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买东西都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这样下去,会不会对金钱越来越不珍惜了?

风轻云淡75281


个人觉得,在人们习惯了支付宝微信支付后,确实会有对金钱不珍惜的情况出现。

在支付宝微信支付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我们在外面购物都是会看着口袋里的钱去消费。当遇到特别想买的东西的时候,也会清楚的知道,今天没带那么多钱,下次再买吧。可是很多时候,还没等到下次,自己就已经清醒过来,其实也没必要买。可是如今不同了,很多人的手机里上,支付宝和微信有可能存的是所有家当,真遇到头脑一热的时候,钱就在一瞬间就花出去了,也不会考虑钱够不够的问题了。

这只是一个小例子,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人的潜意识在慢慢的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感性消费或冲动式的消费情况越来越高,渐渐地,对金钱的概念也会慢慢降低。

问一个问题,请你思考一下:你有多久没有使用过现金了?

我们在使用现金的时候,都会出现多退少补的情况。别看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它是在告诉你的大脑:我给你多了,你要找给我。可是,在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时候,完全没有这一概念,作为消费者,永远是在给钱。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对金钱的意识变淡,因为,在消费的时候,我们使用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就像信用卡、花呗这类产品出来以后,更是加大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想法:先花着吧,下个月还就是了。可是在没有这类东西的时候,都是花着自己兜里的钱。那时候,很多人都会说自己是月光族,因为每个月挣的钱当月只够日常使用的,存不住钱。而现在,确实在透支,很多人都是这个月花着下个月的钱,总是会有负债出现。这些不都是因为不珍惜金钱的表现吗?

如今,互联网发展飞速,各种新鲜事物存出不穷,这些也加快了社会的进步,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出现,是利远远大于弊,所以其他的一些弊端就显得特别的微妙了。


码农聊科技


会的。虽然微信、支付宝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让大家出门只带手机就ok,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隐患。

一是模糊了财产的概念,钱变成了数字,数字的增减远没有纸币的变化明显;举个例子,你花了150元,在微信支付宝里只是少了150个数字,如果你在里面的钱很多,给你的感觉就是钱没少多少,但如果你花了150纸币,这意味着你少了2张毛爷爷,因为纸币是最多100元,你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少钱。

二是花呗信用卡等给了你可以提前消费的工具,很多时候你在预支未来的钱买现在的东西,给你宽裕的同时,钱也在不知不觉中花光了,不利于财富的保存。

三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让人在感觉消费便利的同时花了更多的钱。比如你平时去餐馆吃顿饭,可能只花了十几元就感觉很多;而你去点外卖,花了二十多、三十多却感觉很实惠,各种满减和优惠券迷惑你的眼睛,钱在不知不觉中就花出去了。

综上所述,会的!


小鱼93呀


前边人说了很多,我也不重复复制粘贴了,我就说一点,举一个例子。

中国人民银行在去年18年曾发布一个文章,坚决维护人民币在中国的货币经济交易中的地位,未曾有过改变。

上下五千年历史,我们的祖先把交易从实物对换改成金银流通,铜钱交易,再到银票银元的流通。现代科技把货币搬到手机上成了数字支付,这是一种改革创新,但是货币的经济价值一直存在,永不停歇。


雁塔区小李子


手机支付实在太方便了,连买钱包的钱都省了,也不会担心忘记手机密码,都是设置指纹支付了,不管去哪里只需要带一部手机,不用带钱包,不用带银行卡,不用记密码,懒得有道理,为懒人服务。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万一手机没电了怎么办?万一手机没讯号怎么办?万一手机没话费了就比较麻烦了,万一没流量了?怎么支付呢?

哈哈,现实的社会就是手机没电了比没男人还要难过,手机支付带给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太多的便利,增加了我们对手机支付喜好,作为支付的第一首选,无形之中增加了消费无限制。

作为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手机支付的,毕竟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手机支付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方便。


勇敢一点点gg


我觉得不会。

我觉得用微信和支付宝付款很方便。现金,尤其是夏天,放在口袋里很不方便。现在是信息时代,手机几乎不离手。用起来很方便。

一般情况下,我们去超市消费。经常消费金额有几毛,付款和携带硬币都不方便。用微信付款,省去数钱,节省时间,还不用担心纸币破烂,非常方便快捷。

至于人们会不会因为看不见纸币,会对金钱不珍惜。我觉得不存在这个问题。有人说使用手机钱变成了数字,对财产金额有了模糊。那不能怪支付的方式,只能怪你没有正确的消费观。

即使偶尔有次头脑发热过渡消费,但是偿还金钱的经历会不会让你长记性。没有经济能力,提早消费,难道自己不受教训吗?

