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中學校長何蘭田:論教育的方向和領導力

黄冈中学校长何兰田:论教育的方向和领导力

湖北黃岡中學校長 何蘭田

作為教育管理者,要成為一名優秀校長,做到教育的堅守與創新。我的體會是,要有清晰的方向感,即認清教育的本質和時代特徵,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教育的領導力,才能腳踏實地有所作為。或者說,只埋頭抓教學,紮實抓分數,辦學照著別人邯鄲學步,模仿別人的辦學特色,不知道堅守什麼,就不知道如何進行教育創新,就會迷失自我,就會無所作為或亂作為。

仰望星空,把握教育發展方向

我是1983年參加工作的,先後擔任黃梅縣四中老師、黃梅縣五中校長、黃梅縣一中校長、黃梅縣教育局局長、黃岡市教科院院長,2014年12月調入黃岡中學任校長。30多年的一線教育生活和教育管理經歷,讓我認識到提升教育的領導力,關鍵是教育方向不能出現偏差,根本前提把握教育時代精神。

(一)教育方向的重要性

教育方向對了,教育的路徑和方法才對;教育的方向錯了,辦學和管理就會走得越快錯得越遠。許多事例證明,專注做同一件事情,比如在增長學生知識上,如果只見分數不見人,就會離開人的成長規律;同理,只弄花花草草,不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路徑,不給學生一個好的世界觀,學生沒有廣博的見識,往學生腦子裡填再多的知識也沒用。當前教育一個很重要問題,我們的教育管理者沒有很好吃透時代精神,沒有弄清培養人的任務和目標,所以領導力很難提升,只能徘徊在教育考試的分數指標中。同時,校長的思維理念、教師的方法、教材內容,還停留在上世紀,因而很難適應當前的教育變革和未來教育的發展。

在具體教育管理過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包括校長,沒有理解透當前教育的指導思想,以及理清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感到學難辦、書難教,感到教育改革沒有著力點。即使有些照搬別人的經驗和做法,教育教學也沒有大的成效。其實,國家的教育方針指向是非常明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文件在宏觀中很具體,教育部的文件就更加具體,只要吃透這些文件精神,就能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就能有力地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例如,我們經常提綜合實踐活動,什麼是綜合實踐活動?怎樣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育部2017年發佈了相關文件,只要結合結合實際認真學習和研究,就會感受到改革的方向和路線圖十分清晰,許多困惑就會迎難而解了。

關於教育改革和發展,很多頂層設計是非常清晰,也是非常好的,首先教育者要讀懂理解透,再腳踏實地指導實踐。有一個教授給畢業生作報告說,“今天在座的同學們,不缺乏仰望星空者,但只有那麼幾個腳踏實地的人是未來的成功者,從明天起,大家都到社會中去了,到時候我們不腳踏實地的人就沒有機會,但是未來,仰望星空者才是成功者。”他講的要點就是方向,方向對了,路才對;方向錯了,走得越快錯得越遠。這說明教育方向的重要性。

(二)如何把握教育發展方向

教育的方向有宏觀的、中觀的、微觀的。它與經濟社會發展是緊密連在一起的,無論是教育堅守還是教育創新,都要把握時代的方向。例如,上個世紀末中國推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這是當時中國教育的基本方向。進入21世紀,教育面臨著不僅是普及的問題,而是教育優質資源均衡與公平,推進區域均衡教育成為這個歷史時期的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現代化成為時代的主題,創新成為時代的要求,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成為學校的工作目標。所謂的中觀,就是領導力層面,教育目標的路線圖設計,按照總的發展目標分階段推進。作為學校來說,主要是微觀的,既有落實立德樹人的問題,又有按照教育規律辦事的問題。簡要地說,教育指導思想和教育目標是宏觀的,是方向性的,比如課程改革方案和課程標準就是中觀的,而學校的具體操作和教師的課程實施則是微觀和具體的。作為校長來說,都要認真學習和理解。

從宏觀上看,我們要吃透教育大會精神。在2018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教育首要任務是弄清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習總書記教育三問,是教育的方向問題,也是大家很長時間思考的問題。在教育工作大會上習總書記提出了教育的“六個下功夫”“七個引導”“九個堅持”,進一步明確教師職業和使命,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對於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習總書記強調著重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這些都是教育方向的大問題,教育管理者和廣大教師必須學習領會。為此,黃岡中學第一時間,全校教師人手一份,組織學習領會習總書記講話,明確教育的方向。

