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从这个小院看唐山迁安乡村振兴!


一花一世界!从这个小院看唐山迁安乡村振兴!

▼▼▼


一花一世界!从这个小院看唐山迁安乡村振兴!


早春三月,日光正好,应友人之约,来到了河流口村一个别致的民宿院——此院里观赏、体验。

一花一世界!从这个小院看唐山迁安乡村振兴!


河流口村是迁安北部长城脚下的一个小山村,村里很小,很安静、古朴,早些年,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但这几年,因为长城和绿道,因为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小村就如一朵羞答答的玫瑰正慢慢在人们心中绽放开来,因为工作的原因去过很多次,但大都是沿着绿道走,印象里就以为这个村也就是绿道沿线这些人家,街道干净整洁,灰白色调的院墙统一、清新,路对面是重重叠叠的山,院后面也是重重叠叠的山,山上有着沧桑、古朴的长城。而我,尤其钟爱这种沧桑、古朴的味道,所以每每来到河流口,我都喜欢静静地看会那山、那长城,然后,让自己的思绪随着风、随着山飞会儿,感觉很知足、很放松。而民宿院,也早就听说过有人改造,去年曾经推荐过日报的记者去参观采访,但遗憾的是当时有事,没有去成,当时也不知民宿院的名字叫此院,那一次,与此院擦肩而过,亦不知此院身在何处,有何面纱,但在心里,却记下了她,惦记着有机会去看看。

一花一世界!从这个小院看唐山迁安乡村振兴!


还正好,想写一篇乡村振兴的稿件,而这个民宿院也正是迁安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的一个重要节点,所以带着心里的惦记出发了。路上,民宿院的主人和友人通话商量着中午的伙食,途径建昌营,又来到了大集上买了老式的炸饼、溢满香味的烧鸡等。到了河流口村的停车场,恰好赶上唐山来的一大波客人组团观摩河流口村,一二百人的队伍也正浩浩荡荡的参观民宿院,自然,我们也随着队伍走了二三百米的山路走进了民宿院,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河流口村不只是沿着绿道那些人家,原来,还有这些安静地藏在山里的院呢。而随着热热闹闹的人群,甚至来不及看民宿院的名字,就粗粗的看了一遍小院,粗粗的拍了小院的大概,整齐、干净、别致,院子里散发着蒸红薯、炖大骨头的香气,就这些大概的印象,而以致后来,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小院的时候,甚至一直到临走的时候,我还在遗憾,感觉粗粗的浏览愧对小院的精致,因为热热闹闹的人群,小院给自己的感觉不是最好的惊喜,其实,也许这也是在给自己内心的不宁静找借口吧,而无论如何,说到底我对此院真的是心存内疚的。

一花一世界!从这个小院看唐山迁安乡村振兴!

参观的人群走了,这才和民宿的主人认识了,主人是一个80后的美女,叫张静,虽是初识,但我却感觉名如其人,很文静,很有亲和力。寒暄之后,一个人走出院门,这时细细打量小院的四周,近山、远山,山怀抱着小院,安静、自然,推开第一道老式的木门,也许是以动衬静吧,老木门的咯吱声一下唤起了自己内心渴求许久的安宁,看似简单的石桌、石凳、摇椅被主人精心的摆放在山坡下,大树下,貌似随意,但很看得出主人的精心安置,因为,坐着摇椅,背对着山坡,既可以有阳光暖暖地照着后背而不晒脸,还可以在大树下仰望着对面连绵起伏的山和古老的长城。

一花一世界!从这个小院看唐山迁安乡村振兴!


