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唐诗,表面句句写景,实则句句在抒情,手法真是绝妙!

一首唐诗,表面句句写景,实则句句在抒情,手法真是绝妙!

欢迎阁下来到诗词歌赋汇,更多文章请持续关注我,感谢!

本期为“诗词歌赋汇”原创赏析连载第338期

翻开唐诗宋词的绵长诗卷,其中著名的咏物怀古诗词着实不少!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有一首经典之作《春望》,他曾在这首诗中有如下的呐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然春景依旧苍翠盎然,但也无法掩盖诗圣杜甫对家国破败之景的感伤;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也有一首非常著名的代表诗作《乌衣巷》,他在畅游金陵古都,看见昔日繁华喧嚣的乌衣巷如今已是满目疮痍,于是刘禹锡在诗中也发出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呐喊。

一首唐诗,表面句句写景,实则句句在抒情,手法真是绝妙!

虽然那双双飞燕叽叽喳喳的相互嬉戏,但这番热闹的情景也没有掩饰得住刘禹锡对昔日乌衣巷繁华如市的追忆,对昔日六朝古都金陵城盛世繁华的无限怀念!

唐代散文家李华,曾在“安史之乱”后途经往昔素有“唐代行宫”之称的宜阳时,看见这里破败不堪,但春景依旧美丽盎然,这下勾起了李华的诗意,于是执笔写下了一首唐诗《春行即兴》。

在这首诗中,从表面看句句都在写春景,实则句句都在抒发作者沉郁的心情,这巧妙的手法令人称赞!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吧!

春行即兴

唐代: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诗鉴赏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陶文鹏诗词歌赋

李华,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今河北人。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宜阳城,在盛唐时期素有“唐代行宫”之称。这里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安史之乱之前,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每逢栽种时节,便可以看见宜阳城下农民们在此浇水耕种作物,还有来往的车辆也是络绎不绝的,那热闹场面是极为欣欣向荣的。

而此时诗人站在宜阳城外,虽然正值春天,城外长满了繁盛的野草,但却再也见不到农民们播种劳作的热闹情景,也见不到车马穿梭。到处是一片破败、死寂的氛围。山涧溪水向东流去,溪水虽好,但也无人饮用,也只能任其流逝了。

这两句虽然是对宜阳城外的春景描写,既写到了草,也写到了溪水,但却在春景之下暗藏着诗人无限的惆怅。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的追忆,对如今已经破败、死寂现状的无奈叹息!

一首唐诗,表面句句写景,实则句句在抒情,手法真是绝妙!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诗人又行到了春山之中,这里有繁茂的树木和散发着幽幽芳香的花朵。这里的景色纵然这般的幽美,怎奈何却没有人来此观赏,看着片片凋落的花瓣,真是白白浪费了这如画一样的美景,耳中飘荡着空中鸟儿的鸣叫声。

这两句中,诗人既写了树木、花朵,又写了鸟鸣,原本是一幅优美的山中美景图。但诗人在此用到了“自落”和“空蹄”,将彼时春山的空寂,宜阳城的破败之景全都写了出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惋惜!

李华这位诗人或许大家并不是太熟悉,但他的这首唐诗《春行即兴》,对仗极为工整。从诗句的表面来看句句在描写春景,实际呢却是句句在抒情,这大手笔的叙写手法真是绝妙,令人称赞!

一首唐诗,表面句句写景,实则句句在抒情,手法真是绝妙!

李华的这首诗你喜欢吗?如果有补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大家的支持!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还请帮忙点赞、转发、收藏,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