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苏州网红美食聚集的小巷,曾发生清末著名的挑瓦革命

这个苏州网红美食聚集的小巷,曾发生清末著名的挑瓦革命



姑苏好时光,每天听见有趣的苏州。

相信这两年大家在朋友圈会看到许多自媒体在苏州走街串巷,今天10块钱吃遍某某街,明天又去某某路连吃一个月早餐都不带重样……许多地方都成了网红打卡之地。

但是苏州这座城市的维度,是网红这两个字远远不够触及的。


这个苏州网红美食聚集的小巷,曾发生清末著名的挑瓦革命


美食,给了苏州更生动、接地气的魅力,但同时也把苏州窄化了。虽然说民以食为天,但其实苏州的小巷远不止这些吃的,比如说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条书院巷,在吃货眼里这是一条600多米长的美食一条街,但在苏州人的记忆里,这条路是苏州崇文厚德精神的一个化身。

书院巷20号,就在苏州中学对面,是如今的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其实早在宋代就是一所著名的学校和图书馆,也正因为这所叫做鹤山书院的存在,才有了书院巷这个名字。


这个苏州网红美食聚集的小巷,曾发生清末著名的挑瓦革命


事情得从南宋著名的理学家魏了翁说起,魏了翁不仅在学术上是真的优秀,而且还有一项伟大的爱好:藏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建一个天下最大的图书馆

如果这时候我们把目光放眼全世界,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

公元1209年,在欧洲,一批为躲避殴斗的老师从牛津大学逃离,建立了剑桥大学;而在东方,魏了翁开始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准备筹建鹤山书院。


这个苏州网红美食聚集的小巷,曾发生清末著名的挑瓦革命


所以如同现在国内许多学校都有一座逸夫楼一样,当时全国各地也有许多家鹤山书院。

据说鼎盛时期鹤山书院“尊经阁”的藏书数量曾超过南宋国家图书馆,就连皇帝宋理宗都专门提起御笔写下“鹤山书院”相赠。宋理宗还在魏了翁病逝之后,在苏州赏赐了他房子,追封了太师、秦国公这样的荣誉。

到了元代,他的曾孙为了继承、发扬他毕生的愿望,在宋理宗赐给魏了翁宅院的地方重新创办了鹤山书院,从此这条街就被称为书院巷了。


这个苏州网红美食聚集的小巷,曾发生清末著名的挑瓦革命


而这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从明代永乐年间直到清末,480 多年的悠悠岁月里,书院巷20号成为了官府衙门,无数名臣能人都在这里办过工,周忱、海瑞、汤斌甚至是近代因禁烟而永载史册的林则徐

而在苏州从古代走向近代那一重大历史时刻,这里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这个苏州网红美食聚集的小巷,曾发生清末著名的挑瓦革命


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浪潮眼看要席卷全国,而在苏州,也经历了一次被后世很多人视为闹剧、甚至笑话的革命。

当时的江苏巡抚程德全见大势所趋,便响应革命,那一天书院巷巡抚衙门前人山人海,大量苏州士绅、市民集聚,现场观看了程德全亲自用竹竿挑落下几块巡抚大堂檐瓦的场景,以此表示革命的破坏意义,然后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挂上了“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大牌,苏州的革命就在这个瞬间完成了,整个江苏也就此宣布脱离清王朝,正式独立。


这个苏州网红美食聚集的小巷,曾发生清末著名的挑瓦革命

程德全


在叶圣陶的童年记忆里,苏州的这场革命确实很不像革命,没有枪声,没有炮声,甚至当天叶圣陶还在吃早饭,他叔叔便从街上回来告诉他,苏州已经光复了。

对于一个热血少年而言,这实在“有些没劲”。于是他约上好友顾颉刚,一起跑去书院巷,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结果却让他们非常诧异,昨天的江苏巡抚衙门,今天的江苏都督府,除了门牌换了,完全没有变化,人们的生活也跟从前一样,一点光复后的新样子都没有。

因此很多人笑话程德全,笑话苏州的这场革命,形式主义得很。


这个苏州网红美食聚集的小巷,曾发生清末著名的挑瓦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伟大的,但它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中国。

所以说,在那样混乱的时局,在各方面的乱流一压力下,程德全是看清了世界,顺应了趋势,做了他应该做的事,而且这也是当时苏州最好的选择。

如今书院巷每天车来人往,尤其每到饭点都会有成群结队的学生手捧着食物嬉笑打闹,而江苏巡抚衙门旧址的大殿与那块纪念石碑则静悄悄的站在那里,不知道会不会想起百年来的风吹雨打,然后一笑了之,隐逸在苏州古城的市井气息里,既有风雨,也有情。


这个苏州网红美食聚集的小巷,曾发生清末著名的挑瓦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