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百日維新沒有慈禧阻撓,中國是否會發展成為世界級的帝國主義國家?

汪星人拯救世界


不會。

其一,百日維新是一場毫無根基的理想政治變革

戊戌變法是一個夢,是一個被表象下“明治維新”刺激的君主立憲強國的虛假的夢。僅靠一個沒有實權的軟弱年輕皇帝,一個口若懸河的政治投資分子康有為,和一群空有理想,卻無務實之能的熱血舉子,是根本不可能變法成功的,何況,他們代表的從來也不是中國社會最重要的變革力量,而中國這塊長期生存於君主高度專制下的土壤,也開不出君主立憲的花來。

君主立憲,意味著,滿清政府要拋棄掉自己賴以生存了200多年的君主專制體制,而這種體制經過兩百年的耕耘,為滿清的統治建立了權威,確定了合法性,如果否定,那麼這種統治權威和合法性必然蕩然無存,而在剪滅了這種制度後,又沒有支持新制度的力量來重塑權威,那麼這個政府遲早也要被瓦解掉,何況,戊戌變法更像是一場憑空生搬硬套的政治戲碼,即無落實之處,又無政治跟腳。

一個人可以隱藏自己的出身和黑歷史,但無法徹底抹掉這些東西,因為這是成為這樣一個人的前提,同樣一個政府也無法徹底改頭換面,完全從歷史之中抽離出來,戊戌變法想要效仿德日,但其實從未想過所謂的德日君主立憲,其實更像是一種“開明的君主專制”,而不是切實的君主立憲。走君主立憲一開始就走錯了,而若走開明的君主專制,抱歉,即便沒有慈禧,年輕的光緒也做不了一個強勢的君主,來完成中國社會的工商業變革。

所以百日維新,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而滿清更像是一艘有進無退的破船,君主專制要變革,是需要社會結構首先發生變革的,但遺憾的是,社會依然是那個社會,西風颳起來,卻沒有吹到大多數麻木的中國人心中,而大多數的中國人,卻也不會相信,千百年來這片土地上建立起來的君主專制王朝會洗心革面,立地成佛。

所謂帝國主義,是指壟斷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最後階段

時至今日,中國的資本也沒有出現能夠壟斷全球的存在,何況是一百年前的滿清?當然,全球化的今天,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已經不可能跟上世紀那般明目張膽,肆無忌憚了。

大英帝國花了差不多400年的時光,從重商主義走上資本主義,再最終到達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帝國主義。而走向帝國主義,是建立在其遍佈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源源不斷輸血,才完成的。

中國的商業土壤,從來沒有被政治輸血過,更確切地說,中國的政治制度,一直都是限制中國商業發展的最大絆腳石。到了清末,經過30年洋務運動,中國的民族工業依然半死不活,即沒有技術累積,在本國也沒有市場優勢,連有力量能夠參與政治的新興資產階級都未醞釀出來,在這種情形下,大清如何能夠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都還成問題,何況是最終發展為最最高級的帝國主義階段?用痴人說夢這四個字都感覺有些不足夠了。

即便戊戌變法成功了,可變法成功了,中國就一定能搭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快車道,一路超車最終快速過度到帝國主義麼?

教育跟不上,人才跟不上,技術跟不上,思想跟不上,這些軟實力,是實現帝國主義中國硬實力的基礎。而要將這些快速發展起來,需要的是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加上至少三代人的努力,才會卓有成效的。可彼時的中國,有這樣的機會麼?老牌帝國主義會坐著等中國崛起的麼?

遠東這塊大肥肉,誰都想要咬一口,誰都不希望這塊大肥肉成長為一頭不能控制的巨獸,在西方世界的軍事打壓,外交干涉、經濟制裁、技術封鎖下,面對風起雲湧的世界潮流,中國唯一能把握的就是20世紀初開始的如火如荼的世界革命,可若一個君主立憲的中國,能把握住這個機會麼?

凡此種種,中國史無緣成為帝國主義國家的,時間來不及,文化也不太認同,中國並沒有那麼大的侵略性文化。

以上個人淺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也是極好的!


