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郭二師弟


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節日文化是諸多文化當中的一種。清明節和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可以說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五個傳統節日,它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一個節氣。而近世所說的“清明節”,融合了寒食節、上巳節,其內涵更加豐富。

二十四節氣定型於秦漢之際,是先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總結得來,融合了天文地理、幾何算數、農業種植等方面的學問。古人將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仲、季三期。

仲春末季春初,春風拂面暖陽融融,萬物發陳生機勃勃,到處一片鬱鬱蔥蔥的景象,人到外面遊一遊走一走,會覺得神清氣朗心裡亮堂。這個時節有時候也會下雨,春雨澆灌滋養萬物,同時帶有寒意,讓人意識到這是一個需要耕種勞作創造的時節。人們在遊樂玩耍的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目標,思考並明確自己這一年的規劃。古人命名“清明”,應該有這個意義在內。

古代的清明節最先晚於寒食節而早於上巳節,唐代將上巳節固定為三月初三,由於這三個節日在時間上都非常接近,後來便合併成一個節日:清明節。應該說,近世的清明節,是包含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

傳統文化在需要繼承的同時,也可以創造性地根據當下實際加以發揮改進。今天的社會逐漸在脫離過去的農耕形態,現在說的清明節除了延續傳統節氣的含義和習俗之外,我想還可以賦予“清明節”新的涵義。

中國人的集體意識裡,有根深蒂固的祖先、宗族和家庭觀念。這種牢固的觀念一方面導致我們在科技和制度方面的創造革新有些不足,同時也正是華夏文明的基因在經歷無數次劫難之後得以不滅的因由。

“清明節”這一天,國家層面會舉行公祭,祭奠我們中國人的共同祖先軒轅黃帝;個人層面會用各種方式祭祀自己家族中的祖先和逝者。還可以鼓勵號召人們集體自願祭奠歷史上的古聖先賢和忠良先烈,將清明節同時變成一個文化教育和愛國教育的節日,最終形成社會風清氣正開放文明的“清明”局面。


鄒澤江的光陰故事


清明節的起源問題,人們一直和寒食節聯繫在一起,其實並不準確,因為現在的清明節是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令等多個傳統節日合流而成。

(1)今天的“清明”起源於唐代,具體年份我們可以暫定為開元二十年(732年)

“清明”是我國傳統節令之一,起源前秦時期就已經出現,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好時節。因此,對我國農業文明非常重要。對於農民來說,清明應該是最重要的日子,所以,他逐漸將上巳節、寒食節合併了。

寒食節首現於東漢桓譚(公元前40年到公元32年)的《新論》。

上巳節也是古老節日,曾經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其形成於春秋時期,曹魏之前屬於國家級祭奠,主要內容就是祭祀先人、祈禱去除災病。曹魏時期因為固定在每年的三月三日,因此,就與清明節非常近。

因為,清明節令很重要,民間開始將這三個距離非常的重要日子(都在三月初一到初七),逐漸和清明合併。具體日期我們可以通過清明和寒食節合併那一年開始,即開元二十年。

目前,國家級規定的清明、上巳、寒食統一,是在唐玄宗開元二十年,那時朝廷規定: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

所以,我們可以將這一年作為三節合一的日期。

(2)寒食節只是冷食禁火,是“清明節”諸多內容之一,但“清明節”最主要的兩項內容是:祭祀、踏青都是來源於上巳節

寒食節在東漢以前是在冬季,東漢後改在了春季。民間說的為了紀念介子推只能用於閒談。寒食節來源於古代中國長期的生活習慣,因為季節不同,要用不同的樹鑽不同的火種,在這期間就要禁止生火。

上巳節是每年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進入秦漢後,上巳節成為“大節日”,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節日。


它們和清明在唐代合併,逐漸形成清明節,其主要內容就是:招魂祭祀、祓禊、佩蘭草、踏青、野遊、冷食等。


坐古談今


清明,是中國人最看重的時節。

與勞動生產密切相關!

1 節氣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春雨驚春清谷天”,春分之後,正值春盛,氣象始新,農曆三月左右。

《曆書》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清明”二字強調氣清景明,清正明淨。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春作耕種好時節,“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意味著耕作生產的開始,關乎民生,是勞動者生產生活的智慧與經驗。2 來源

清明源於上古的春祭活動。

正式成為農事節日,源於漢武帝時制定《太初曆》。

是生產生活中而舉行的各種活動。

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唐時確立為“五禮”之一,逐漸有了文化內涵。

寒食節源於上古勞動生產的“改火”。

什麼是改火呢?

