确实是松了一口。

三年前临近大学毕业那会,身边大多同学都找到了下家。有的同学是家里给安排了某某单位实习,有的同学是自身能力出色,通过了重重难关拿到了大公司offer,还有的同学干脆回家子承父业去了。而我的工作还没着落,于是决定去招聘会碰碰运气。

刚好当时在市中心有一个大型招聘会,星期六,地点是会议中心。我把自己的简历美化了一遍后,到学校打印店打印了二十份出来,想着这次一定要拿几个offer回来,不然真的要毕业马上就变失业了。

但让我大失所望的是,这个招聘会并不是面对应届毕业生的,里面十有八九的公司都要求有工作经验。当然了,递简历过去他们还是会收下,只是知道是还没毕业的学生后,态度马上就冷淡下来。就当我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西装革履的男生叫住了我。

我看他的摊位上面写着:“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不会是叫我去销售保险吧。我当时对保险不了解,但总时不时听到有人说“保险是骗人的”,心里多少有些抗拒。他似乎看出我的顾虑,滔滔不绝地给我介绍了一大通行业和公司。我其实没怎么听进去,偶尔点头也只是敷衍,但他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我:“我是在中X大学毕业的,也是刚毕业不久,这个岗位是到银行里面‘驻点’,不是简单的卖保险,不然我也不会来。”

从招聘会离开回到学校后我上网搜索了保险行业和那家公司,发现保险行业其实是国家正在扶持的行业,那家公司也挺不错,在国内保险业之中是数一数二的大公司。再加上中X大学的名头很响,我心想既然中X大学的毕业生都去了,我还担心什么?

我去到那家公司的城区营业部,那里的经理对我进行了一段简单的面试,表示对我很满意,叫我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前到营业部参加早会,先熟悉公司文化,然后再作下一步安排。

2

早会的流程是这样的:先跳早操,然后公布昨日业绩,出了业绩的员工上台分享,最后是领导上台讲话。早会内容很简单,我去的第一天就走了一遍完整的流程,不久之后还被安排当了一次早会主持人。早会的气氛也很轻松活跃,和网上说的“保险公司是传销洗脑”完全不一样。唯一让我感觉到有一点不自在的可能就是早操环节,一群人穿得西装革履、手舞足蹈地跳着广场大妈的舞蹈,多少感觉有点别扭,但后来也习惯了。

学习了一个星期的产品知识之后,领导安排我“下网点”了,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给你分了一个大网点,好好干!”

“下网点”的意思是到银行网点驻点,网点就是银行的营业部。简单来说,我这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就是到银行网点里面待着,见到有合适的客户,就上去推销我们公司的保险产品。但这工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特别是对于我这么一个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连在客户面前开口都是一种煎熬。

而且更要命的是,虽然保险公司和银行明面上是合作关系,保险公司借银行的资源销售产品,银行从中分一杯羹,大家各取所需,但银行职员对保险公司员工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别说是合作了,他们见到我们都没有好脸色。于是每天我去到自己负责的那个银行网点都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业绩可想而知,整整一个星期都没开出一张单。而当时公司正在搞“业绩竞赛”,达到一定业绩会有丰厚奖金,受此驱动,负责其他网点的同事每天都业绩飘红,我每天看着业绩榜内心着急但却毫无办法。

领导注意到我网点还在“挂零”,见我的状态也不太好,就给我安排了一名业绩排名靠前的老员工“辅导”一下我。

3

兰姐是业绩高手,她听我把苦水都吐干净之后,点了一下我额头:“我问你,客户去银行办事,是相信银行员工多一点,还是相信保险公司的人多一点?”我说当然是银行员工,兰姐马上点头:“对嘛,所以你干嘛要亲自和客户讲产品呢?既吃力又不讨好,让银行员工去跟客户讲嘛,难道你以为我们的业绩都是自己讲回来的?”

为了让我有更直接的体会,兰姐让我跟着去学习一天。第二天早会结束之后,兰姐没有马上带我去银行网点,而是和公司的另外几位业绩高手一起到茶楼喝茶。慢悠悠地喝到接近中午的时候才带我去了附近一家水果店,买了好几袋樱桃之类的高档水果,然后才出发去银行网点。

一进到银行网点,兰姐就像回到家一样,和银行里面的每个员工亲切招呼,然后给每人都送上一袋水果。一通忙活以后,带着我又走出了银行网点。我当时心里很奇怪,问兰姐:“不用驻点吗?”她很得意地说:“驻点干什么?下午再过来一趟收单就行了。”

果然,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又传来兰姐出单的好消息,我算了一下她当天出单的佣金,是一千元的五倍。

4

被兰姐“教育”以后,我如法炮制,虽然做不到像她那样去到银行网点就像回到家一样,但确实效果出来了,我负责的那家银行网点冲上了业绩红榜。

那时我才知道为什么领导说分给了我一家“大网点”,原来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负责的那家网点是支行网点,有很多公司老总的业务都开在那里。而且关键是,那家网点的理财经理欢姐是业务高手。