拾阶而上,到了第二道门,木质的栅栏门自然清新,这时抬头看门匾上才发现“此院”二字,黑色的匾,淡绿色的字,安安静静的“此院”、简简单单的“此院”、仔仔细细的“此院”,平中见奇、淡中有味、极简极美……突然心里就有了这种感觉,此院的主人该是个内心也追求宁静、简单但又感性、细腻的人吧,也不知道自己的猜想对不对,但是,却是不由得喜欢上了这个简单的名字,这个院。再次走入院中,这回是仔仔细细品味此院,老式的青瓦房、熏得发黑的老烟囱、糊着红辛纸的四方格子的木楞窗、老式对开的两扇木门、石头砌的老墙、一颗老杏树、金黄的玉米棒串儿、红红的灯笼儿、木质的老式茶桌……这里有着太多儿时记忆里的亲切、古朴、自然,这种蕴含着乡愁的亲和力似乎能一下子就能把人的精神从城市的高楼水泥墙里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让人有着片刻的喘歇、放松,让人不由得想闭上眼、深呼吸、听听风的浅吟、听听山的低唱,而院中的摇椅,不仅没因它的现代时尚觉得不协调,反而给小院又增添了一份灵动的自在,老杏树枝丫间冒出来小小的花苞,让小院更有了勃勃的自然生机。

一花一世界!从这个小院看唐山迁安乡村振兴!


闻着炖大骨头的香气走进房中,友人正因新出锅的红薯被参观的人群吃了个空、案板上的炸饼也少了几块而遗憾笑谈着,呵呵,倒也有趣。屋里,老式的火炕上方有一搭没一搭吊着一根树枝杈儿,上面搭着随意晾干的小野黄花儿,为这老屋子平添了一份情趣;掀开绷着粗布的竹帘,则又是一番天地,书香味儿立刻充盈满眼,两个大红的福字下面摆着铺有土布、摆着文房四宝的条桌,上面相称着一副雅致的书法作品《赏雨茅屋》,旁边,原木做的架子上头支着房梁,架子间零星地点缀着主人精心收集的小艺术品,而架子的另一旁,一架古筝安安静静地在那等着,于是乎,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了一幅唯美的水墨画,外面,山亦空濛雨亦奇,山间下着雨,老房子屋檐下,滴答的雨声传进屋里,而屋内则是“有女端容理玉筝”,茶烟袅袅中,清脆悠扬的古筝声又传出屋外,在山间弥漫开来……

一花一世界!从这个小院看唐山迁安乡村振兴!


思绪正飞着,也不知飞到哪儿的时候,大骨头、烧鸡、剩下的大炸饼等已经在院里石桌上摆好了,哦,到吃饭的时候了。其实,以前的我是喜欢热闹喧哗的,也不怕和不认识的人在一起吃饭,而如今骨子里的我却是很惧怕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吃饭,很多时候自己有着太多的拘束,但在此院中,却全然没有了那种陌生感,边吃着边感受着、羡慕着友人间的闺蜜甜情和张静与父母间的浓浓亲情,很自然、轻松地就吃得饱饱了。

一花一世界!从这个小院看唐山迁安乡村振兴!


饭后收拾完毕,在主人的带领下又走进了此院东面的茶室,茶室两面的屋子里,静静地摆放着张静去青龙乡下精心淘来的老式衣柜、老式梳妆台,很容易让人引发出那种怀旧的心情,尤其是西面的屋子,老衣柜在石墙的衬托下,更是别有一种沧桑的味道。而院中,那片空旷的水泥台及烧烤用具却又能把人的思绪拉回现代,让人随意想象着临风把酒、月下烧烤、谈天说地的轻松和愉悦吧。

一花一世界!从这个小院看唐山迁安乡村振兴!


参观完茶室,回到此院中,友人们又倒好了茶,摆好了水果,随性的聊起了天,其实,心里一头是想着要回到城里继续写未完成的稿子,但另一头,却舍不得离开这山上、这此院,舍不得离开这暂时的轻松和自在。期间,又来了在镇里工作的同学,聊了稿子的事情,这就更为自己找了个堂而皇之的不走的理由了,索性告诉自己还是踏踏实实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吧。间或,躺在摇椅上,背对着暖阳,面对着天空,远望着对面的大山、长城,闭上眼,感受春意拂面、感受山间清风,感受……


一花一世界!从这个小院看唐山迁安乡村振兴!


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了,该下山了,沿着山路慢慢悠悠的走着,抬头看对面,山头的夕阳很柔很美,四个古长城的垛口顺着山势绵延远去,山风拂耳而过,回首望身后,而山上此院,更加静谧。

此院,静好。

一花一世界!从这个小院看唐山迁安乡村振兴!


一花一世界!从这个小院看唐山迁安乡村振兴!


- END -

唐山发布(tangshanpress)

来源 | 水城有故事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