滅舊火,吃冷食,起新火,始生產。

《周禮》中有記載,仲春乾燥,勞動人民保存的火種容易起火,往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熄滅,重新鑽燧取新火,開始新一年生產與生活。

至唐宋,被清明節取代。

宋代王禹偁 有詩:“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上巳節指農曆三月三,有桃花節之稱,古代人要在這一天去河邊洗澡,踏青,袪除災病之意。

孔子《論語》有:“暮春者...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而民間關於清明的來歷,更有傳奇色彩。

《左傳》與《史記》都有記載。

逆襲為王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耳,有段落魄的歲月。

因政治迫害,流亡國外19年, 有一次差點餓死, 隨臣介子推就割下了自己大腿肉,給晉文公做了一碗肉湯。

因“割股充飢”而活的晉文公,成了王,封賞群臣唯獨忘了介子推。 良心發現後,親自帶人去找,甚至放火燒山。介子推太過清高愚忠,死活不出來,揹著老母被燒死,還留一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禁止生火,後一天為清明節。

古代帝王重視清明,不光是勞動生產,祈求風調雨順,還有自我警醒,政治清明的意味了。

宋代黃庭堅 有詩:“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所以,“清明”二字,不僅只是自然時節,氣清景明,春盛之時,農耕佳節,還承載了古代人美好願望,天人合一,政治清明,家和國泰。3 習俗

清明是古代三大祭(清明 中元 冬至)之一。

皇帝要做的是祭祀天地,憑弔祖先。

大臣們自然“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墳”。

掃墓,祭拜祖先,追思懷遠,是清明節最重要最基本的大事,古今皆是。

這是家國精神的傳承與守望。

此外,

踏青效遊,經過一冬的蟄伏,清明走出家門,感受春天的氣息。

宋代吳惟信有詩:“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插柳,折柳,戴柳,有避免疫病,祈求福安之寓意。

唐代韓翃有詩:“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打馬球,盪鞦韆,尤其唐時蹴鞠,是很流行的君民同樂的活動。

王維有詩:“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

所以,清明時節,人們是比較愛玩的!

清明節吃啥?

青團:艾草汁拌進糯米粉,裹進豆沙餡兒或蓮蓉,青草香,踏青好零食。

饊子:類似於將麵條油炸的零食。

清明除了生產,便是娛樂,春天萬物生長,自由勃發,似乎人的生命也要得以釋放與張揚。時至今日,清明的意義越被人重視。

回鄉祭祖是基本的。

重要的是,清明放假,可以回家!

相對於以前,在外謀生的人更多,而清明便成了感受家,感受鄉情的重要節日。

清明也被賦予新的意義!

唐史料記載:“寒食清明,四日為假。至貞元,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

唐代時清明最多可休七天假,羨慕!

清明,被列為法定假日,是文化的傳承與迴歸,不忘初心,延續傳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懷一顆敬畏之心,愐過去,生生不息!


一綠浮芳


說起清明節,人們當然忘不了掃墓和祭祀先人,是我們中華民族文明傳承。那麼凊明節又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很久以前,清明也叫寒食節,踏青節嘗青節。在清明前幾天,一般都吃生食,以紀念先人。每年的陽曆四月四五日也是大地回春,春暖花開的季節,是人們賞花賞景的好時機,所以也叫踏青節。那嘗青節知寒食節又是為何呢,大地回春,氣候變暖,各種嫩芽,嫩葉,野菜味美爽口,營養豐富,在城裡很難享受得到的美味。

清明有幾層意思,一是表示氣候,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春暖花開,山清水秀,透亮清明。二是表示人,做人要既清則明,像一潭清水明清透亮,做一個清清白白,光明正大之人,做一個受人尊重之人。網圖。


有緣人153832681


清明節既是自然節氣又是傳統節日,其來歷相傳是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站不起來了。隨臣介子推暗自從自己大腿上割肉煮湯,讓公子喝了,救了重耳。十年後,重耳作了國君,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文公重賞了當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則悄悄隱居到了綿山。

晉文公聽說後,親自帶文武百官去請,可是介子推躲在綿山裡就是不出來。有人獻計,三面點火,留一面逼他出來,重耳依計下令在綿山三面點上了火,可是介子推始終沒有出來。

火熄後,發現介子推揹著母親坐在一棵柳樹下燒死了。樹洞裡發現一封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上山祭祀介子推,發現燒死的柳樹又復活了,就封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高山流水184803967


