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好媽媽勝過一切,而焦慮媽媽毀孩子一生呢?

為什麼說好媽媽勝過一切,而焦慮媽媽毀孩子一生呢?

胡慎之心理

好媽媽勝過一切,焦慮媽媽毀一生。

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一直強調我們與媽媽的關係,他甚至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與媽媽關係的本質,決定著我們和周圍人所有的關係。

為什麼說好媽媽勝過一切,而焦慮媽媽毀孩子一生呢?

胡慎之心理

01、媽媽對孩子有怎樣的影響?

任何一個民族,都會集體無意識地把媽媽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

媽媽如何對待孩子,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孩子的一生。所以,媽媽對待我們的方式,真的太重要了。

媽媽早期育兒的重要性堪比一棟高樓大廈的根基,如果大廈的根基和框架出了問題,任何的裝飾都是無法彌補的。

人格是性格,技能和氣質的綜合。

一個人的人格,決定了這個人的生命。

媽媽對待孩子的方式,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未來是怎樣的人格特質。

從某種層面上來說,你的人生,是由你媽媽決定的。

我的個人觀點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在生活中體驗到更精彩的人生,擁有更豐富的感受,比性格扭曲,個性壓抑的人要幸福的多。

我這樣說,不是故意嚇唬你。

只是想表明:媽媽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太重要了。

友人Q女士抱怨丈夫不能體諒自己,不能成為自己的支撐,反而給自己帶來了麻煩。

Q女士是一位職業女性,事業做的風生水起,丈夫在事業上屢屢失敗。

有一次,夫妻倆跟某行業的領導一起吃飯。丈夫酒後“胡言亂語”,讓她感覺特別沒“面子”。她很困惑,丈夫為什麼就不能成熟點。

在家庭裡,Q女士扮演的角色是包辦並照顧丈夫的一切,有點類似全能媽媽的角色。

我問她,“為什麼不讓丈夫去承擔一些東西?同時,給予他成長的機會”。

她說:“他不行!”

我開玩笑地說:“如果你丈夫不行,那你豈不是要一直保護他?你渴望的保護怎麼辦?”

其實,Q女士特別渴望丈夫對她“全能的保護”。

在她的印象中,媽媽幼年時對她的照顧幾乎為零。

媽媽對弟弟的照顧很多,她很羨慕,也很嫉妒弟弟受到的照顧。

她被媽媽肯定的時刻,基本上是照顧好弟弟的時刻。因此,無意識中,她完全認同了媽媽對她角色的定位。

在成長過程中,她已經失去了女兒的身份,儼然成了媽媽的“幫手”或“媽媽的媽媽”。

照顧弟弟的角色,延續到她成年的親密關係中就變成了照顧丈夫。

當然,她的丈夫也受到了他家庭的影響。

丈夫小時候可能是既依賴又害怕分離的,丈夫的媽媽是一個幻想自己無所不能,通過孩子獲得自己價值,並把孩子一直牢牢控制在自己身邊的女性。

這個“敗兒”完成了媽媽的心願,無法脫離出去,成為不了自己。

為什麼說好媽媽勝過一切,而焦慮媽媽毀孩子一生呢?

胡慎之心理

02、為什麼母愛如水?

母愛如水,父愛如山。

中國人喜歡給予山水生命,經常用自然山水來闡述生命的本質。

母愛如水,水具有包容和滋養萬物的特點。這個比喻和動力學精神分析關於母親功能的描述完全一致。

可惜的是,很多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忽略了母愛的本質,扮演起了其他的角色。

這和中國傳統文化有極大的關係。

目前社會家庭的現狀是:把養育孩子的責任全部交給媽媽,爸爸缺位,父愛缺失,給孩子造成了永久性不可彌補的缺憾。

在這種家庭結構模式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會繼續重複這種不健康的家庭模式,真是讓人感到唏噓。而且,父親的缺失,對孩子未來的性格,人際關係和社會適應力都會有影響,嚴重的會造成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

幸運的是,現在有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該問題的嚴重性,父親也正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了。

當我們去做一些不擅長或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時,總是充滿焦慮的。而且,背後時常會體驗到一種無力感,最後會衍生出憤怒的感覺。

憤怒,會讓我們充滿力量,以此來抵消比死還恐懼的無力感。

為什麼說好媽媽勝過一切,而焦慮媽媽毀孩子一生呢?

