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应加大教师淘汰机制,竞争上岗,淘汰掉的永不录用,你怎么看?

罂粟成熟时


作为一个教师这个问题我非常赞同。

加大教师淘汰机智,竞争上岗,可以促使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自律能力,对学生有百益而无一害,我完全支持!

可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我们镇从2009年就开始实行教师聘任制,竞争上岗。记得第一次学校搞聘任,由于当时各校教师都超编,**老师因教学能力差,在学校也处理不好,因而落聘了。这下问题来了,这个教师是在编教师,怎么处理?一周后由中心校领导做工作,学校领导聘任了该教师。可是就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招聘活动中,该教师成了香饽饽,各校校长挣着要,原因很简单,各校人员严重缺编,拿校长的话来讲:“只要是个人都要”。

不知在现在教师紧缺的情况下怎么实行聘任制。要实行竞争上岗,必须得有人竞争,现在教师行业有多少优秀的年轻人感兴趣,谁来竞聘?


桃子老师tz


看见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如果各方面待遇能跟上的话,可以实行,能者居之,如果还是这样的待遇,要么我转业,要不去做补习机构,只教书不育人,付出有酬劳不成正比,我拿什么养家,这么多教师,能有几人真正的热爱这个行业,为爱发电

作为一个师范生,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高中的时候每天看着老师上完课就回办公室,感觉很轻松,再加上教师有双休和寒暑假,就对这份工作充满了向往,所以高考结束后报了师范大学,明明分数可以上一个更好的大学,缺因为执念选择了一个被别人说我傻的学校,大一出去补课,因为是一对一,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触,大二找了一个补习机构作补习老师,让我感受到了教师的各种无奈,学生为了不学可以做出各种事,抢东西,打老师,在家长面前装的特别乖,我讲个方程都能顶撞我十多次,可能因为我还是个学生,他对我不是很信任,他踢我,我一还手,他就直接倒在地上,他捣乱抢我笔和其他人的吃的,我揪了一下他耳朵,当场就趴在桌子上哭了,我顿时慌了,不知道怎么办,这时旁边的学生跟我说没事,说他还在偷笑,补完之后开补习班的老师说学生跟家长反映我一节课讲不了什么东西,一节课一直组织纪律了,不管吧,耽误其他学生,管吧,真的管不了,他不怕我。打不得骂不得,讲道理人家也不听,之后我就辞了工作,他让我知道了学生在家长面前可以装多乖,在老师面前也可以有多坏,这不是个例,我同学也有类似这样的,挑拨家长和老师间的关系,多要钱,说老师上课不讲重点,怎么样的都有,我承认有一部分害群之马,但大部分绝对不会,因为政策都是偏向于学生的,只有胆子大的人敢触碰高压线,而每个人其实都能让高压线电死他。

前一阵子出现了一个继红小学虐童事件(教育学原理老师花了三节课给我们讲来龙去脉和各种违纪的后果)所有直系人员官降一级,老师终身不得从事教育行业,地区所有学校张贴举报电话,预防其他事件发生,一经查实,绝对严惩,所有说老师这不好那不好的人,是你自己没有行使自己的权利,可能因为怕孩子被针对,可能不了解相关问题,但最终结果是没有对教师作出一个筛选

说实话,对家长,我真的希望有的人可以认真的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他们可能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好,他们可以为了谈恋爱玩游戏甚至是单纯不学习而撒各种弥天大谎。对好老师,敬佩,对害群之马,还是敬佩,胆子真大,拿口碑和后半生职业生涯做赌还钱。对学生,在普通学校,教师的薪资就决定了他们不会是很优秀的那一批学生,所以其中高质量教师的概率会很小,但一般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是足够的,所以你要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还有就是恋爱问题吧,真的是什么时候都能有,什么地方都能有,我所在的重点班,衡水也有(同学说的)


哼哧哼哧ORZ


作者你的提议非常好。

不仅仅是教育机构,其他机构都在进行,末尾淘汰制。这个社会各行各业都有类似的规则。

但大家知道的和发现的问题是,所有的管理,一旦进入gong有制,就只会“赔钱”。一旦改成私有或联合经营就会盈利。我家族是军人档员世家,我爷爷那辈30年代入档的人的品格,素我直言,现在的很多人,乃至家族里,越来越没有了。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问爷爷一些关于腐败的事情,为什么贪官杀不尽?他是这么告诉我的,像我这样有五十年档龄的人还有多少啊?