清明,作為我過傳統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舊時被稱作三月節,通常在每年的陽曆四月五日或者六日。大家都知道,二十四節氣是古人以北斗星的斗柄在傍晚時所指的方向來確定的,這便是古書上所說的“鬥建”。在《淮南子.天文》中第一次完整的記載了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冬至後105天,北斗星指乙,則清明風至。古人認為,萬物到了這個時間都“潔齊清明”,所以將這個節氣定為清明。

至於,作為節氣的清明是如何轉變為現在的清明節的,這這裡我們就要重點了解一下中國古代三月上旬另外兩個祭祀性的節日——上巳和寒食。

上巳原指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晉之後,就固定了三月三為上巳節,古代的上巳節人們都要走向原野、走向水邊,用春水來洗去身上的宿垢,迎接欣欣向榮的春天。同時,也會在水邊舉辦盛大的祭祀活動,為大地招魂,古代的上巳節可以看做是現在西方的復活節。往後發展到漢魏時期,上巳節不再是那麼的莊嚴肅穆,多了許多的娛樂,那時候的王公貴族中的少男少女,到了上巳節就手執柳枝,嘻遊河邊。

上巳之後便是寒食節,古人認為,冬至一百五日,是要颳大風、下暴雨的,俗稱寒食,又被叫作百五日,三天之內,民間是禁止生火的,只能吃冷食。而寒食節主要活動便是禁火換新火和墓祭兩項,送走死火取來新火,萬物“潔齊清明”,也有復活的含義,而墓祭是孔子提倡的“慎終追遠”的一種儀式。也是包含著感恩的意思。可以說,寒食節相當於西方的感恩節。

“上巳接寒食”,“改火清明後”,由於上巳和寒食兩個節日的時間經常重疊,而寒食節和清明節氣又是緊緊相連,寒食禁火三日,到清明才換新火。因此,上巳、寒食、清明這三個節日和節氣的分界線到了唐代後就已經沒那麼清楚了,等到了宋代,就自然的合三為一,統稱為清明節了。可以說,現在清明節的文化內涵是上巳和寒食兩個節日的文化積累。最終形成了現在清明節的民俗內容。


開拖拉機的墨客


清明節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排第五位,是陰曆三月的節,距離冬至105天,離立春6O天,春天90,就僅剩下三分之一了,孟仲季春,只餘下季春,此時已春和景明,萬物吐故納新,春光明媚,景色清明,一派春意濃濃的新氣象,所以就用“清明”來形容之。清明,太陽黃經在15度上,天氣會越來越暖和,很利於農作物生長了。

清明不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是我國一個傳統的敬祭節日,說起來還有故事:清明節前一日為寒食節,是為紀念賢臣介子推而形成的。在兩千六百多年前,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躲避後母驪姬陷害,而流亡在外多年。一次路過衛國,重耳及他的隨從被人追擊,慌不擇路,逃到渺無人煙之地,又累又餓,飢腸難忍,癱軟在地走不動。也對沒見了介子推,有的說介子推趁主公危難之時逃走了,但重耳不信,不久,介子推一拐一拐的走來,還捧來一碗肉湯,重耳飢渴難耐,飢不擇食,狼吞虎嚥,三下兩下就把這碗肉湯吃完,這時再看介子推,發現他長袍大面血跡斑斑。原來介子推見重耳餓壞了,故意落在後面,暗暗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做了一碗湯給重耳吃。重耳感動含淚,並對周圍隨從說,將來即位之日,定不忘介子推,要重賞。後來重耳在秦穆公幫助下,回國當了國君,便是晉文公,他一一犒賞了當年隨他流亡的功臣,啦獨少了介子推。許多人為此抱不平,但介子推卻鄙視爭功討賞的人,他還和母親一起隱居在綿山(山西介休境內),介子推這一舉動,很得世人欽佩和同情。後有人上書晉文公,才想起介子推來,遂派人去召介子推,請他出山,但介子推堅決不出,還更隱匿起來,使人找不著了,便有人獻計:介子推是孝子,放火燒山,介子推就會揹著母親出來了。於是放火燒山,燒了三天三夜,也不見介子推背母出來,後發現他與母抱著一棵參天枯柳一同被燒死了。晉文公大哭一場,很惋惜,為尊敬介子推的品德,就把介子推母子葬在綿山,立廟紀念,改綿山為介山,並下令以後每年到介子推燒死這一天,也即是清呵前一日,全國禁止煙火,家家吃乾糧冷飯喝涼水,以表紀念,後來就將這一天叫寒食節或禁菸節。