朝代說


光緒回想之前的變法行動,不免驚出一身冷汗。還好這一切都結束了,那個“混賬”慈禧被誅,餘黨榮祿也被袁宮保剿滅。現在終於可以放手大幹,相信後人在評價他時,一定會把他與聖祖(康熙)相提並論。

維新變法無非是從財政、軍政、交通、教育、郵政等五個主要方面著手變革。

財政方面,時清廷的財政總收入約為八千多萬兩,雖然較清初有所增加,但光賠償日本的軍費就需要3億兩。以前戶部籌餉無外乎八種方法:一、裁兵;二、整頓厘金;三、考核錢糧;四、剋扣養廉金;五、鹽斤加價;六、茶糖加釐;七、當商捐銀;八土藥行店捐銀。其中又以裁兵、核糧、整鹽價最為重要,但很難實行,這關係到各省的切身利益。另外像剋扣養廉,本來清朝官吏薪水就少,你還想再打他們養老金的主意,後果可想而知。那麼問題來了,所謂改革就是廢除這種舊制度,那麼清政府上萬的官員又將何去何從!


軍政方面:全國養兵共八十多萬,每年光軍費就需三千多萬兩,分攤到各省,省庫常入不敷出。改練新軍,新武器設備以及請外籍教官所需的錢又該從哪裡出!

交通方面興建鐵路,需要大量的鐵礦,當時最有名的當屬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但建鐵廠前期需要大量的錢財,漢陽鐵廠修到後面還需要四千萬兩。最後是盛宣懷想辦法才籌到一半資金,另一半則從洋人手裡借。

另外像教育、郵政都需要用到錢,國庫虧空,根本沒有多餘的財力來維持這項操作。

其實早在變法未成之前,康有為就跟光緒算了一筆賬:內政需銀一萬萬兩,練兵百萬一萬萬兩,興創海軍一萬萬兩,分築三大幹路三萬萬兩,合計需六萬萬兩。


文武百官中,除了維新派精神抖擻,其它默默不做聲。終於有個人站出來,他叫徐桐,是內閣大學士。“皇上,恕老臣直言,康梁所謂平權者,實則平等耳,平君臣之尊卑,改男女之外內,必為愚民所喜,亂民必作,綱紀不行,大清必亂。”光緒聽完,連忙擺手,宮廷侍衛見機將徐桐架在手裡。這時徐已趴在地上,眼淚鼻涕一把流“皇上,皇上,寧可亡國,不可變法!”。

徐的聲音慢慢消失,光緒深吸一口氣,他隱約覺得今天送走徐桐,明天會不會出現個李四,後天會不會冒出個張三。這些言官以諫阻為榮,不在乎生死。他們所代表的保守,實際才是當時清廷真正民意所向。

看到站在隊伍前面的康有為,光緒面色轉陰為晴:那麼新致需要多久?“他問康有為:“雷厲風行,力推新政,三月而政體略舉,期年而規模有成!”。康答的鏗鏘有力。每當這個廣東人講官話的時候,光緒必須豎起耳朵聽,不然他根本聽不懂。

站在隊伍中的伊藤博文聽完康的陳述,忍住不笑。他想:日本明治維新從1868年開始,天皇與臣子上下齊心,到現在已歷時整整三十年。現在你清國這種狀態,竟然只要一年則成!伊藤博文於1898年來華遊歷,在九月中旬抵達京城,9月20日,光緒已經跟他正式會過一次面。這次推翻慈禧為首的頑固派,他已被康梁等人提議為新政府的首相。

伊藤博文


民國不曉生


好,假使慈禧因吃包子姿勢不當咽死了。光緒大權緊握。 然後開始雄心勃勃的推行維新運動,大量重用維新人員,並頒佈《定國是詔》。

慈禧:

人才選拔

廢科舉常駐內容四書五經,改試策論。並把經濟專業列入正科。企圖選拔實用實幹人才。 驟然廢止四書五經,搖頭晃腦了一輩子之乎者也的老學究,如何能忍受?全國讀書人哪個不是書院學四書五經出身?一旦不考這些固定內容,他們所學就是廢了,畢生所學作廢,就是斷人前程,試問誰人能忍?就像高考突然頒佈說不考以前的科目了,改考四書五經了,你要是學生,你會不會氣炸?家長會不會氣炸?

光緒:

軍事改革

令陸軍改練洋操,北方新建陸軍,南方軍隊改建。令各地封疆大臣出錢練兵,採購軍備,以及鑄造槍炮。統一定製,務必求質量精良。此令打破各省稅收截留分配慣例。要練兵,必須得出大筆錢財,這錢財又只能從地方截留的稅收上出,如在這上面支出,那麼整個省份官場的利益分配就會被打破。比如,本來一個七品縣令月俸加獎金可以非常豐厚的。可以因為軍事改革動用了截留稅收,那麼他這個月領取一點相比來說“可憐”的薪水了。這是動到了地方官場飯碗。

官僚:

鼓勵民間興業

有獨力創建學堂,開闢地利,興造槍砲廠者,並照軍功例賞勵之。 按照軍功激賞?那平日裡底下被踩的人地位,會突然之間抬高得比他們老官僚還高。這令他們習慣了一貫的優越感如何能承受?壓制,堅決壓制!

