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孩子,才能走得最远

01

每个孩子体内都潜藏他独一无二的生命密码,找到这个密码的关键,就是帮助他找到他自己。

如何找到自己?首要的一点就是让他学会向内看,唤醒孩子的内心。

为什么说是唤醒?

因为,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充满着一股与生俱来的神奇的力量,牵引着他不断地去获得惊人的成长。

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外力的干扰,这种能量被抑制了,无法发挥作用,转为了一种沉睡的状态。

02

从小,孩子就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进化本能,所以,面对成长过程的各种困难,能够毫不畏惧,不断地去达成自己的愿望。

在他们最弱小的0-1岁,成长是惊人的。这源于他们内心的呼唤,一种渴望的力量。

这种原始的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就是所谓的策动力。

是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变得依赖、懒惰和娇气了?

从大人干涉他们行动的那一刻起。

我们觉得孩子行为笨拙、行动迟缓吃力,忍不住要去帮助他。

然而,对于孩子而言,这其实并不是帮助,而是阻碍他对自己的人格塑造,打断他的行动专注性和活动完整性。

本来孩子可以从专注忘我的自由探索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战胜困难,获得成就感和心灵力量,得到成长和自我教育。

但是,大人的“帮助”让孩子的自我教育中断了,前功尽弃。

他发现自己费力半天还不如大人轻轻一动,由此感觉到了自己的弱小与无能,感觉到没有大人的帮助就无法完成这些行动。

渐渐地,他不愿意再付出努力了,依赖、懒惰和娇气,就是这么形成的。

这是孩子第一次由向内看转向了向外看。这一看,内心的力量瓦解了。

这样的孩子,才能走得最远

03

向内看,才能最充分地挖掘自己潜能,让身上的能量发挥惊人的作用。

所谓的“不逼自己一把,就无法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育,就是要把孩子体内的潜能牵引出来,激发他内心的能量,让他成为最好的那个自己。

这个过程,就是唤醒。

当我们学会挖掘孩子内心潜藏的宝藏,你会发现这种宝藏越挖掘,越丰富。

一旦孩子内在的自我被唤醒了,我们会发现孩子变得生机勃勃,既能专注宁静,又神采奕奕,活力四射。

而那些没有被唤醒的孩子,对一切都缺乏兴趣,他们无精打采,坐立不安,或到处折腾,或沉迷于电子游戏中。

这样的孩子,才能走得最远

04

唤醒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让他们专注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这个力所能及,是指通过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事。

比如,在学习中,不要打断和立即指出孩子的错误,更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在孩子求助或完成时,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发现。

当孩子做事时,耐心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学会自己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完成一件事。慢一点、笨一些,都没有关系,这是他们实现自我教育和人格塑造的必经过程。

蒙台梭利说,一个人只有在运动中实体化他的心理能量,才能统一人格。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构建自己的内心秩序。

一个能够做自己的孩子,身心和谐统一,处于一种内耗最少、最放松愉悦的状态。因此他们充满了活力。

如果孩子行为常常被干涉和打乱,他们就无法做自己,他们的内心能量就会变得散乱无序,相互消耗。

这样的孩子内心迷茫、虚弱,变得无精打采。

这样的孩子,才能走得最远

05

不拿孩子与别人比较。

不与别人比较,才能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人。这也是他获得自我肯定能力的前提。

那些常常被比较的孩子,感觉到的是父母的不认同。久而久之,就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他们往往会把关注点转向外界评价上,需要外在的虚荣来支撑自己的自信,变得无暇关注内心的成长。

自我认同的孩子,内心从容,看到身边优秀的人,会由衷地欣赏并向他们学习,也会乐于帮忙比自己弱小的人,成长自己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真诚的朋友。

那些不会自我肯定的孩子,有着脆弱而敏感的自尊心。他们内心不从容,常常会产生嫉妒心和歧视心。

如果孩子一个常常生活在比较中,内心就会有差别对待他人的想法:“他和我不是一个水平的,我们可玩不到一起”。

他要么产生优越感,要么产生自卑感。不仅难以结交到更多的朋友,还会因为怕人取笑或看不起,很多事都不敢放手去做而失去了机会。

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独特的思想和能力。只有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才能拥有与众不同的创新力。

这样的孩子,首先需要足够的自信,才能无惧他人目光,释放内心的能量,展现自己的独特之处,成为这个世界所缺失的人才。

这样的孩子,才能走得最远

05

尽量不要用外在的物质刺激来表达对孩子的爱。

我们以为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最好的东西。所以,我们给他吃最美味的食物,用最好的东西,给他很多玩具来代替陪伴。

其实,对于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够用就行,太过了,就会转化为贪婪和欲望。

在物质过分满足中长大的孩子,很难成就自己。

首先,他被杂念分心,不能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

其次,当孩子的内心渐渐地被那些外在强加的物质填满,无法透气的心灵就被慢慢吞噬,迷失了自己。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999年马云初接触电子商务时,曾获得雅虎大股东孙正义3500万美元的投资。

马云却拒绝了。因为,他只要2000万美金。

他说:“我只赌自己有把握的事。2000万美金我管得了,过多的钱就失去了价值,对企业是不利的。”

正因为这样,马云获得了孙正义的赞赏:“我们一定会让阿里巴巴名扬世界,变成雅虎一样的网站。”

不被贪欲迷惑,专注做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事,这样的人,才能让自己走得最远。


[素质教育观察]

致力于教育领域优质图文创作,与大家一起成长,让孩子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青云计划获奖文章: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