從中觀上看,需要認真落實新課改理念。解決核心素養問題,新版2017課標問題,新高考路線圖問題。因為這既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問題,也是每一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南,還具體關係到每一個學生成長和發展問題。好的教師,有水平的教師,如果不搞清教育的方向,不僅辦學質量上不去,教師的教學水平也上不去。為此,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吃透精神,抬頭認清新課改的方向,在學生綜合素養培養上下功夫。從2015年起,黃岡中學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圍繞著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斷探索黃岡中學培養新模式,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學校先後開設了烹飪、汽車、通信、3D打印、機器人、移動APP等44門選修課程,組建了模擬聯合國、數學建模等70多個社團,讓高一高二年級學生自由選擇,形式如同大學選修課。改革目的,是把學生時間空出來,讓學生學會選擇,發展和發現學生的興趣。教學培養模式的改變,使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高考質量連續幾年躍上新臺階。

從微觀上看,需要按照規律辦事。人的成長是有規律的,辦學也有基本運行規律。這些規律,多以微觀為主。譬如,小學為什麼是7:30上學?為什麼是8:00上學?這些都是根據小學教育基本規律制定的時間表。小學一天6節課, 7:30上學,就是11:30放學;如是8:00上學,就是12:00放學。8:00上學,才是一個適合學生生活的時間節點,因為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充分的睡眠。為什麼規定小學家庭作業時間,不同年齡有不同的要求?為什麼初中生晚自習不超過9點,高中生不得超過10點,都是根據學生成長規律所制定的。這些規定執行得好不好,直接影響教育質量,因為教師不能只埋頭看分數。校長的領導力,主要看校長有沒有方向感。教育不能採用時間加汗水,要抬頭看方向,才能腳踏實地促發展。

腳踏實地,提升教育領導力

教育是國家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這是黨的十八大報告關於教育的基本觀點。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礎性工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國夢,那中國夢的基礎性工程就是建設教育強國。1985年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大會,1993年第二次全國教育工作大會,1999年第三次教育工作大會,不同時期有不同教育改革指導思想,都制定了路徑圖。國家層面頂層設計方向明確,目標具體,只有理解透了才能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對於校長來說,就是教育領導力的問題。

當然,教育的領導力也是關鍵問題。什麼是領導力,作為管理者,不僅自己有清晰的方向感,還要帶領全體教育管理者和教師對教育方針政策以及課改精神有清晰的認識。2009年,我任黃梅縣教育局長,2010年第四次全國教育工作大會制定了我國未來10年的教育行動綱要,作為教育局長如何貫徹?必須要有清醒的改革方向。這次會議有三個著力點:一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二是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三是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黃梅是一個教育大縣,優質教育的不均衡帶來學生負擔過重。這是一個必須解決的方向性問題,爭得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對全縣教育資源進行重新規劃和整合,改革的阻力和難度很大。方向明確了,就是教育的領導力問題。首先是培訓校長,黃梅縣教育局先後3次組織了192名校長外出培訓,其中有2次在上海培訓13天,重點是解放思想,認清教育改革方向;形成教育理念,並將教育理念上升到理想信念的高度。思想統一了,信念堅定了,改革也就流暢了。第一,配足配齊各學科教師,取消所有代課教師;第二配足所有中小學校功能室,硬件建設基本實現均衡化;第三對全縣學校重新進行佈局調整,其中縣城一次擴大了6所小學,滿足進程子女就學的需要;四是真正落實減輕學生負擔,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沒有心靈的壓力。在100萬人口的大縣中,通過3年的努力,實現了沒有大班額(中小學班額50人以內,幼兒園小班25人 、中班30人、大班35 人)、沒有重點班、沒有雙休日辦班補課、沒有擇校現象、沒有代課教師、沒有在職教師外出打工吃空餉等“七個沒有”。這“七個沒有”,是教育方向的大問題,也是教育改革的具體工作舉措。《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進行了專題報道,並獲得第三屆全國地方教育制度創新獎。

總而言之,教育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仰望星空是找對方向,腳踏實地需要提升領導力。教育方向是根本,認清教育方向,才能在時代的洪流中勇立潮頭;教育領導力是關鍵,提升教育領導力,才能腳踏實地有所作為。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作為優秀的校長,需要有清晰的方向感,需要腳踏實地幹實事,需要有教育的方法、策略和行動路線圖。

(作者系湖北省黃岡中學校長,,本文根據作者在第二屆教育名家30人論壇上演講錄音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