胡慎之心理

03、這樣的關係會延續嗎?

現代中國,很多媽媽要完成父與母的雙重功能,很多媽媽自然會處於焦慮狀態,無法解決。

而且,媽媽的這種焦慮感會傳遞到下一代,一代又一代,像魔咒一樣複製粘貼。

媽媽是家庭中的核心人員,會擾動整個家庭,甚至改變家庭結構。

一個原本美滿的夫妻生活,因孩子的出生,並沒有變得很好,相反,使原本和諧的家庭變得抱怨多多,充滿了焦慮,憤怒,指責,鬧得雞飛狗跳,身處家庭中的每個成員感受都很不好。

我沒有男權思想,在中國,一個家庭的核心就是媽媽。

一個家庭的形態和氛圍,一定是這個家庭的女主人所造就的。

有趣的是,很多當事人並沒有這樣的認知,對如今家庭氛圍的造成完全不自知,主觀體驗是,“我無足輕重,我被其他的家庭成員忽略了。”

為什麼這樣?

有一位36歲的女士A告訴我,她在家裡毫無地位,丈夫經常對她指責,孩子經常給她製造麻煩,婆婆不幫忙,還經常在丈夫那說三道四,這樣的生活讓她很累,很委屈。所以,她一回到家,尤其是家庭成員們都在的時候,她就會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錯什麼。

即使她把自己放的這麼低,但還是無法獲得家庭成員們的認可和滿意。

我問她,“當你小心翼翼對待對方的時候,對方是什麼反應?”

她說,“對方還是用很嫌棄的態度來對待我。”

我繼續問她,“如果你不用小心翼翼的態度對待他們,你覺得他們會怎樣對待你?”

她說,“我沒試過,也不敢。”

這是典型的投射性認同,把一個苛刻嚴厲的形象投射到其他人身上。然後,自己以對待苛刻嚴厲人的方式去對待對方,緊接著,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對方真的變得很嚴厲,於是,自己又再一次確認了自己會被嚴厲對待的感受。

至於,對方真正是一個怎樣的人?對方對她的感受是什麼?她根本就不關心,也不知道,她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完成她投射認同的遊戲。

她的丈夫和婆婆經常告訴她,“我們沒有責怪你”,但她根本就不相信,也沒聽進去,依舊用小心翼翼的行為對待他們。說話,做事都像個受氣包。

丈夫和婆婆都被她誤解和“誣陷”了,當丈夫和婆婆感到委屈且無法表達出來時,憤怒就出現了。最後,大家真的開始對她非常不滿了。

看,A女士再一次“心想事成”了,“不管我做什麼,不管我做了多大的努力,他們都是不滿意的。”委屈和壓抑的憤怒長期交織在她心裡,生活也變得暗淡無色,沒有快樂可言。

在這樣的家庭中,所有人都很委屈,也都充滿了憤怒。

A女士沒有意識到自己現在的模式,是她嚴厲的媽媽帶給她的。她媽媽一直嫌棄她是女孩,無論A女士如何討好媽媽,媽媽都不滿足。

之後,A女士用對待媽媽的方式,對待成年後的所有關係,所有的人都可能被她投射成“苛刻媽媽”的形象,她小心翼翼地討好他們,害怕重複幼年時的責罰,羞辱,謾罵。

事實上,她的內心是壓抑的,是憤怒的。

這是一個典型的“弱勢”控制關係的案例。

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為什麼說好媽媽勝過一切,而焦慮媽媽毀孩子一生呢?