裁官

乙丑,詔裁詹事府,通政司,大理、光祿、太僕、鴻臚諸寺,歸併其事於內閣、禮、兵、刑部兼理之。裁湖北、廣東、雲南巡撫,以總督兼管之。河東河道總督並於河南巡撫。兼裁各省糧道、鹽道。

這才是最最致命的命令,這道新政讓全國數以十萬的官員失業。還包括巡撫、總督等封疆大吏。這些官本無犯錯,讓寒窗苦讀得到的小官們,和拼命幾十年向上爬大臣們的心臟如何能忍?聖旨剛下,這些官人人反對。

鼓勵創新經商

新政保護專利,廣開各大各省通商口岸。鼓勵民間創新發明。這條新政還沒有觸犯太大的守舊階層利益。 單單裁官,就夠掀起全國官場風暴了。更不說各項改革基本觸及守舊階層的利益。他們絕對不會執行新政,除非他們有特別崇高的覺悟,願意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

光緒銀幣:


但是,這可能嗎? 而且新政只改革表面的政策,根本上制度問題沒有解決。封建守舊制度才是制約新政的最大絆腳石。

除非實施君主立憲制,否則,依舊是換湯不換藥,跟洋務運動一樣,註定失敗。可是要君主立憲,必須清除滿清王室反對者,他光緒能做到清除那些反對的滿清王室嗎?

清王室:

所以,即使沒有慈禧為首,阻擋新政,百日維新,依舊只是一個幼稚美好的幻想。沒有生存的土壤。更不要遠說發展成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了。因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必須做到軍事、經濟、科教、吏治、文化並行強勢發展才行。更不要說這個百日維新只是非常簡略的改革了一下,經濟改革都還沒涉及。


剛日讀史


慈禧本來並沒有阻撓光緒的維新,維新開始光緒一直聽著翁同龢的話以溫和的方式進行著維新宣傳和推廣,慈禧也對此很滿意。雖然維新效果不太明顯,但是開頭是成功的。為此得到了西方國家的認同和尊重,可惜光緒還是誤信了康有為等人的教唆,想要更加激進方式快速進行革新,一時間政府被光緒安插很多無用之人,嚴重攪亂了滿清政府辦事效率,有人就去向慈禧打小報告,可慈禧並沒有理會。康有為等人膽子越來越大,竟然開始對關係皇家安全的高官榮祿下手打壓,並且指出是慈禧在後面阻止維新,並且必要時請各國列強施壓慈禧徹底還政,光緒居然都同意了,這無疑觸怒了慈禧。八國聯軍逼得慈善亡命出逃是慈禧終身難忘的回憶,而光緒也居然用洋人來逼慈禧還權,打臉啪啪。

之後被光緒十分看重的袁世凱和翁同龢兩個老辣的政治家看出光緒所謂的維新根本就是幼稚而沒有前途的東西,兩人先後都背叛光緒投向了慈禧。

百日維新即使沒有慈禧干涉也會因為光緒的短視和康有為等人能力不足沒有政治眼光註定是一次失敗的改革!


謝承傑


那也不可能,因為蟎清得國太易殺戮太重,以億萬人民之膏血奉養幾十萬八旗子弟!日本明治維新之所以取得成功,是自日本天皇及貴族統治階級有對世界大勢清醒的分析!他們派優等生去英國學習海軍,去德國學習陸軍,去捷克意大利學習槍炮鑄造!天皇下令無論全國無論貧富必須上學,日本建立起從小學到大中學校的現代教育體糸!成城振武野田炮科等陸軍軍官學校陸續成立!木下八幡制鐵所小倉兵工廠橫須賀造船廠等軍事工業體糸開始建立,君主立憲內閣制度逐漸成形!而蟎清所謂的洋務運動竄皮不入內,全國竟有95%是文盲!阿諛奉承徇私舞弊貪圖享受不思進取,這就是我韃清統治階級的本來面目!而以衰朽之暮氣對蓬勃之朝氣,勝敗立分!帝國主義不是誰都當的了的!英德日本民族成分單一重視科學教育,勇敢尚武開拓進取,而又野心勃勃!而中國民族眾多疆土廣闊,資源雖多但人口一平攤剩不下什麼啦!蟎清北洋政府國民黨早已滅亡,這些或奴隸制或孟什維克資產階級政權早已遭民眾唾棄!只有偉大領袖毛主席率領革命軍民建立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產階級革命政權才能領導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之路!