我们公司之前在那家网点业绩不好的原因,就是之前的驻点员和欢姐关系不好,其他保险公司也有派人去驻点,欢姐就卖其他保险公司的产品去了。公司把驻点员换成我以后,欢姐才重新开始卖我们公司的产品。

我开始尝到了甜头,第一个月的工资到手就有一万多块钱,这对于当时还没毕业的我来说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要知道我在大学期间每月的生活费是六百块钱左右而已。和其他同学一比,我更是有些飘飘然,他们平均的实习工资只有三千块钱左右,我俨然成了班里的“成功人士”。

第二个月我乘胜追击,几乎每天我都准时给银行网点送去各式各样的下午茶。这样算不上“贿赂”,很多客户也经常给他们送礼。但是小小的糕点不值钱,却能让银行的人,特别是欢姐觉得我还不错,给客户推销保险的时候自然也会首先考虑到我们公司。

欢姐没让我失望,第二个月她签下了一张保费高达一百万元的大单,做的正是我们公司的产品。一下子我成了公司里面的名人,大家都在议论我:“那个新人好厉害,进来不久就签下‘百万大单’!”虽然我知道我在其中起的作用很小,甚至我连客户的面都没见过,只是把保险单从银行拿回公司而已。但在公司的人眼里这些都不重要,又有谁的单是自己去谈成的呢,不都是银行职员谈的么?

5

得益于那张“百万大单”,第二个月我收到的工资比第一个月更多,还在“业绩竞赛”中拿了个好名次,拿到一笔不少的奖金。然而好景不长,第三个月我又“挂零”了。

不只是我,包括兰姐在内的业绩高手也全都没了往日的风光,前一个月还热热闹闹的业绩榜变得静悄悄。我当时就觉得不妙,找欢姐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我们公司和银行在关于费用的问题上谈不拢,合作陷入了僵局。简单来说就是银行要保险公司加钱,但保险公司觉得银行狮子大开口,本来费用给得已经足够多,如果再加钱就没利润了。

这可苦了我们这些夹在中间的“驻点员”,因为本来签单就全靠银行职员,客户资源也全部是他们的,公司上面合作没谈好,就算我们和银行职员关系再好,他们也不敢跳过银行出我们公司的单。欢姐也直接和我说:“现在上面说了,只能出XX公司的保险,你最近就别过来了,来也没用。”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谁也没办法,包括领导在内,都是一筹莫展。然而本来以为情况已经够坏了,没想到又跳出一件“噩耗”。

在那个月,每家保险公司都陆续公布了上一年的保单分红利率,因为我们在银行里面卖的全是分红型保单,客户也大多是冲着分红才买的保单,所以这个分红利率非常重要。然而公布的上一年分红利率远远不及预期,甚至还比不上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

分红利率公布后,一时间哀鸿遍野,不断有客户打电话来投诉说这个利率和当时承诺的相差太远,于是纷纷喊着要退保。于是我们在那段时间啥也没干,净接电话处理投诉了。

接了一段时间电话以后我发现一个问题,这些保单大都是从银行销售出去的,难道是银行职员对客户夸大了保单的收益?事实正是如此,但保险公司知道这种情况么?答案也是肯定的。有同事直言不讳地对我说:“如果你知道自己买的理财产品比银行存款利率还低,你会买吗?如果每个人都是老实人,那么大家都是穷人。客户买保险,起码本金是安全的,只是收益可能不达预期,比起随时暴跌的股票来说已经很好了。”

6

虽然后来业绩又有了一些起色,但我还是决定不再做“驻点员”,一来是觉得这个岗位太过受制于银行,因为客户资源都是银行的,当银行把资源保护起来,我们能做的事就不多了,太过受制于人;二来是觉得如果要靠夸大收益来获取业绩的话,我宁愿换个地方当一个老实人。

离开一年以后和以前的同事聊天,发现他们大多也不再做“驻点员”了,要么就是转去做个人寿险业务,要么就像我一样转行了。

又听他们说客户对于这项业务普遍有了抵触心理,业绩越来越低迷,这项业务也逐渐被保险公司和银行边缘化,以前火热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了。

这样看来,还真的是诚信经营才能走得长远,各行各业都是这样。


-END-


张艺缤,九零后,爱好写字,不安分的宅男一个,总是喜欢刺激,却又往往经不起玩笑。


- 2019 新 书 推 荐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译言

奇 妙 人 生 小 系 列

拿下银行“百万大单”后,  身为驻点员的我却毅然离职


《企鹅布鲁姆》《我的原始生活》

《活出精彩》《深海之下》


About us

真诚讲述世间每个平凡人的职业和人生故事

带你遇见“一千零一种人生”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