爷爷离开我已经很久了,但我记事起,到爷爷离开,我爷爷家真的是很朴素。爷爷唯一做的一件私事,大概就是在他知道他快不行的时候,把我的几个叔叔们托关系弄到一些guo有单位了。(怕被和鞋所以用了一些谐音字)

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作者,除了个别教师,否则大部分老师是不会淘汰的,为什么?因为我国的教育力量一直很薄弱。我看了相对可靠的数据,教师缺口还很大。

大家自己也想一下,现在或者以前的老师,有只带一个班的嘛?都是一科老师,教很多个班级,对不对?每班至少也得几十人吧,我们当年更夸张,七八十人是正常的。

说回来,我很多大学同学当中小学老师的,是因为签了协议,学费不收钱。并非真的爱这个职业。

另一半都去教大学了。我初步统计过我们院当年毕业生,最后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都是各方面能力中等偏下的学生。(没有诋毁别人抬高自己的意思,我们客观的用大学四年的绩点来看)

而能力特强的,要么工作,要么一直读博以后去大学任职。

所以我和我某个当年关系还不错的同学,经常开玩笑,他现在在当八年级班主任。我说以后有孩子了,绝不送你学校去😂

另外,大部分老师,真的是一生清贫。那些过得特别好的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职称评的特别好。

第二,走政治路线。

第三,私下有补课班,或者推荐一些学习资料。

第四,代升学班的班主任和主课老师。据说升学率高有奖励。

第五,招生老师。每年招生季节,你看他们多忙啊。

第六,高校教师。有拿到各种国家项目的。或者名下挂有公司的。

其他的不说了。我们的师资力量,真的还很不好,教育方面目前有很多问题-一时半会也解决不完。


听余老shi扯淡


我这里就是,你可以来,周末30一个小,其他时候也是20一小时,不低吧,你不用管纪律,我有专人镇守,保证一个个跟小绵羊一样,可是你的拿出东西呀,每次上课人家学了什么,学了多少,这是硬道理,一天混工资,明天你就不用来了,多的很的人抢着来我这上班,来我这里的都是漂亮的,有经验的,长的丑的我都不要,虽然我长的丑,为何我可以如此嚣张,因为我的待遇在这个地区,最高,环境最好,所以不缺老师,因为教育质量过硬,师资强大,我也不缺生源,但是,我的收费比其他机构高3分之一,甚至比有些垃圾机构高一倍有多,可是家长就愿意把孩子送到我这里,不管多远,我最信仰的一句话就是,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只有足够的利润才能支撑最优质的服务,利润达不到你跟我谈质量,跟我谈能者居之?你没毛病吧?


智趣学苑李老师


这个提法真够狠的,让人佩服。捕捉一下字眼,加大,教师,淘汰机制,竞争上岗,淘汰掉,永不录用。这位和老师的仇是真够深的。

一,看一下教师队伍现在的现状。

为什么国家提出来到2035年,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也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以前一直到现在教师这个职业,大家并不喜欢。

看到有人评论说,自己所教的学生很少想以后从事师范专业的,老师问为什么,他们说,太累,太穷,太难。

特别是在偏远地方,根本没有人愿意去,导致总是缺老师。我们这里也是这样,每年都有代课老师,生二胎的,生病的,辞职的,退休的,大家一个萝卜一个坑。即使是后勤这边,都是老弱病残,年年退,但是从来不进人。



现在的现状是教师队伍里缺人,缺人,并不是人满为患。

有时候感觉明明就是缺老师,为什么不招聘啊?明明有那么多人想当老师,为什么教师的编制这么紧?

二,加大淘汰机制的条件?

题主用一位领导者的口气,恨铁不成钢。他的理解是教师队伍里滥竽充数的太多,其实教室师队伍里,我不敢说是当年学习最好的同学,但是大部分都是中游靠上的,因为学习最好的,他不乐意当老师呀,他不安贫乐道呀,但是滥竽充数的绝对是少数。



如果是加大淘汰机制的话,应该是一个人人都羡慕的职业,人人都乐于去的地方这样。起码,那个职业是一个高薪的职业,大家都非常向往的一个职业,在这一点上就是这个职业还到不了这个水平。比如我们这里有个地方的化工厂。工资很高,作为高层工资更好,他确实实行末位淘汰制,每年都去高校招职工,每年都淘汰。

三,题主的这个愿望什么时候能实现?

