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渡若醴泉的傳說

昊然

我的家鄉地處太嶽山區邊緣的丘陵地帶,自古十年九旱,收成微薄。相傳很久以前的一年春季,老天爺沒下一滴雨,汾河斷流,土地裂縫,人畜飲水得到幾十裡外去挑,村裡人苦不堪言,紛紛跑到大槐樹下跪拜龍王祈雨。夜半三更時,忽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眾人抬頭望去,眼看一條巨龍從天而降,瞬間消失,隨即大雨如注。次日早晨,雨過天晴,只見村子東面多了一座山崗,酷似巨龍而臥,龍首朝西,龍身向東,左翼有一條小溪由東向西奔流而來。村民大喜,急忙起身逆流而上,尋找水源。很快,在小溪的盡頭發現有股泉水從石縫中噴湧而出。一時村裡人議論紛紛,都說這是龍王顯靈,救民於難,且常駐村裡,保佑生靈。至今,村裡人仍將村子的最高處叫做龍頭,村後的山樑叫做龍尾巴。

兩渡若醴泉的傳說

  自從發現了這股泉水,村民們再不為吃水發愁了,因水味清冷甘醇,潤澤安和,可健脾舒胃、明目提神,大夥兒親切地將其稱為“甜水”。有一年秋畔,傅山先生應村裡望族何家邀請前來講學,品嚐罷這甜水之味,不禁大加讚美,於是揮筆題贈三字——“若醴泉”。醴,乃甘甜之意。清乾隆年間,由何氏族人出資,繞泉築井造亭,將傅山筆跡用青石刻成匾額鑲於其上。冬去春來,年復一年 。“若醴泉”水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家鄉人,何氏望族更是英才濟濟,名揚三晉。但到第十四世時,“若醴泉”三字仍舊孑然一身,不曾有副對聯相映成趣。這對素以書香門第和官宦仕家著稱的何家來講,實為一件憾事。

兩渡若醴泉的傳說

  某日,何府的小兒何慶瀾和表兄王象升正在院內追逐戲鬧,不想驚擾了書房裡著書的父親,於是將這兩個玩童叫到跟前調教。聰明伶俐的小象升未等舅父開口訓話便主動認錯:“外甥有錯,不該引逗表弟貪耍戲鬧。”小慶瀾緊接著跪在地上請求父親懲罰。父親見狀心生一計,順手拿過兩張書箋,每人一張分給他們,訓道:“平日不專心求學,自以為滿。那好,你倆各自給若醴泉井亭撰副對聯,我倒要看看你們的學問有無長進。”

兩渡若醴泉的傳說

  表兄弟倆各自領取筆墨紙硯,一人一桌獨立撰寫。慶瀾略思片刻,提筆寫道“有本者如是”,隨後就愣在那裡,怎麼也對不上來了。一旁的象升很快寫下了“其養也不窮”,然後也陷入了苦思之中。一炷香燒過,父親準時收卷。接過一看,見他倆均作半聯,不由得怒形於色,正欲痛斥,忽然覺得眼前一亮,把兩聯合起來一看:“有本者如是,其養也不窮”,這不正是一副珠聯壁合的妙聯嗎?此後,這副對聯就被刻嵌在井亭的兩側,連同傅山先生題寫的“若醴泉”三字,組成了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伴隨著叮叮咚咚的泉水度過了世紀滄桑。耕讀傳家的兩渡何氏也在中華大地獨領風騷數百年,科舉連連及第,人才如泉噴湧,久盛不衰,被世人傳為美談。

兩渡若醴泉的傳說

  本文根據民間傳說整理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