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4条轨道+2大枢纽中心+4个物流园区!江门最新交通规划出炉

3月26日,《江门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2018-2035)》正式出台!

刚刚!4条轨道+2大枢纽中心+4个物流园区!江门最新交通规划出炉


规划明确了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的定位,从区域、市域和城市三个层面,结合铁路、公路、港口航运、航空、物流等各方面,制定了系列发展规划。

本次规划的内容比上次草案更加丰富。其中,规划市域范围内形成“十字”型高(快)速铁路通道、贯穿江新鹤三地的轨道交通走廊规划 摩托车限行等备受关注。

规划目标及定位

江门枢纽发展定位是:粤港澳大湾区西翼门户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重点提升江门面向大西南腹地的门户功能和珠西客货运输组织功能。

综合交通发展目标是:建成体系完善、布局协调、便捷高效、绿色共享、运行有序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实现人享其行,货畅其流,支撑江门市实现枢纽城市、高效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发展愿景。

刚刚!4条轨道+2大枢纽中心+4个物流园区!江门最新交通规划出炉

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

规划范围

江门市市域,总面积 9505 平方公里,包含三区(江海区、蓬江区、新会区)、四个县级市(台山市、鹤山市、开平市、恩平市)。

重点规划范围是江门市东部三区一市(即江海区、蓬江区、新会区、鹤山市),陆地总面积 2869 平方公里。

规划研究范围扩展到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到国家级重大交通设施的研究将扩展至更大范围。

规划期限

近期为 2018—2025 年,远期为 2026—2035 年,远景展望到 2050 年。

主要规划指标

(1)区域通达:1 小时通达珠三角各枢纽机场;1 小时通达珠三角其他城市,至广州、深圳缩短到 30 分钟;1 小时通达市域主要城镇。

(2)衔接顺畅:中心城区 15 分钟可达高速出入口或快速路,15 分钟可达高铁或城际轨道站点。

(3)路网优化:路网密度不低于 8 公里/平方公里,干线道路(快速道路和主干路)密度不低于 1.6 公里/平方公里。

(4)公交便捷:公共交通与小汽车门到门的出行时间比不超过 1.5。

(5)职住平衡:85%居民通勤距离不超过 5 公里。

(6)运行通畅:高峰期道路平均车速不低于 25 公里/小时,公交运营速度不低于 20 公里/小时。

(7)结构合理:近期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客运比例达到 12%,远期达到 30%。逐步降低摩托车出行比例,引导摩托车转向更加绿色节能的交通方式。

实行摩托车管控策略:

分步骤试行摩托车分时禁行区域,一期以迎宾大道-东华路-跃进路-建设路围合区域作为禁摩试点范围,早晚高峰时段(7:00-8:30、17:00-18:30)禁止摩托车通行。

结合一期试点的实施情况,逐步扩大禁行范围。同时,加强对摩托车行驶、停放及报废等行为的管理。

刚刚!4条轨道+2大枢纽中心+4个物流园区!江门最新交通规划出炉

铁路发展规划

区域高速铁路规划

为提升区域枢纽地位,江门应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积极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重点打通三大通道,即京广通道、大西南通道沿海通道

刚刚!4条轨道+2大枢纽中心+4个物流园区!江门最新交通规划出炉

区域铁路网规划图


市域铁路系统规划

规划市域范围内形成“十字”型高(快)速铁路通道:“一横”指深茂铁路,“一纵”指珠江肇高铁


刚刚!4条轨道+2大枢纽中心+4个物流园区!江门最新交通规划出炉

市域铁路网规划图

市域内的城际铁路多向连通,包括:广珠城际江门支线、广佛江珠城际、珠斗城际,预留江恩城际及其延伸线(至镇海湾)、银洲湖城际支线和珠斗城际延伸线(至阳江)

客运方面,形成“一主多点”格局,以江门站为区域性客运主站,以滨江站、江门东站、蓬江站、鹤山东站、台山站、开平站、恩平站为辅助站点。


刚刚!4条轨道+2大枢纽中心+4个物流园区!江门最新交通规划出炉

三区一市客运枢纽规划图


货运方面,江门北站为区域性货站。搬迁广珠铁路江门站货场至江门北站,实现江门站客货分离。新建广海湾货场,服务于临港工业铁路货物运输。


刚刚!4条轨道+2大枢纽中心+4个物流园区!江门最新交通规划出炉

市域货运系统规划图

公路发展规划


规划市域范围内建成“五横五纵两联”的高速公路网格局。

“五横”: 广中江高速及新干线机场高速连接线、深岑高速、中开-开春高速、斗恩高速及西延线、西部沿海高速;