我觉得提出这个愿望是好的。教师竞争上岗,加大淘汰力度,淘汰掉永不录。等到国家的提议,到2035年,让教师这个职业,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我掐指一算还有16年,如果那个时候真的能实现的话,教师这个职业会有更多更优秀的人,争着抢着来当教师。没办法,太热门了那么肯定要加大教师的准入门槛,不但是竞争上岗,而且竞争十分激烈。

因为那时当教师有面子,高薪,不累,又没有压力。很多优秀的人要进来,那么不合格的人肯定要被淘汰掉,加大淘汰力度,淘汰掉的又永不录用。

或许到那个时候,真正的达到国家尊师重教的水平,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是睿妈教育在线,专注教育,你们的老朋友,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关注我并转发,谢谢。


睿妈教育在线


这一看就是外行人的观点,这是因为:

第一,你得有足够的老师被淘汰。

现在,最令校长头疼的就是缺老师!各科都缺老师,各个学校都缺老师,甚至连代课老师都找不到,连体育老师都缺。原因是什么:

1、教师行业不够吸引人;

2、二胎、延迟退休、强推小班额等政策,让学校的编制很少,老师远远不够用的。

第二,你得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行业。

现在的学生,有多少愿意当老师的?当老师劳心费力,压力很大,已经成了抑郁症高发行业了,如果再实行末尾淘汰,那么老师压力更大,而有能力的老师,也不会在这种环境里长待,毕竟谁都有老的时候,干了一辈子教育,在50多岁因为身体原因,被淘汰了,不仅生活没有保障,面子上能过的去?

第三,你得制定公平的淘汰标准。

既然有评价,就要有评价的标准,对老师的评价时最难的,也是最难达到平衡的。比如,你水平高,我给你一个差班,他水平差,我给他一个好班,结果会怎样?最后淘汰的可能就是这个水平高的老师,你信不信?那个时候,学校里就会乌烟瘴气,你信不信?

如果以成绩为标准,老师就会片面的、疯狂的抓成绩,完全不去育人,天天为争时间闹得不可开交,你想想这是什么场景?

所以,如果真的实行末尾淘汰,老师这个行业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那么最终祸害,就是教育!你想想,今天语文老师换了,明天数学老师走了,这样的班级,谁能教育好?如果实行这样的政策,教育肯定完蛋了。所以,提出这样要求的人,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赢在高三


如果老师的待遇能像华为员工那样,你的建议几十年前就被采纳啦。

之所以还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不是你的高见不好,而是提的太早。

我们这儿一个小学两年级只有校长一人。原聘的一小学毕业的小老师也嫌工资低不去了。

校长无奈把没上过一天学的老婆叫到学校。

一天,镇中心校领导到该校检查,见校长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另一教室里一个妇女在做针线活。

中心校领导十分生气,便质问校长:那个老师叫啥?老师上课期间能做针线活吗?

校长一听,回答道:那是我老婆。

;"你老婆也不能不好好教,在课堂上做针线活。‘’领导批评道。

‘"她不做针线活她干啥?大字不识一个,怎以教学生?’校长反问到。

"不识字!那你让她坐教室里干啥?‘’领导十分生气。

‘’学校就我自已。我给另一班上课的时候,让她坐在教室里看着学生别打架别乱呀!这总比拴条狗强吧?‘’

领导顿时无语。:

