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时自我暗示“不痛了”,反而加重 我们需要这个新方法改善

疼痛时,自我暗示“不痛了”,反而容易让疼痛加重。

疼痛时自我暗示“不痛了”,反而加重  我们需要这个新方法改善

疼痛,不论是心理或生理的疼痛,会带来令我们猝不及防的新成分。它会独占我们全部的注意力,令意识完全提高警觉,因而无法达到无意识能够出现的程度,导致难以成功启动自我暗示。因此,如果这时我们将“无痛”的念头引进意识,意识会被相反的念头“疼痛”所占满。如果因而产生任何效果的话,那就是病人的状况恶化了。

说我不痛了,反而可能渗透疼痛的思维

为了克服这个难题,我们需要一个新方法。

当我们在说出一个思维,在脱口而出的瞬间,那个思维一定占据着我们的心思——因为,如果心里没有想着那个思维,你就无法说出口。

所以,当一个人嘴里反复念着“我不痛了”,他的心里也会反复想着这个念头。不幸的是,每一次重复,疼痛的思维也会暗中渗入,因此心思会在“我不痛了”和“我有一点痛”或“我痛得厉害”之间摇摆。

不过,如果我们“很快很快”地反复去念这个句子,相反的联想就有可能来不及插入,如此一来,我们就能迫使心智停留在不痛上头。

“痛”这个字读起来太有力

在这之前,我们还必须正视一个问题,“我不痛了(I have no pain.)”这个句子用英文念起来并不容易快速重复。这在生理面的问题太过强大,唇舌会在音节上打结,必须停下来重新顺过。

而且就算我们口齿伶俐,足以成功地清晰发音,还是会遇见另一个问题。因为这个句子里最有力的字是“痛”(中文也是),我们会发现自己不自觉地特意强调这个字,因而在心里加强了我们试图移除的这个念头。

舒缓疼痛的最佳自我暗示:“过去了”

因此,尽量贴近库埃的步骤效果应该会最好。他所用的法文原句是“ça passe(过去了)”,当中没有提到疼痛。这个句子念起来极简单,音节连贯不中断,就像机器的呜呜声或靠近听昆虫扑翅的嗡嗡声,也让心智来不及反向思考。整体来说,最适切的英文版本似乎是“It’s going.(过去了)”。

在念这个词的时候,只有“going”应该反复念。接着,治疗的最后应该以“gone!(结束了!)”划下有力的句点。

急促反复念“going(过去了)”会产生一种钻孔机难以抵挡地钻进某个坚硬物体的印象。我们可以想成,它正让我们所想的思维钻入心智。

如果你正遭受强烈的疼痛,例如牙痛或头痛,请坐着闭上眼睛,静静向自己保证,你会摆脱疼痛。现在,请轻轻抚摸患部,同时尽快反复念这些字,产生一种连续不断的声音:“It’s going, going, going … gone!(都过去了,过去了,过去了……结束了!)”就这样念一分钟,直到需要换气时才停下深呼吸,在整段过程的最后才说“gone(结束了)”。到这个时候,疼痛如果不是已经完全消失,就是起码可以感觉到舒缓。

加强效果

如果疼痛已经消失,就暗示自己它不会复发;如果疼痛只是减少了,那就暗示自己,不久后它就会完全消失。

这时候,请回到疼痛开始前你所正在做的工作上,让其他事占据你的注意力。如果经过一段合理的时间,例如半小时后,你还是受疼痛所扰,请再次找地方独处,再暗示一遍你能掌控它,并重复这套程序。

记住,你只要谨守“必要的本分”,其他事不应让多做:

只要迅速反复地念“过去了”,告诉自己问题正在消失,搭配手的抚摸动作,让注意力放在特定部位就好,那就是你唯一所要做的全部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