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飲食建議


生活中的飲食建議


現代人的生活較以往已經富裕很多了,飲食和生活形態也大不相同。

近年來有研究顯示,許多慢性疾病和個人的生活習慣和不好的飲食習慣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繫。所以為了促進大眾健康,營養學家們開始不遺餘力的界定正確的飲食原則,期待能給人們一個簡單明確的參考標準。

可上千年的飲食文化,刻板冗雜的標準未必界定得清楚。

飲食,對我們的生理、心理健康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均衡又適當熱量的飲食是人類生存和成長所需。也是身體和靈魂的最佳補品。

所以關於日常飲食,吃的開心之餘注意點基本前提,依舊是必要。畢竟成年人生不起病。

一、適當的熱量,並且控制體重。

肥胖,目前依舊是最嚴重的營養問題。也是導致二型糖尿病、冠狀動脈心臟病、乳癌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

所以為了避免這些風險、延緩衰老,每個人都應該管理好自己的體重。

保持體重,是個難又簡單的問題。要保持理想體重,就得限制總熱量,並且適度運動。

由於這裡所說的是健康體重,而非瘦。所以沒必要降低自己營養的攝取,個人認為,如果你不靠臉和身材吃飯的話,更不必節食。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要在營養差不多的情況下控制熱量其實不難,但首先得把吃蔬果培養成習慣。

一日三餐,自然是要吃好的,我們還得從中攝取熱量呢。

碳水化合物是我們主要的熱量來源,天然穀物食品是最好的選擇,玉米、紅薯,作為早餐都很合適。一天的飲食中有一半的天然食品,是最好的。

其實纖維曾經被認為是沒有營養價值的物質,一直到19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人們開始瞭解膳食纖維對消化道健康的重要性了,才漸漸被重視。

膳食纖維其實也分很多種,比如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或是菊苣纖維。

非水溶性纖維具有高度的水合能力,進入腸道後填滿腸道,加速腸道蠕動,降低腸道內壞物質的濃度;水溶性纖維具有吸附能力,也可以促進腸道消化。菊苣纖維這一類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道內益生菌增長。

每天多攝取13克的膳食纖維,可以維持日常飽腹感,對於需要控制體重的人而言自然是好選擇。

此外,如果在攝取足夠多的膳食纖維之餘也喝了足夠的水,可以避免便秘。

所以呀!準備一個榨汁機,準備好胡蘿蔔、芹菜、黃瓜、蘋果...或者其他你喜歡的蔬菜水果。在清晨起床後喝一大杯天然乾淨、酵素滿滿的蔬果汁,從腸胃道頭腦,一整天都會元氣迸發。

果蔬汁之後,你可以開始一天中的第一餐了。

二、適當的攝取脂肪

脂肪有多重要?它給人體內供給熱量、保護我們的內臟,還能滋潤皮膚、幫助營養吸收。而且,也是荷爾蒙的主要成分之一。

所以即便我們對脂肪愛恨交加,也得知道它有多重要,這樣在吃的時候就可以心安理得啦。

其實不管是動物油中還是植物油之中,飽和性脂肪酸和不飽和性脂肪酸都是人體內的必需品。

植物油的好處是其中的連脂肪酸更不容易轉變為較大分子的脂肪在體內囤積,所以吃天然植物油的負擔不會太重。但只要是適當攝取,豬油和豆油,差距不大的~

真正對身體不好的是反式脂肪。也就是炸油條的油、人造奶油、酥油這一類,這些製作點心的油脂都含有不同程度的反式脂肪,吃多了會在體內囤積,讓你變成個胖子。

三、補充維生素,多吃豆製品

多吃豆製品主要是為了補充日常所需的蛋白質。

由於蛋白質是可以在體內再循環利用的,所以不必吃太多,日常喝杯豆漿什麼的就夠了。而且豆漿還能補充雌性激素。

而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這些營養元素的重要性,已經不必強調太多,廣告早在10年前就已深入人心。它們是人體生命反應的觸媒,影響人體新陳代謝、免疫反應和其他系統的運作。

維生素屬於大分子結構,大部分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的,所以必須從食物中獲取。一般比較忙碌的人會額外食用一些綜合維生素(維C片等保健品)。

只是除了特殊體質、或是配合藥用之外,建議大家還是多吃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比較好。

畢竟不同體質的人適合的營養補充劑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不知道自己需要哪一種,還是謹慎為妙。畢竟吃一顆蘋果,維生素、膳食纖維什麼的,就都有了。

如果需要選擇維生素補充劑的話,建議選一些有機螯合礦物質形成的維生素,這一類是最接近新鮮蔬果形態的活性維生素,更適合人體吸收。

最後,吃東西別太快,對腸胃真的不好。慢點兒吃,給自己點放鬆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