这种情况如何实行淘汱制。


一袭轻岚


又是个自以为是的笨蛋!教师互相竞争?那问题太大了。别的不说,首先是教研活动还怎么开展?谁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要知道真正有本事的优秀教师是很少的,大多数都是一般能胜任工作的教师。一个学校的整体水平就是靠这些能人带的。这些人设计整个的教学,其他老师执行,这样带动整个学校的水平。你让这些人把自己的经验都给别人,别人一努力,他日子会好过吗?这样一来,他只有选择保守,把自己的班带好,确保自己的安全。这样,优秀的经验就没办法惠及每个学生。然后别指望有师父带教徒弟,新大学生永远学不会上课。你不会认为大学生一毕业就会上课吧!一个成熟的教师,需要培养至少十年以上,像你说的这么搞,新大学生肯定第一年就被淘汰啊!大学生没人帮,一本书可以两个星期教完,然后学生一头雾水,他的班必然倒数第一啊!好,那么大学生一年被末位淘汰了,第二年再招,再被淘汰,你这个学校真是毁人不倦啊!然后继续看其他后果,随后每个教师把自己的资料全部保密,只给自己的孩子用,好的复习资料和成熟的教学设计就只在几个班用,其他班都用不了。更不用说,万一哪个班老师生病,那进去代课的老师会怎么做,那样被代课的这个班学生就完了!这个班的教学责任谁来负?再说,你淘汰了末位,缺老师了怎么办?再引进新人一定比原来的强吗?如果人家进来才一年,又被末位淘汰了,下次谁还去你学校?真有本事的人本来就难找,你还动辄淘汰人家,鬼才会去你学校呢!新来的水平不行的话,一年又淘汰了,你再找新人。那他教的班谁接?这个班质量谁负责?新来的老师要是水平很高,那他在其他老师眼里立刻成为眼中钉、肉中刺,让他怎么开展工作?就这些,我还没涉及到各班级学生的先天差异,还有考核方法怎么设计的,怎样确保公平的问题呢!如果因为不公平的考核,老师间都成了仇人,这学校还不整天鸡飞狗跳,这时候淘汰的就该是设计这个末位淘汰的校长了!拜托,各位外行操心点自己的事吧,别不懂这行的情况,还要自作聪明!你们那些傻比招数,学校校长想不出来吗?为啥不用,人家是内行,外行不要自我感觉太好了,否则就是害人!


庄立新1


教师末位淘汰制,还是别搞了!做这个梦的最好趁着天儿冷,到屋外用凉水冲冲,时刻保持头脑清醒。

英国的公务员很早以前搞过,那是干活儿的太慵懒,正常运转都费劲的情况下,没办法的办法。美国的大公司也搞过,那是应对鸡多不下蛋的办法。中国也有搞过的,没听说有几个善终的。

当下都以人为本了,那管理的理念就不能进化一下吗?眼盯着个别,让多数陪绑,甚至人人自危,三多两少算的过来不?

成千上万的各级各类学校差异那么大,谁差谁不差呀?你那差是个什么东西呀?你打算如何处置被你淘汰的老师呀?若是揭不开锅的学校,你有胆量淘汰吗?

你若想不出可以替代的法子,就趁早断了这个念头吧!顺带说句不中听的话,您那管理水平还是别干这事儿了。

教师工作积极性能否调动起来,这是个极具中国特色的事。事实一再证明,看似科学的管理手段,很少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有个敏感的底线,教育管理者都不应轻易忽视:说俗点儿是面子儿,说的郑重些是教师的尊严!


田家大院田老大


蠢问题

第一,竞争上岗只适合可以量化的工作不适合难量化的工作,老师做的工作很多不好比较,就像画的画,有油画,素描,国画……你说要评出最后一名,不同的评委可能选的都不同。

第二,竞争上岗看起来牛逼哄哄,如果放到工作对象是人的职业一定要小心,制定的衡量标准直接抹杀了人一切的差异性就是不公平的。

比如就用最重要的成绩来衡量,教的班级学生基础好的本来就有优势,甚至一直只教火箭班更是其他普通班级成绩没办法比的,在这样的竞争下比成绩你就是神也可以把你被秒成渣。

第三,竞争上岗就意味着竞争,如果大家是竞争关系,我愿意告诉你我教育学生的绝活吗?你有事要同事代课别的同事愿意帮你吗?教研时大家还会同心协力吗?互相提防甚至互相挖坑都是人生毒汤。

最后,竞争上岗的压力会传导给学生和家长,要成绩老师就肯定会压榨孩子的潜力,要素质老师肯定压榨家长钱包去学这学那,而且家长和孩子想换个不要这么苦比学校基本上都找不到,所有老师都竞争上岗,老师也会按孩子排成绩来区别对待孩子,成绩落后的被反复批评,家长也要反复为孩子的问题跑学校,作业布置就怕太少导致成绩下降,学生作业不做到半夜算老师失职,老师留堂一个比一个狠,家长一天收几十条学校短信你孩子某学科上课情况,某学科作业情况,某学科早读,午读情况要批评,家长要重视……(家长这时自己体会什么教育公平重要还是饭碗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