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唐代的饰品和妆具颇有特色,伴随着大唐女人们肆意张扬的个性,在历史上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1958年在西安市西窑头出土了一件金钗,这是唐代普遍使用的束发用具,一般来说,单股为簪、双股为钗,不仅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这两件鎏金摩羯纹银钗是固定发髻的饰物。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此钗钗脚修长,顶端处结作一束,连接剪纸式的簪首。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只见簪首上花叶镂空,边缘有似在游动的摩羯形象。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蝴蝶纹样在唐代很流行,这件银蝴蝶整体镂空,躯体上錾出眼、绒毛等细节,翅膀上镂出花卉草纹样,显得栩栩如生。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唐代的梳子除梳理之外,还用来插固发髻,以为装饰,故梳背常为玉质并饰雕花。这件海棠花梳背的玉质薄平,一端钻孔,下部平直,磨出内棱,用以嵌入梳槽。双面刻海棠花束,线条简劲,构图饱满,为唐代雕花艺术的流行风貌。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大唐女人们除了头饰,还有项链等物。如这件1967年出土于西安市民航工地的鎏金刻花银项圈,外部绘有“S”形纹饰,间饰鎏金团草纹。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项圈一般是用金、银、铜等制作的素圈,有时也会镶嵌珍珠宝石,用来保佑佩戴者富贵平安。这件项圈尺寸较小,用途有待进一步考证。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2002年西安市南郊米氏墓地出土了一串水晶项链,共有92颗水晶珠、3颗蓝色料珠、4枚金扣、2颗紫水晶吊坠和2颗绿松石吊坠。水晶珠大小不一,均呈扁球形,由两端向中间对钻成孔。吊坠一端大一端小,其中小端嵌入金扣之中,形成坠饰 。这件水晶项链晶莹剔透,十分精美。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这是一套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唐代妆具,装饰精美,保存完整,非常难得。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菱花金背镜流行于公元7世纪早期至8世纪中期,存世数量较少。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剪刀为女红用具,是妆奁中的常备用具。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蚌形盒主要流行于公元8世纪中叶,多出于女性墓中,用以盛装胭脂、香膏、口脂等化妆品。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盒数量最多,形状丰富,用以盛装食品、药材、化妆品、首饰等,此圆盒用以盛装化妆品。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前面曾说过大唐妇女有在发髻上插梳子的风尚,因此非常重视对梳背的装饰,常在上面镶嵌宝石或包金叶并镂花,或采用金、玉等等珍贵材质单独制作梳背部分。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2002年西安市南郊米氏墓地出土了两件银盒,它们平面呈圆形,浅腹、寰底。盒身、盒盖上錾刻满花纹,均以鱼子纹坐地,侧面一周饰如意云纹。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盖面两只鸳鸯各衔一花枝立于莲瓣之上,两花枝中间以一朵花相连接,莲花下方有花叶纹。盒底面两只鸳鸯相向立于荷花之上,中间共衔花枝同心结。盒内残存少许干缩黑色粉末状物。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玉方粉盒,1976年出土于西安市唐代宫城遗址,盒呈委角方形,一侧上下嵌有金质环形扣,对应的一侧有把。盒盖、身对称,纹饰相同。正面边廓内铲地雕琢一盛开的荷花,周围枝叶环绕。边廊外斜侧阴刻蔓草纹。盒把镂雕一对嬉戏的鸳鸯,以阴线雕刻眼、喙及羽尾。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唐代玉胭脂盒,是女子用来放胭脂、香粉的盒子,是古代女性闺房必备之物。玉石质脂粉盒有石质、玉质、滑石质等,往往利用玉石晶润的玉色和易于雕造打磨的特点,造型较为多变。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唐代妇女的面部化妆是其奢华装饰的一个表现方面,包括敷粉涂脂、描眉贴花钿、画斜红、点面靥、涂唇脂等步骤。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而用于敷面的铅粉、胭脂、涂唇的口脂等多成粉状或油状,有的可以压制成脂粉团块存放,需要时取用即可。但因其粉状结理,多易松散,尤其是油膏类物质更不易单独存放,因此往往置于小型奁盒或壶罐内。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唐代盛放粉或胭脂的粉盒多为瓷质,这件1958年西安市出土的四瓣葵花纹鎏金银粉盒,应为上层妇女所用。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在一堆饰品、粉盒面前,理容的铜镜也是必不可缺的,如这件唐代开元二十四年螺钿花鸟纹八出葵花镜,2001年出土于西安市曲江新区李倕墓。它呈八出葵花形,半球形钮,钮面及镜背髹漆,嵌以蚌片磨制的图案。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钮面为六瓣花形,内区为8组小宝相花图案,外区为4对展翅鸳鸯,间以4组较大的宝相花图案;周围均镶嵌细小绿松石片,绚丽多彩,精致华美。墓主李倕的曾祖为李渊的第十八子舒王元名。其夫侯莫陈氏,官至宣德郎,兼直弘文馆。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西安市北郊六村堡史家营出土的唐代嵌银瑞兽纹菱花镜,整体呈菱花形,镜背边缘隆起,缘内嵌有六出菱花形银片,银片内有几只浮雕式的瑞兽,在枝蔓之间奔走戏耍,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想当年,银色的嵌片熠熠生辉,更显出这面铜镜的富丽华美。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这件唐代鸳鸯系绶花枝镜,1975年出土于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此镜八出葵花形,内切圆形,圆钮。主区在钮两侧各饰一对卧于莲座上的鸳鸯,颈上系绶带。钮的上下配置有莲花图案。缘内饰莲花、莲叶和蝴蝶。所谓绶带,颜师古注《急就篇》曰:“绶者受也,所以承环印也。”可知绶带乃印所系,以示官位序禄。莲与“连”谐音,在此有连升三级之寓意,因此颇受时人青睐。

西安出土的那些低奢饰品和妆具,让大唐女人们的美丽恣意盛放


注1: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注2:文字参考展览说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