被動專家


我不這麼認為。

百日維新的失敗,是多方面,表面看,是慈禧太后這樣的封建頑固派,太多強大,才導致維新派失敗。(百日維新)

但實質上,維新派自身也有許多毛病。首先,光緒皇帝雖然有改革的決心,但缺乏必要的政治手腕,在整個維新運動中,犯了些重要錯誤:

改革措施過於冒進,大肆裁撤官員。首先,作為帝黨一員的軍機重臣,光緒的老師翁同龢,因為反對變法,就直接被光緒開缺回家,這相當於直接斷掉了自己的心腹力量;

在中央政府,光緒精簡機關,裁撤數萬名官員,而又不安排這些沒了官職的官員的出路,這無形中,又為變法增添了不少阻力。(光緒帝)

其次,維新派的主要人士,康有為等人,只能說思想在當時較為先進,但實幹能力不行,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山炮一個。

推行改革,必然會觸及反對派的利益,而要對付以慈禧為首的反對派,必須要有強有力的實力,但他們似乎並沒有掌握到什麼實際的軍政大權,就連最後極力想拉攏的袁世凱,也是一看形勢不對,直接開溜。

作為維新變法的主體力量,光緒皇帝,康有為的維新派,並沒有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也沒有掌握到中央大權,最終失敗。(康有為)

倘若封建頑固派中,沒有慈禧的阻撓,維新變法也不一定會將中國帶向更強盛的資本主義國家。

這是中國歷史遺留下來的國情,在慈禧、光緒這樣的封建時代,更是習以為常:整個社會,士農工商,依次排列社會地位,作為資本主義制度重要力量的、商人,在中國長期以來的封建社會中,一直都是被壓迫的對象,地位連農民都不如。

時間一久,本來也是很具有創新、銳意進取的商人,也逐漸麻木,不敢過問政治,也不願意過多參與政治。面對政治上的變革,大多采取明哲保身的措施,即使是積極進取的商人,也難得會有好下場,最典型就是依附左宗棠的、紅頂商人胡雪巖。(紅頂商人 胡雪巖)

這是中國長期封建歷史、所遺留下來的最根本問題,與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商人積極參政、謀取自身利益的做法不同,封建時期的商人,面對現實生活的種種屈辱、脅迫,大多采取金錢消災的方法,一有問題,就出錢解決,一直拖延,源源不斷地給清朝送錢,從不從根源來、思考破除封建制度。

這裡,還有個最典型的商人,就是廣州十三行的首富老大,伍秉鑑。他是當時,中國的首富,也是享譽西方世界的世界首富,不光在中國把地產、瓷器、茶葉、票號等中國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在國外也是、積極參與美國銀行、鐵路、股票、保險的建設、投資。

在美國等西方人看來,這樣一個看起來,應該生活無比滋潤的世界富翁,在清朝、中國,最起碼也是個響噹噹的人物啊。(伍秉鑑)

但實際上,在清朝看來,伍秉鑑不過是清朝政府的錢袋子,啥政治地位也沒有,想整你就整你,清政府打了敗仗,《南京條約》要賠不少銀子,清政府沒錢,就直接派李鴻章去要錢。

有了這次經驗,清政府也知道伍秉鑑有錢,每次一簽賠錢的條約,直接拿廣州十三行的這些首富們,開刀,強迫、甚至敲詐這些商人的錢財。

而伍秉鑑,作為清朝頂級商人、資本家的存在,至死都沒有動過改變清朝封建制度的想法,還是一條路走到黑,一再忍讓。

所以,即使沒有了慈禧太后的阻撓,清朝要走上資本主義的帝國主義階段,還是很難的,根本原因,就是作為清朝的商人們,早已經在長期封建制度的殘害下,面對統治者唯唯諾諾,難以參政,更不用說動用國家權力,去走上帝國主義道路了。