胡慎之心理

04

A女士故事帶來的啟發

媽媽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重要。

如果A女士的媽媽能意識到,自己生命中的痛苦不是女兒帶給她的,她只是把自己的痛苦發洩在A女士身上。那麼,A女士的生活可能會不一樣。

其實,A女士一開始就成了她媽媽的犧牲品,被她媽媽忽略了價值,剝奪了尊重的權利,把A女士變成了自己情緒的承擔者。

並且,硬生生地把A女士推到一個無力承擔其他人生命的位置上。

也許,A女士的媽媽看到了A女士的委屈和難過,也看到了自己在期待A 女士成為自己的照顧者。但A女士無法真正做到成為媽媽的照顧者角色,所以,A女士的媽媽總是對她不滿意。

假設,媽媽可以承認自己在這裡面沒有愛,只有恐懼和恨,可以承擔本該她承擔的部分,那麼,成年後的A女士就不會成為一個自我價值感極低的受氣包。

根據人和人之間“相互勾引”的定律,一旦A女士擺脫了受氣包的定位,就會找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建立親密關係。

所以,當你認為你親密的那方是垃圾時,很可能你有垃圾桶的另一面。

一個低自尊,低價值感的媽媽一定是充滿焦慮的。這樣的媽媽可能會溺愛孩子,也會指責和抱怨孩子。

內心中沒有安全感,對未來充滿擔心的媽媽也是焦慮的,這樣的媽媽也不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媽媽來問我關於育兒的問題。

起初,我一直強調自己不是育兒方面的專業人士。轉念一想,有關客體關係的精神分析,本來就是一本關於孩子成長的學科,其基礎就是育兒學。

學習克萊因派理論的人,還需完成嬰兒觀察和母嬰互動觀察。

自此,再遇到媽媽來問我育兒方面的問題,心裡十分坦然,也能耐心且專業地解答媽媽們的問題了。

我一直秉承一個原則:孩子的問題一定源於父母,而嬰兒的問題一定來自媽媽。

大部分的媽媽聽了這句話,可能會感到很有挫敗感,甚至會憤怒地回擊我:“我對孩子非常用心,我是一個很負責任的媽媽,你憑什麼指責我做的不夠好?”

每次聽到這樣的反饋,你會發現,問題已經呈現出來了。這個媽媽把我的闡述當成了對她的指責,她在要求自己做一個完美的媽媽,這本身就是“極度自戀”的表現,是自我認同有障礙的表現,也是有較強攻擊性的表現。

雖然用專業去分析一位未被允許分析的人,是不符合心理分析倫理的,但作為一個被期待成為育人專家的我,我的分析是被這位媽媽允許了。儘管她沒口頭同意,但她來主動問我問題時,也就意味著她同意了我對她的分析。

只是,我沒給到她想要的答案,不符合她內心的預期罷了。

為什麼說好媽媽勝過一切,而焦慮媽媽毀孩子一生呢?

胡慎之心理

05、認識自己是永遠的課題

人最難面對的是自己。

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被別人問過一個問題:“你有敵人嗎?”

他告訴那個人:“有,我自己”。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也有對自我認知的描述,“人貴有自知之明”。

自知,是我們最寶貴的人生財富之一。

在希臘神廟上,也刻著這樣的警世真言,“人啊,認識你自己吧”。

對自己的瞭解和理解,是我們成長的第一步。

作為媽媽的角色,我們是否必須對自己瞭解更多,才有可能去做一個好媽媽呢?

答案是肯定的。

做媽媽前,先了解自己。

因為生物屬性的媽媽,無法滿足人類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的心理滋養。

做媽媽,確實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和自我反省。

< The End >

作者介紹 : 胡慎之,知名親子關係專家,向日葵心理創始人,向日葵爸爸。《胡慎之:幸福家庭必修課》在喜馬拉雅熱銷中。新書《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父母的教養,孩子的成長》京東噹噹熱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