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有多少人想离开杭州?

晨旭少年创客机器人


晚上与姐姐视频聊天。

突然想到年底存钱的情况。姐姐说他们夫妻存了五千多块钱。而我这边付完装修款后,基本上也存不下钱了。于是在农历新年年终,都在等年终奖。

今年年中,我们公司把生产的部分迁往义乌。

原因很简单,杭州的用工成本太高了。企业花个六七千去招一个员工。员工花在吃住的大概是两三千。企业负担重,普通职工的负担也重,根本存不了什么钱。

今年杭州的许多低端制造,装配企业都慢慢撤离杭州。原因就在于杭州的企业负担太高。而组装厂要求相对又较低,所以一定会选择迁移出去。

未来若是想打打工,到生产线上组装产品。也许杭州就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我觉得问题可能还是出在政府的土地政策上面。

杭州政府的一切努力感觉都是在为怎么更好地卖地做准备。短短的几年间,房价都已经涨了两三倍。

哪怕是萧山边上的房子都已经两万五六千块钱。一套房子要两三百万。这样还房贷的话大概就要还一万多块钱。但是杭州除了高科技行业能够负担得起杭州房价。

对于一个毕业没多少年的大学生而言,这种房贷压力还是极其巨大的。所以哪怕我认识许多高科技行业当地同行们,他们也会认为房价的设定过高。还房贷的压力也极其巨大。

不过我还是选择留下来了。因为仔细想想,北上广深南苏这些城市的压力也不比杭州的压力低。

但杭州的房价是你望得到的。

北上深除非特别优秀,不然买房子的事情根本不敢想,虽然人在那里,但还是会感觉自己在漂泊流浪。

记得三年前去深圳。一个单间的月租金都已经过三千五了。在那里的人,每年都会把百分之五十的工资拿出来交房租。

这就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代价。

大城市留不住肉体。

小城市留不住灵魂。

大城市压力虽大,但配套也好。你漫步西湖边上,看几千年的岁月流转,沧桑变化。内心里会感慨万千。

大城市有在于你有能力,自命不凡。你的收入与待遇就会与日俱增。但你的生活成本却不太会。

大城市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你去网易蜗牛亦或是晓书院看书。免费而又窗明几净。你可以漫步江滨,看钱塘江的灯光秀。


半寐平生行吟世界


其实,一切都是相对的。2017年毕业来杭,刚开始从事自己大学专业,在一个物流公司做了一段时间。一个月多月的上班,瘦了十斤。工资一个月2600。每天工作除了营销,还得陪司机去提货,体力活,每天八九点下班,累得要死。

后来,投简历,做了一年跨境电商工作。工资从之前物流工作两三千,涨到五六千。由于,物流公司工作阶段租的房子,合同定了一年。住在临平,工作在下沙。每天6点多起床,先步行半个小时或者骑行十几分钟,到地铁,再客运中心转地铁。下地铁后,再坐公交。每天上下班三个小时吧。

那段时间,真的很迷茫,不知所措吧。为了省钱,我和女朋友几乎从没下过馆子,仅有的两次,还是因为有朋友来杭州。请他们吃饭,顺便才知道自己住的附近这么多好吃的饭馆。平时做饭,也是骑车去很远的菜市场买菜,小区门口的菜贵。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每天也经常加班以及学习,拼命学习各种东西。

2018年年初辞职,自己做跨境。刚开始没钱,仅有的三万块钱,还是过年订婚给女票的彩礼钱。没办法,创业初期又做起了兼职。8点~18点,自己公司业务。18点~凌晨3点,自己兼职(海外测评)。就这样,坚持了快一年。这一年兼职,赚了有三四十万吧。自己跨境业务,也慢慢好转。2018年底,兼职工作放弃了,主营自己跨境业务。现在一个月,5~10万利润吧。

在杭的每个年轻人,都不容易,没有背景,只能拼命!


bestsunlly


你问我2018年想离开杭州吗?不好意思,我已经离开了。


记得还在杭州实习的时候,早上7点不到出门上班,排队卖包子的时候,后面一看起来在厂里工作的大叔和我套近乎:小伙子,这么早起来上班工资一定很高吧,上7000没有......