而這些清朝的商人們,至多也只能為清朝多掙點銀子,做個有錢人,要參政、商人們自己撈錢,就看他們的腦袋夠不夠慈禧、光緒,以及後來的民國軍閥們他們砍了。


歲七夸父


百日維新?不好意思,這就是一個笑話。

中國人自古以來有一個優良傳統,就是甩鍋,尤其是男人沒本事的時候,就會甩鍋給女人。比如說商紂亡國怪妲己,周幽王被殺怪褒姒,夫差亡國怪西施,等等。所以,清末那個局面又使得慈禧太后成了背鍋俠。

言歸正傳,為什麼說百日維新是個笑話,其實原因很簡單,這個維新變法沒有一份明確的綱領,沒有一個參考目標,沒有前期準備,完全是一個野心家和一堆糞青在胡鬧。說是鬧劇已經算是好聽的了。

可以對比一下日後慈禧主導的立憲運動,慈禧先是同朝野達成立憲變法的共識後,就立即組織五大臣出洋考察,學習各國憲政的經驗,選擇參考對象,並制定本國立憲改革的綱領以及時間表。相比之下,維新變法幼稚多了。

所以我並不認為這個百日維新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地方。為何慈禧太后一定要掐斷維新運動,這要從伊藤博文說起。伊藤博文卸任後曾經到中國遊歷,維新派請光緒留下伊藤博文,統領各國豪傑,完成變法。這在慈禧看來就是李提摩太提案的翻版。

李提摩太是一個英國傳教士,他給清政府去信說他願意效忠清政府,可以作為中國的財政顧問;同時他也願意去歐洲替清政府招募英國的人才來幫助清政府改革。不過這封信被慈禧晾在了一邊,因為這就是英國殖民印度的翻版,英國曆史上就是通過對各個土邦進行滲透最後完成了對印度的殖民。如果光緒真的留住了伊藤博文,則後面的勢態很難被預料,甚至中國很有可能被列強逐漸分化,最終徹底瓜分成殖民地。

所以,為了愛新覺羅家的江山,慈禧必須要把這個扯淡的維新給掐斷,否則的話慈禧也沒臉去見愛新覺羅家的列祖列宗了。畢竟慈禧一直以愛新覺羅家的媳婦自居,她死後這個天下還是要由愛新覺羅家來坐。

綜合一下,如果慈禧不打斷這個所謂的維新變法,那麼中國很可能就亡國滅種了。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不會,絕對不會。

如果沒有慈禧他們的阻撓,大清只會撐不過兩年。


戊戌變法這麼高的評價,實際上都是民國那些搞“全面西化”和現在歷史課本上不明所以的吹出來的。

大家只知道戊戌變法要立憲法,大搞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建設,卻不知道康有為這幫人壓根就是理想主義,不懂得社會學,不知道如何去處理社會矛盾。


