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泾河东庄水库枢纽位于黄河二级支流泾河下游峡谷末端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叱干镇东庄村、淳化县车坞乡河段处,距咸阳市约80公里,距西安市约100公里,距泾河下游谷口泾惠渠渠首约30公里。工程总投资154.34亿元,总工期为7年11个月。于2018年6月29日,正式全面开工。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工程设计寿命150年,坝高230米,总面积60平方公里,总库容32.76亿立方米,占全省1098座水库总库容的36%。相当于80层楼高的超高拱坝、如巨人臂膀将泾河围抱、一座集防洪减淤、供水、发电、生态改善于一身的“高峡平湖”、有“陕西三峡”美誉的泾河东庄水库将在渭北高原上建成,成为陕西最大水库。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东庄水库建成后,将与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形成完整的渭河下游防洪体系,可减少渭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6.7亿吨、降低河床1.5米,可使西安、咸阳、渭南近150万人受益。同时还可以优化生态流量控制,满足下游河道水生生物、植物及河流湿地保护区用水需求,确保上下游水生态环境不萎缩,不退化,区域环境更加优美。

1.

东庄水库建设最初想法源于60多年前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1950年10月,陕西组织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北大学等单位在泾河下游峡谷段勘测规划大型水库项目,直至2006年先后开展了6次勘探设计工作,但因为诸多因素的制约被停滞。

2010年5月,陕西省委省政府重新启动了东庄水库前期工作,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为东庄水利枢纽工程立项建设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四年来,东庄水利枢纽前期工作快速推进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二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并通过水利部技术审查;三是进场道路等施工准备工程开工建设。

2.

东庄水库立项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多年来,制约和影响东庄水库立项建设主要有三大技术难题或问题,一是水库开发任务问题,二是泥沙淤积问题,三是地质岩溶渗漏问题。2010年重新启动东庄水库前期工作,省水利厅组织黄河设计公司和20多个科研单位和院校,在吸收水利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本解决以上三大技术难题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通过审批。

一是水库开发任务更加明确。在泾河上兴建东庄水库工程开发任务究竟是以防洪减淤为主、还是以灌溉和供水为主,一直有争议。根据我省渭河流域治理规划的要求,特别是渭河下游河道面临严重泥沙淤积问题,渭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防洪形势非常严重、亟待解决的紧迫形势,把东庄水利枢纽作为渭河防洪减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重要支流水库,重点对开发任务、尤其是防洪减淤任务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论证,同时充分考虑关中地区、特别是渭北“旱腰带”地区严重缺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确定东庄水利枢纽开发任务为“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发电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泥沙淤积问题可以有效解决。泾河来水的含沙量为世界之最,年均含沙量145千克每立方米,是黄河来水含沙量4倍,占渭河年来沙量的70%左右,能否保持东庄水库库容的长期使用和对渭河下游河道减少泥沙淤积是工程的关键技术难题。借鉴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的成功经验,组织国内泥沙研究权威机构,利用数学模拟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了渭河下游冲淤特性及东庄水库调度运行方式研究,提出了水库“泄大拦小、适时造峰”的水库调水调沙运行方式,研究成果表明东庄水库运行期可拦截泥沙20.6亿立方米,减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积7.5亿吨,相当于渭河下游河道34年不淤积;通过调水调沙冲刷渭河河道,极大提高渭河下游行洪能力,确保渭河综合治理后防洪能力50年不降低。避免渭河下游小水大灾常态发生,并可保持东庄水库长期有效库容10亿立方米。

三是东庄灰岩坝址具备修建高坝大库的条件。东庄坝址前2.7km碳酸盐岩库段的岩溶渗漏问题、是否具备成库条件是历次争论的焦点。研究成果表明:东庄灰岩坝址为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与渭北“380水系”不连通,左岸地下水存在分水岭,近坝库区岩溶渗漏形式以溶隙型为主,岩溶问题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加以解决;坝址基岩为巨厚层灰岩,东庄坝址具备兴建高坝大库的地质条件。

3.

东庄水库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投资150亿,8年完工,盼了65年的“陕西三峡”即将实现!


东庄水库与渭河综合整治、引汉济渭工程形成关中“一线两片”水利现代化体系骨架,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巨大作用。工程主要作用和效益:

一是巨大的防洪效益。东庄水库同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将形成完整的渭河下游防洪体系。可拦截泥沙20.6亿立方米,通过调水调沙、联合调度,减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积7.5亿吨,冲刷渭河中水河槽,极大提高渭河下游行洪能力,渭河下游行洪能力由目前的2000多立方米/秒提高到3000-4000立方米/秒,可使以泾河来水为主的渭河下游100年一遇洪水削减为50年一遇、移民生产围堤20年一遇削减为5年一遇,泾河下游防洪标准从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彻底根除小水大灾常态发生,确保渭河综合治理后防洪能力50年不降低。确保西安、咸阳、渭南3市9县区80多万人近160万亩农田的防洪安全,为渭河下游防洪保安发挥巨大作用。

二是显著的供水效益。东庄水库设计年供水5.33亿立方米,在解决泾惠渠45万亩失灌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的基础上,新增供水1.81亿立方米,为西咸新区、铜川、富平工业和城镇165万人口供水,为渭北“旱腰带”脱贫致富提供水资源支撑。当遇到西南大旱的极端气候下,东庄水库将成为关中地区重要的抗旱应急骨干水源。

三是提供清洁能源和改善生态环境。水电装机11万千瓦,年发电量3.3亿度,提供清洁能源,不仅优化陕西电网结构,而且每年减少煤炭消耗13万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30万吨,为全省节能减排发挥重要作用。东庄水库可确保泾河生态基流,改善泾渭河水环境,提高地下水位,蓄水后形成的97公里、7.3万亩水面,将有利改善渭北区域性气候。

四是东庄水库依托高峡平湖美景及自然禀赋,将打造世界水利旅游风景区。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文章來源长安范儿,法律支持杨华律师,侵权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