心狠狠的纠了一下,杭州的平均工资6700,我那时一个月的工资是3000。


对不起,我拖城市后腿了,都脱到大腿根了。


有句话调侃的话叫“交了房租水电,买了油米泡面,结果发现,这个月工资又白领了”,这是我那时侯的真实写照,这种生活也坚持了一年。


说实话,我并非是不热爱杭州这个城市,它的生活节奏虽不像北上广那么快,但也始终紧步伐,在这里生活,白天工作,晚上去江堤夜跑,或者散散步看滨江那边的夜景,听听免费的演唱会,确实也很惬意,但对我们这种低收入人群来说,还是有些残酷了。我们不敢去店里买衣服,不敢逛街,偶尔去吃个饭也要精打细算,一个月奢侈一把去吃顿大餐接下来几天可能就要吃素。


不过我也逐渐开始理解,一个人,如果没有竞争力,不论在哪个城市都很难生存下去,我不怪杭州,因为逼走我的不是它,而是我自己,同样,我也希望你的离开不是因为城市的问题,而是不甘,是追求。


别再自怨自艾了,也别再自欺欺人了,是杭州对不住你?归根究底还是自己对不住自己,你要有能力,你也可以在这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你也可以在这里买房买车或是每天在星巴克拿杯咖啡作下午茶。人总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你说对吧。


我们是姑婆那些事儿,专注于职场、科技话题,欢迎评论转发,谢谢~

姑婆那些事儿


没有特别技能的人才 可能在杭州待不下去 因为现在在杭州生活成本太高 除非是进厂包吃包住的 还可以在杭州待几年 这几年杭州发展太快了,信息产业 互联网高速发展,杭州去年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无现金城市。有时候本地人都感觉跟不上这个生活节奏 我也想离开 但是心中理想不允许我离开杭州,如果去其他城市发展所有的人际关系又要从零开始 我来杭州也有七年了 混的不是很如意。

总的来说 外地人在杭州务工 总是没有归属感 感觉很漂 没有回到家乡的那种踏实感来的足和有底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老家是江西九江都昌县的,主要还是觉得中国产业化分配不均,好的政策利好基本上都偏向沿海一带城市 内地享受的政府扶持比较少 所以发展很不均匀。最后想要离开杭州的也不要犹豫 离开也能过的 祝大家今年一切都顺顺利利 工作发大财!



杭州千画


经常去北上广深,常驻杭州,对比一下:

租房:北>上>杭>深>广

物价:杭>上>深>广>北

所以就生活成本来说,杭州跟四大比,都能排名前列。其实杭州原来不是这样,但是G20后马上开启大跃进模式,一年多就把房租物价给弄翻番。

工资的话,杭州除了IT和金融,其它跟四大比都是垫底。

文娱活动,杭州基本上八点过后街上就没啥了。

交通,杭州只有三条地铁,都是炒房专线,公交价格也是全国数一数二贵,更别说交通拥堵程度了。

是的,杭州很美,政府办事快又态度好,还有车让人。但是生活是现实的,归根结底还是钱。一个配套和收入差一线很多的城市,却有着跟一线比都数一数二的生活成本,算一算,你还会留下吗?


blablabang


去年开始就有很多人抱怨杭州房租大涨,待不下去了。这种消息大部分来自于出租车司机、快递员、保洁员这样的靠体力吃饭的人群。另外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海归和北上广工作了几年的专业人群涌入杭州,却听不到他们的抱怨。

结论很简单,杭州在用市场的力量调整人口结构。

你是到哪都能找到的体力劳动者,能待下去就待下去。你是杭州需要的专业人才,买不起房子政府会给你补贴让你买。有人可能会说,城市再高大上,难道不需要保洁员和出租车司机吗?真的是多虑了,上海北京房价比杭州不知道高多少,你看缺保洁和出租车司机吗?

允许你生存,但想像过去一样凭体力就想体面满足地活着,是不可能了。唯一的出路,还是要提高自己。不提高自己而指望城市放低姿态来适应你,只能是弱者的奢望了。

就是这么回事。


老头


杭州是个美丽和现实相并的城市,2008年之2015年左右杭州北站,西站,城站,三墩附近这几块地方外来务工的人很多,那时候这些地方房租基在300/800左右工资2500/4000左右因为人太多,那时候杭州是个不夜城市,晚上12后2/5点外面人流量大的马路旁边都聚集各种小炒摊位,还有各种夜市上下班的人很多很多,而且那时候5元可以吃饱现在呢?