甲午戰爭失敗,全天下的文人都支持變法圖強。但是維新黨上來就說要廢除科舉,卻沒有考慮如何安置這些讀書人,反倒是天天懟這些讀儒家經典的學者,一下子便失去了士人人心。

而且為了控制兵權,竟然把手伸向了本來已經不打算管事的慈禧太后那裡,又可以說是自己作死。


大搞文字工作,卻不興實業救國,沒有經濟基礎,也不得民心。

戊戌變法,說白了就是一個在科舉上不得志的小人,還想給皇帝獻媚,然後就領著一幫熱血青年在那裡胡鬧。

如果慈溪不阻撓,張之洞、李鴻章也不會配合,聶士成、袁世凱也不容許,皇族成員也會站出來打擊這些所謂的變法黨。

到時候清國必然四分五裂,列強也將趁勢下手瓜分中國,那中國的結局怕是要更慘。

真要說變法,倒不如看看袁世凱在天津的新政,整得有理有條,合理的調解了舊書生和新學者之間的矛盾,把天津的經濟和民生都提了上去。

什麼叫變法救過,康有為和袁世凱比,差遠了。


火器工坊


從三個方面來講,即使百日維新成功了,中國也不會成為世界級的帝國主義國家。

從政治方面來講,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一直在不斷上演著朝代的更替隕落,商朝以來,影響中國社會最大最深的封建社會主義誕生了,至清王朝,這期間幾千年的歷史,國人都被這種腐朽落後的思想所影響,百日維新是資產階級主義者與舊封建保守派之間的鬥爭,是新思想與舊思想的鬥爭,任何一種新事物,都要與舊事物之間發生衝突碰撞,其結果比較好的是文化的融合,但清朝國情不容許這種情況發生,慈禧太后是封建勢力的代表,康有為梁啟超是資產階級代表,慈禧太后身後的保守派權衡朝野,為數眾多,思想腐朽落後。即變法成功了,政變之後的清朝,只是量變而不是質變,是形式上的成功,其結果如同虛設,保守派不會容忍接收任何接下來的維新政策,百日維新的成功只是先確立了資產階級主義,政變成功之後還有對其他社會更深層次的改革,對軍隊的改革,對社會的改革,對文化的改革,對被封建主義思想壟斷下的中國,加上強大的封建保守派勢力,這一切都或許只是藍圖而沒有達到梁啟超康有為預期的效果,從這種政治溯源來講,中國甚至都不可能徹徹底底建立資本主義社會,而新的資本主義也將成為封建社會陰雲下的傀儡主義。

從軍事方面來講,清朝的洋務運動,是封建保守派為了復興清朝而做出的努力嘗試,但期間由於清朝官僚鬥爭及統治者的腐敗貪汙而導致甲午戰爭的慘敗,沒有涉及到保守派自身利益下的一次軍事改革都成為悲劇,更談不上政治上更深層次的改革了。第二,清朝的軍隊與西方發達國家的軍隊素質,軍隊裝備,軍隊力量差距過於明顯,軍事力量差距過於懸殊,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成為世界級帝國主義國家,簡直是空中樓閣,從這點方面來講,清朝不可能成為世界級帝國主義國家。

從文化方面來講,腐朽的封建主義不容許新的資本主義在中國傳播下去,早在明朝後半葉,民間資本主義萌芽便出現,但在統治者一系列落後腐朽的政策影響下,資本主義在中國徹底宣告失敗,封建主義思想排斥了一切新思想的誕生,人們思想落後,麻木不仁,即使社會進步人士提出新主義,新政策,很快便得到了保守派及封建勢力的重重壓迫,所以從文化方面來講,中國不可能實現資本主義社會,更談不上世界級的帝國主義~





學知認網


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比清庭晚幾年明治維新的日本打的清軍一敗塗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廷完敗,後馬關條約中國割遼東半島、臺灣,賠償2億兩白銀,清廷上下人心惶惶,在這種巨大危機之下,爆發“公車上書”事件,光緒帝也不願當亡國之君,意圖改革,之後1898年開始戊戌變法,但是因為變法觸動了守舊派利益,維新派又想“圍園殺後”,慈禧發動政變,變法失敗,光緒帝徹底成為傀儡,被囚禁至死,那麼如果光緒帝政變時成功了,掌控大權清政府會中興強大起來嗎?

光緒帝如果掌權成功,要麼成為亡國皇帝要麼君主立憲制成功,反正絕無中興的可能,最多是放權於下,君主立憲後成為一個無權皇帝罷了,當然個人感覺有可能成為亡國之君。

光緒帝的治國好似憤青治國,不懂帝王之術,雖然其勇於變法,並且在那個固步自封的年代比其他滿清皇帝要開明很多,善於學習,還直言過為了國家哪怕君主立憲後當一個傀儡皇帝呢,頗有明君風範,但是也有幼稚衝動的一面,在戊戌變法中,光緒與維新派想出的諸多變法政策根本不切實際,而且不顧地方政府的解釋要求儘快實施,好似紙上談兵,最後一些地方實權派如兩江總督等對於變法都是拒不實施,而且康有為及其譚嗣同二人都曾想過把西藏、新疆、蒙古、青海等荒涼之地買於英俄等西方列強,以供變法之用,真是荒謬,還好最後沒有付諸於行動。

通過戊戌變法的種種幼稚行為,可以看出光緒及其支持者都是一群年輕熱血卻不切實際之人,政治上幼稚兒,對於治理國家一竅不通,如果光緒真的掌控了實權,繼續盲目變法,不能像慈禧一樣平衡各方關係,估計這個腐朽帝國會馬上分崩離析最終亡國,而最好的也就是實行君主立憲制,放權於下,但具體實施起來,滿清皇族為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團肯定不同意,也需要循環頓進,稍有不慎也是一場亡國之危,至於靠著光緒和一群不切實際的維新派中興滿清這個腐朽帝國,更是絕無可能。

光緒帝這一生,雖然有著中興清朝之心,卻志大才疏,雖悲天憫人是個好人,卻只能傀儡一生,給後人留下太多遺憾和太多假如,可惜,歷史沒有假如,只有過去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