“五纵”: 沈海高速、高恩高速-广台高速、南海至新会高速-新台高速、银洲湖高速、佛江高速-江珠高速;

“两联”: 江肇高速、黄茅海跨海通道。其中,黄茅海跨海通道向东对接港珠澳大桥、连通珠海港,向西辐射沿海发展带,对于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刚刚!4条轨道+2大枢纽中心+4个物流园区!江门最新交通规划出炉

轨道交通走廊规划

规划结合客流走廊和城市空间特征,确定江门市轨道交通网络形态为“双心+走廊”发展模式,支撑城市南北主轴线,实现功能集聚发展。

轨道交通网络由 4 条线组成,总长度 167 公里。


刚刚!4条轨道+2大枢纽中心+4个物流园区!江门最新交通规划出炉

三区一市轨道走廊规划图


1 号线:串联江新鹤

1号线:城市轨道交通南北向主骨架线路,是城市核心功能拓展轴。串联鹤山、棠下、滨江、蓬江、新会客流主通道,以及江门站、滨江站等重要客流集散点。线路全长 52 公里,北侧预留与佛山衔接条件。

2号线:串联蓬江江海

2 号线:城市轨道交通南北向主骨架线路,蓬江与江海联系主通道,并衔接江门枢纽。线路全长 28 公里。

3号线:串联江海新会

3 号线:城市轨道交通东西向主骨架线路,江海与新会联系主通道,支撑中心组团对外辐射,连接大泽、杜阮、蓬江、荷塘组团等,长度 41 公里,预留向东衔接中山的条件。

4号线:串联蓬江鹤山

4 号线:城市轨道交通东西向骨干线路,实现鹤城、共和、杜阮、荷塘与主城区的东西向快速联系。支撑南部新城对外辐射。线路全长 46 公里,预留向东衔接中山条件。

港口和航运规划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一体化发展态势,利用南沙疏港铁路、广珠铁路等设施,加快江门港与广州港、珠海港的资源整合,同时加强与深圳港的外贸航线合作,使江门港成为:连通西江流域、服务江门和珠西地区的重要港口,发展现代物流、临港工业、海洋经济的重要依托。

规划形成沿海和内河“一港七区”的总体格局。沿海港区包括广海湾、恩平、新会三个港区,内河港区包括主城、开平、鹤山、台山四个港区。

强化内河航运与出海航道的衔接,规划期重点建设广海湾港区广海湾作业区进港航道工程、崖门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以及新建恩平镇海湾港区进港高等级航道工程。

航空发展规划


江门市位于广州白云机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珠海金湾机场四大枢纽机场围合区域的中心地带,规划提出构建“一小时等时圈”的发展目标,即实现江门至各个机场的全程旅行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物流发展规划


市域物流枢纽总体布局为“2 个枢纽中心,4 个物流园区”

2 个区域性物流枢纽中心分别是:鹤山物流枢纽中心广海湾物流枢纽中心(远景预留)。鹤山物流枢纽中心建设成为大型内陆“多式联运”港口(“无水港”),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型现代物流基地;广海湾物流枢纽中心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海洋战略支点,战略物资储运中心,大型临港装备制造基地。

4 个地区性物流园区分别是:江海物流园区、新会物流园区、台开物流园区和恩平物流园区,分别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建成以产业服务、内外贸运输为主要功能的物流园区。


刚刚!4条轨道+2大枢纽中心+4个物流园区!江门最新交通规划出炉


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1)继续推进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的建设;加快珠江肇高铁、广佛江珠城际等项目的设计工作,力争 2025 年前开工建设。

(2)加快建设江门站,并围绕江门站建设公路客运站、公交枢纽等配套设施,建成江门综合客运枢纽;与南沙疏港铁路同步,推进江门北站建设,搬迁广珠铁路江门站货场至江门北站,实现江门站客货分离。

(3)继续推进高恩-中开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新建开春高速公路、广台高速开平至台山段、银洲湖高速、南海至新会高速、新干线机场高速连接线、

黄茅海跨海通道及新台高速南延工程(至广海湾)等项目;推进国省干道改造提升工程。

(4)新建广海湾港区 5 万吨级码头等工程、江门港广海湾港区广海湾作业区进港航道工程、江门港崖门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

(5)建设江门至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的衔接通道,启动江门通用机场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