因此,在清明節前後,形成掃墓活動,慢慢的沿襲下來,成了人們祭祀祖先的重要節日。





樹德漢碩


外出踏青日,

回鄉祭祖時。

他鄉遊子歸,

只待清明至。

四句實言道罷,且聽我把清明的來歷慢慢道來。在我們這地方清明也叫寒食,老百姓說:人還有個大名小名呢。何說節日,那麼大名是清明,小名就是寒食。當然這都是笑話,閒言少續,書歸正傳:話說很早很早以前春秋時期晉國公重耳迂難之時飢餓難忍,手下臣子芥子推為保國君,割已腿上肉熬湯讓重耳食之,重耳得一生還。晉國平定後芥子推不貪圖高官厚祿,解甲歸田孝敬老母,他言道:亂世保君恩,太平孝雙親!重耳幾次請他回朝享榮華富貴,他毅然狙之,然而背起老母避於密林。重耳感恩心切為逼出林,下令放火燒林。最後芥子推母子被燒死一枯柳下。重兒後悔莫及。為記念這一忠孝雙全的芥子推就把清明這一天定為寒食,下令眾百姓三天不動煙火,把這一天定為祭典逝去的祖先及親人的日子。以至延續到現在,國家也將清明節這一天定為法定節日.。我們故鄉在這一天掃墓上墳,燒低點香,門上插柳條(插柳是悼念芥子推死在柳樹下,隨之燒死的枯柳又生芽旺枝)不知各地朋友清明節有什麼不同的風俗也給咱說說?











崇山峻嶺175698154


清明節,是春分後的十五天,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一個節日,又叫“清明祭”,用民間的話講,就是上墳掃墓的日子,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有以下幾種說法:

  1. 最早起源。據說,清明節最早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秦漢之後貴族沒落,後來,民間老百姓才效仿此禮,在這一天祭祖掃墓,並歷代沿襲至今,成為中華民族固定的風俗習慣。不過,中華民族自古就有不忘祖先、尊祖敬祖的優良傳統,也在情理之中。

  2. 美麗傳說。據傳,春秋戰國時期,流亡國外的晉文公重耳,逃亡的途中找不到吃的,跟隨他的大臣介子推就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為晉文公做了一碗肉湯充飢。歷經磨難,晉文公重返晉國做了國君,他封賞群臣時,卻獨獨忘記了介子推。然,介子推並不願接受封賞,而是身退隱居去了。晉文公聞聽,羞愧難當,並親自派人去請介子推,熟料,介子推已死,裝殮時發現一封血書,上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原來是介子推作為臣子的一片忠心。大家可能都聽過這個故事,先不說其真實性,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禁菸止火,只吃冷食,以寄託哀思。我國北方從此便成習俗,年年有寒食節,清明節掃墓第一人為晉文公重耳,被掃墓第一人為介子推。

  3. 歷史久遠。據說,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可真正意義上的祭祀活動,來源於漢高祖劉邦。楚漢之爭,歷經數年,劉邦終於打敗了項羽。登上皇位的劉邦有一天想要到家鄉沛縣看看,走到半道,侍衛問高祖先去哪,劉邦說想去自己父母的墳上看看,可到了之後,亂墳零亂,墳地翻了好幾遍,怎麼也找不到父母的墳墓位置,無奈,劉邦便想了一個辦法:將一手碎紙灑落空中,如果有哪片紙落到一個地方,風都吹不走,那就是父母墳墓的位置。嘴裡說:上天保佑。半天,侍衛發現有一片紙落在了一處墳墓,劉邦高興的說:找到了,找到了。至此,劉邦大修父母墳墓,併成為皇家陵墓。後來劉邦祭父母的事情傳到了民間,老百姓也效仿之,在自己祖先墳墓前,用石頭壓一塊紙片,就是自己祖先墳墓的位置,每年清明都來祭拜。


沸騰的靈感火花


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古人通過觀察天地運行及時令、氣候等變化規律,確定四季循環的起點與終點,劃分了二十四節氣,清明節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清明節在冬至後的第105天,每年約在陽曆4月5號前後,共計15天,此時春和景明,萬物吐故納新,足以用“清明”來形容。

清明節的祭祀據說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紛紛效仿,歷代沿襲至今,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和寒食節相距較近,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為迫使追隨他的介子推出山,放火燒山,最終燒死介子推。晉文公於是下令在此日禁菸火,吃冷食,掃墓,以寄哀思。

到了秦漢時期,寒食節祭祀掃墓的風氣大盛,有時候還把掃墓延續至清明。於是,朝廷索性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節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

到了宋元時期,清明節與寒食節逐漸合二為一,不僅祭祀掃墓在清明舉行,寒食節的吃冷食,盪鞦韆等,也融入了清明節的習俗中。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法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新中國成立之後,也延續了下來,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有所幫助。


文字為清心無礙原創,手打不易,抄襲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