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镖不喊沧州

原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一言午马 ”关注我们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中 国 忌 讳 》

岁月的脚步,已踏入现代文明之境,但在工作、生活诸多方面,我们却经常听到“忌讳”和“禁忌”的忠告,于是不得不在举止言谈中格外小心谨慎。这些忌讳或是历史的传承,成为约定俗成的规则;或是民间的沿袭,但在今天却有了新的演变;或只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的独守,却于时移世易中,扩展成一种广义的需求。


镖 不 喊 沧 州

古代的镖局,属于一种民间的武力保安组织,受雇于人,长途护送货物、银钱,俗称走镖,走镖人皆武术高强。我们看过电影《大刀王五》,他与谭嗣同为患难之交,堪称一个热血男儿。王五,真实姓名为王子斌,字正值,沧州人,少年时为沧州“盛兴镖局”总镖头李凤岗之徒,在师兄弟中排行第五,又因善使大刀,故名“大刀王五”。

1878年,王五在北京东珠市口西半壁街买下几间房子,创办了“源顺镖局”。

何为镖不喊沧州


湘中古城湘潭在明、清时为全国著名药都,商贾云集,大宗货物出进必须护镖,故城中镖局不少。一般来说,镖局的建筑较为简单,除一些房子之外,主要还有练武厅和练武坪,供镖师雨天和晴天操习武艺,以便在长途护送中确保钱、货的安全。

走镖人有艺高胆大者,在经过某地界时,往往大声“喊镖”,宣告××镖局过境,以震慑劫镖者。而劫镖者,若执意来打劫,却可以询问走镖人的姓名,但走镖人不能问对方的姓名,这是江湖约定俗成的规矩。

也有例外的情况。因河北沧州素来武风盛烈,高手云集,故江湖上有俗语:“镖不喊沧州。”走镖人过境,三缄其口,“喊镖”会招来麻烦。

走镖人出于行业的特点,还有很多禁忌:忌早出门、夜落宿。因押运的金钱、货物是受人所托,若有闪失,按行规必须赔偿,为避人趁天色昏暗而打劫,所以出行天必大亮,而住入旅店必须赶在天黑前。

多住熟悉的旅店,忌住生店,以免遭遇黑店。不管熟店、生店,夜晚都要留一人值班,以防不测。在途中,不随意买东西充饥解渴,防人下毒,只用自带的干粮、茶水。

碰到半路前来劫镖的,忌恶语叱喝,而是温言好语劝其“让道”,力陈江湖所倡导的“仁义”。对方执意不听,走镖人不得己才与之刀刃相见。但也要禁忌置人于死地,只要让对方服软、服输就行了。

何为镖不喊沧州


大刀王五于1891年夏,由北平押送三船白银,水路由北平齐化门经通县从运河去天津,王五站在第一条船的船头。当船队行至下河西时,遇到横行于这一带的“赛蛟龙”驰船前来挑衅,王五很礼貌地请其高抬贵手,“赛蛟龙”说:“掌柜的,你看我手中的枪如何?如若你能胜我一招,那就各不相扰。”王五无奈,提刀迎战。“在枪尖离胸寸许时,王五用大刀猛力撩开,把‘赛蛟龙’震得虎口发麻。‘赛蛟龙’正想抽枪变招,王王却先他急换招势,一刀劈在‘赛蛟龙’左臂上。‘赛蛟龙’左臂痛得难忍,枪也脱出右手,众强人吓得面如土色。‘赛蛟龙’见王五并未乘胜直进,再看左臂,也并未砍伤,心想:王五真乃侠义之士,左臂是被对方刀背克了一下……”王五的大度、容忍及武艺高强,令对方钦服,而且表示:“今后有插贵镖局旗的船只通过,我‘赛蛟龙’当尽力保护”(周简段《神州轶闻录》)。

在近代的武林中,出身于武风极盛的湖南慈利县的杜心武,早年亦是镖师出身。他加入同盟会后,做了孙中山的保镖。他以高超的武艺、敏捷的身手,戳败过不少企图暗杀孙中山的阴谋,保护了革命领袖的安全。

还有武林高手李尧臣,十八岁进入北京“会友镖局”,“充满风险的走镖生活,使他的功夫日益全面、精湛。因此,当时的京剧武生宗师杨小楼为演《安天会》(即《闹天宫》),曾向他请教猴拳;京剧旦角大师梅兰芳为演《霸王别姬》,亦向他学剑术”(周简段《神州轶闻录》)。

更多内容,都在《中国忌讳》

何为镖不喊沧州


策划:鸡佬弟

插画:马先生

原 创 “点 靓” 生 活 !

版权声明:《一言午马》公号所有漫画形象,漫画绘本,故事脚本,均属一言午马工作室原创开发。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用于商业用途!如需将原创内容用于商用,须征得一言午马工作室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