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中医经络疗法

在中医经络学上,

是相对而言的,经是主干,络是经的分支。经和络纵横交错,形成巨大的网络系统。

人体的络脉主要有别络浮络孙络别络是较大的主要络脉,具有加强互为表里的两经脉之间在体表联系的作用。浮络是循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孙络是细小的络脉,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

中医临床上还常常用刺络脉的方法治疗急症,“络刺者,刺小络之血也”,故所谓刺络脉就是浅刺体表络脉,使其出血的方法,有清热、解毒、开窍的作用。

通常用的刺络工具是三棱针

皮肤针,并根据病情采取点刺法散刺法束刺法等。

比如临床上治疗面部扁平疣,即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皮肤病,中医采用三棱针在耳后点刺,十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放血十滴为度,功效清热解毒凉血,疗效非常好。

巧用中医经络疗法

在人舌下舌系带两侧各有一条纵行的络脉,即舌下络脉。正常情况下,脉络无怒张、弯曲、增生,排列有序,透过舌下黏膜可见浅蓝色的舌静脉。

中医临床上可通过望舌下络脉的长度、形态、色泽、粗细及舌下小血络等的变化来判断人体气血阴阳盛衰及瘀阻的情况。

方法是让病人张口,舌体向上腭方向翘起,舌尖轻轻抵住上腭,舌体放松,舌下络脉充分暴露。

如果舌下络脉短而细,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偏淡,多表明气血不足;若舌下络脉呈青紫绛紫甚至紫黑色,则为血瘀之象,气滞、寒凝、痰湿、气虚、阳虚等均可致血瘀。

巧用中医经络疗法

另外,现代社会的人们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失眠等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对于顽固性失眠症,气血失调,络脉瘀阻是一个重要因素,大致可分为因瘀致病因病致瘀两大类。

因瘀致病,多由血络瘀滞,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而致入眠不易,梦中惊魇;因病致瘀,多为顽固性不寐迁延日久,由经入络,此即“久病必瘀”。对这种络脉瘀阻型顽固性失眠,中医可以用活血化瘀治疗,如使用清代医家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既活血祛瘀,又行气止痛

此方也适用于神经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等。此方重在调整气血,使阴阳平衡而治失眠,符合《内经》“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平和”之意,王清任称“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根据当代名医颜德馨的经验,本方加入磁朱丸、生铁落,名叫活血镇静汤,临床疗效很好,专门治疗久病络瘀而致的

顽固性失眠

巧用中医经络疗法

本文选自《字缘中医》

主编:任宏丽 彭卫华

副主编:薛辉 颜彦

巧用中医经络疗法

( 陵游 半夏 忘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