2018年很多人为什么选择离开杭州原因很简单,普工基工资在3000/4500左右,从外出务工人数看大部分都是80后只有单身找包住的,80后最小都30岁了结婚的小孩子在杭州上学问题搞不定只能退出,上学解决了一家人房租贵到逼你退出杭州,租房是第一个离开杭州原因现在杭州小单间房在离市中心30里范围左右基本在1200/1800左右,而且单间是不可以做饭的,二室一厅一卫一厨基本在4000左右一个月,在杭州你的工资在1万一个月过的紧,话又说回来了杭州1万一个月工资占比例只有杭州工作过的人知道在庞大的基数拿5000内的,1万以一个月的人少的可怜,第二原因不可以做饭买着吃一天一顿也要20吧!一个月光租房加水,电费,饭钱,话费最少开支2000一个月挣4000来计算剩2000一年也就2万,这些年轻人看不到希望本来心怀满志来到这块热土想闯一番天地,但是现实很残酷啊。

杭州这几年很多创业的小商小贩也基本跑了因为没有人流量了曾经的夜景热热闹闹的场景很少看到了,租房,物价,工资水平,是很多人选择离开杭州最重要的原因吧。

杭州现在需要的是人材走高大上了,如果你不是估计你会在西湖边的美景中陶醉的落泪!

以上均个人观点,如有误导留言马上删!





赵云伤感


产业结构~技术研发~制造销售,不管是传统和互联网,杭州现在就是走互联网技术研发的路子,这也是马云所带的节奏,当然杭州这个城市因为有马云而感到幸运,这几年杭州风头投无限,但这也是杭州的悲哀,杭州模仿对象就是美国硅谷,可是杭州没有美国硅谷的条件有人会说没有条件去创造条件,但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杭州周边有上海,宁波,南京,这些都会吸食杭州发展的养分,而不像政府宣传的几大城市进行互补,这是自欺欺人从2018抢打仗可以看出杭州人才都是上海分流以后才轮着杭州,这个和美国硅谷有天然差别。20172018互联网人才首选杭州,但是2018年底业内大流向是上海和广州,具体原因就是杭州2018没有起色,而资源却被上海,广州,北京再次分流。杭州走技术研发,可现实却是皮包式,这是谁也没想到的势头,包括海量的互联网人才。


读书读的高裁纸不用刀


城市排低运动不是杭州首创 目前杭州定位创新型城市 主要发展高科技和金融 所以城市转型发展要用的人才肯定不一样 很多网友比城市时候喜欢拿工业 制造业比 其实全国定位创新型城市的也就杭州和深圳 这方面杭州是追赶着。大家也要看到杭州不光把周边一些企业关了 连杭钢这种GDP巨无霸也关了 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创新型城市的底气 阿里不光是互联网企业 同时也是杭州的黄埔军校 网易也逐步回归杭州 华为也将全球研发中心落户在杭州 全球前三大监控企业海康 大华都在杭州 很多人说杭州教育是短板 难道深圳教育也很厉害吗 产业的发展是要能吸引全球的人才和环境 人们很多关注城市的硬环境 其实城市干净了 人才大量流入 整体素质上升了这些软环境才是更重要的 我身边的小伙子毕业北大复旦的真不怎么样了 毕业哥大 斯坦福 洛杉矶分校等国际名校很多 也感叹现在的小年轻真是厉害啊 希望杭州越来越好


快乐219451449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个比喻用在城市也还适当。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全省经济,文化(包括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中心,需要各种领域和层次的新杭州人参与其中。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必定会有一批新杭州人因此而离开杭州,同样也会有大量的人员涌来杭州,成为新的新杭州人,所有进出杭州的新杭州人,都为杭州的发展,在各自岗位上作出过贡献,杭州的经济繁荣和文明进步,都有大家的功劳。毫无疑问,房价和物价上涨,增加了城市生活的成本和负担。虽然政府想尽办法,在公租房廉租房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还是僧多粥少,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尤其是那些中低收入的新杭州人,在这些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面前,促使他们重新考虑,选择新的方向和目标,这样的人口流动模式都是正常的,也不需要大惊小怪的,经济高速发展中的杭州,唯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用经济实力来平衡或缩小这种矛盾,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