所以,我觉得微信和支付宝消费和用现金消费,与珍不珍惜金钱没关系。有关系的是怎样正确和理性的去消费。


州州成长记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掰开来回答。

第一,微信支付宝方便快捷,相对安全。移动支付给我们生活提供了太多的便利性,也降低丢钱包的风险。

第二,不是绝对的安全,支付在手机上有可能被黑客破解使用,移动支付有可能暴露个人信息。

第三,有可能会过度消费,比如花呗,借呗,微粒贷都是造成过度消费的工具。

第四,某用意义上来说会省钱,以前我们去店里消费要研究怎么点菜便宜很难,现在扫码点菜和外卖都可以手机直接知道怎么搭配更省钱。

第五,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我们可能已经忽略了现金,但是不会不重视金钱。


天涯路万里情


应该不存在这个问题吧,我们只是支付方式变了而已,对金钱的观念应该不会因为使用了支付宝或者微信就变得淡薄吧。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微信支付宝加速了我们花钱的频率。不过,这是外在因素的存在,是支付条件和购买方式的变化增加了行为概率。和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金钱的观念,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也许表现出来的形式都是还钱频率高,但知道赚钱辛苦却奈何不了在线支付的方便而不知不觉多花钱,和根本就不知道赚钱辛苦而花钱非常豪爽(就好像一些孩子花父母钱在线打赏主播一样)是有区别。

对金钱珍惜而不吝啬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所以,无论时代支付方式如何变迁,牢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就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大部分都还是应该知道挣钱不易,花钱就要花得对自己对家人有价值。极少数人可能并不觉得钱有多么的难挣,所以他们的金钱观念就不讨论了。就好像一些大学生没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所以,疯狂的买买买,然后没钱填补就走上裸贷各种贷的不归路。那些说因为在线支付方便而变成花钱如流的大佬,就是本身就没有正确的牢固的金钱观念在心中,就算没有在现在支付,他们依旧会对金钱越来越不珍惜。

-

你是怎么对待金钱的?


初始值


嘿嘿,谈谈我的看法。

这个不存在的。金钱的珍惜和现金纸币的珍惜两个概念。

先说金钱,不会因为你的支付工具由现金纸币硬币,变为银行储蓄卡,变为信用卡再到移动支付就不会不重视,只有对经济条件不在乎或者说得过且过的人才会不重视。现在很多年轻人是过度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而没有能力去赚取钱,就成为了老赖或者金钱的奴隶了。量力而为一定是哲理,倡导消费不代表胡乱花钱。毕竟收入是一定的,没有收入怎么花钱,所以越是消费对金钱反而更重视。

再说现金的重视和珍惜可能感觉会淡了,很多人只带少量现金应急。所以纸币的流通数量会减少,但货币量不会。只是载体不是实物纸币而是数字货币了。


想听我就说007


会,肯定会,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移动支付只是让大家觉得数字在变化,现金就不同了!这里也就不一一重复了,只是觉得方便了,也就麻烦了!这要用一代人或者两代人才能适应过来,国外旅游回来的都在说国外落后,连支付宝微信都不能支付,还在用现金,这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只是会让一部分人陷入泥潭!


静沉師兄


趋势就是会越来越不珍惜金钱。数字就是数字,不是经手中出去的五颜六色的钞票,是不会心疼的。以炒股为例,账号里的金钱在眼中就是数字,2000万元去了个百分之二十也就认为是感觉数字变小了点,心疼的时间不会长,第二天仍然继续用数字来割肉买股。微信、支付宝里的数字也是这样,去的就是数字,没什么感觉,如果思维是站在便捷的角度来花钱,则更会大手大脚,实现购买的欲望远远大于对金钱的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