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驴在市场上的价格不低,一头毛驴价值上万元,为何农民不养驴呢?

AnitaSong


近些年来,毛驴的价格确实不算太低,但并不是代表着前几年的行情就非常好,如果行情一直好肯定有人养殖,那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养殖了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目前的行情。

毛驴目前状况

我们在九六年的时候大概有100多万头毛驴,而现在十几万头,市场现在50%的缺口率,每年需要的毛驴皮大概有400万张,而且我们国内并不是所有的毛驴都适合取阿胶,只有一些小型的毛驴,既然行情这么好,为什么都不养殖呢?


①前几年行情差:前几年行情很差,导致毛驴养殖不景气,以前的时候泌阳毛驴甲天下,现在你看看毕竟还有没有毛驴,都是当地的人“自身原因”导致的,不给后代留出路,回家之后,很多人都发现自己被宰了,因此“泌阳毛驴也出了名。”,行情不好,养殖的人就少,然后就导致能繁母畜数量下降。

②风险与技术:毛驴养殖几乎是不生病的,他的抵抗力非常好,但是就不代表每个人都可以养好,养毛驴是养,养好也是养,这中间的差距可谓是云泥之别,养毛驴同样风险的,很多人都掌握不了直线育肥技术,导致毛驴育肥周期长,投资的资金也比较多。

③信息封闭:为什么我将这一条也当做了其中的原因呢,关键是因为想养驴的找不到卖的,想卖的有时候找不到买的,信息没有公开化,基本上是闭塞的,前一段时间还看到我们的圈子内一家养驴场竟然毛驴滞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同时说明了信息的重要性。

④环保因素:环保因素这几年来查的是非常严格,尤其是对于养殖板块儿,还有就是化工这一板块,对这两个行业查的是非常严格,毛驴的养殖大规模一般都需要许可证,而且地方都不是特别欢迎,毕竟没有太多的税。

⑤进口因素:进口因素绝对是一个重大的因素,而且今年1月1日起,我们实行的新的进出口关税政策当中706项商品在内的其中包括了肉牛肉羊,家畜,水产,家禽等,关税大幅度降低或者全免,不得不说这是对我们国内的养殖业的大幅度的冲击。

目前来说,市场上的阿胶还真的没有几个,如果说真的大家能够相信吗?一张驴皮就能几千块钱,1斤驴皮起码有30元左右,大家算算它的价格也不会这么便宜,大多数都是用了马皮,而他们的效果正好是相反的。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毛驴在市场上的价格不低,一头毛驴价值上万元,为何农民不养驴呢?"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当前,育肥毛驴的市场平均价格在16元/斤,按照600斤的体重计算,一头驴的人市场售价高达9600元,将近上万元。从这点来看,毛驴的价值不菲,为什么农民养驴的积极性不高呢?原因主要如下:



养殖成本太高,风险大

在农村,村民养殖毛驴还是跟养殖牛一样,主要是用来役用,方便托点东西或者耕地。一般养殖也就1~3头,不多。而专门用于育肥,出售肉驴的很少。原因主要是养殖成本太高了。别看一头驴价值万元,可这万元的背后,可没少投入。一头肉驴养殖到600斤的体重,投入包括饲料费、药品防疫费、水电费以及驴舍建设投入等等,没有8000元根本搞不定。以8000元/头计算,养殖20头,就需要投入160000元。这个投入太大,意味着风险也很大,在农村很少有人有着经济实力。加上一句农村的俗语的影响,叫"家有千万,带毛不算",更是很少有人敢涉足。



养殖周期太长了

一头猪六个月就可以出栏了,而一头驴从出生到出栏至少需要1.5年的时间。养殖周期太长,对于养殖户来说,资金回笼不快,压力大。毕竟,养驴的投入大,各方面都需要花钱,没有周转的资金很难发展下去。所以,这也是影响村民养驴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实,在农村很少有人去专门养殖肉驴出售,就跟养牛一样。肉牛和肉驴市场价格都很高,而且相对稳定,市场需求量都很大,而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可以说在养殖业算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行业。这两个在农村都是因为投入太大,养殖周期太长,风险要高导致农民有想法却不敢付出实践。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有点意思的事儿


以前在很多的农村地区都有养驴的习惯,但是那种驴主要是作为家庭的重要劳动力来使用,和耕牛的作用差不多。但是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养驴,尽管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来计算的话,一头驴可以卖到上万元甚至更多。而且驴全身是宝,非常受到市场的欢迎,但是对于一般的养殖户来说却不愿意养驴,这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驴的养殖成本较高,周期较长,实际算下来并不划算。专业养驴的成本要综合考虑,首先是前期的投入,比如驴舍的建设,比如良优品种的引进。其次是各种饲料的用量大,成本高。要想让驴长得又快又好,必须搭配精致的饲料。再次是防疫治疗开支不小。规模化养殖家畜必须做好防疫工作。如果有驴生病的话,医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养驴的周期较长。一头驴从幼崽到出栏,至少要一年半到两年左右。有这个时间,养猪的话,可以养四五批了。养殖周期太长,对于农民的资金投入较大,占用时间长,周转回笼慢,很有可能导致资金链破裂,无以为继。所以说周期太长,成本开支较大,总体算下来并不太划算。

第二,驴肉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大家都知道驴肉虽然价格较高,但是并不是我国主要的肉食消费品种。我们国家主要是以猪肉甚至牛肉为主要的肉类,驴肉的食用相对较少,市场占有率更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几乎可以在全国的所有菜市场都能买到猪肉,但是你并不一定在所有的地方都能买到驴肉,甚至很多的菜市场都没有驴肉的销售。供需关系,决定了养殖规模,总体上的市场占有率低,需求少,导致农户养殖驴的规模相对较小,也不适合在大范围内的推广。

第三,驴的养殖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驴的养殖时间太长了,在这个养殖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很大的风险隐患。比如说市场价格的波动,比如说发生疫情,比如说资金链断裂等等。本来农民抵抗风险的能力相对就比较弱,如果时间过长,那养殖的风险就会成倍增加。这也让很多农民望而却步,不敢养殖肉驴。

所以说现在养驴的话,一般都是规模化的养殖场在运作,农民很少自己去小规模的养殖,因为养殖的成本太高,周期太长,而且风险太大,整个收益与支出不成正比,对于农民来说并不划算。


茶人老七


毛驴值钱并不意味着养毛驴一定会赚钱。

毛驴确实很有市场,浑身上下都是宝,除了驴肉,驴皮价格近些年来更是一路飙升,目前仅一张驴皮的价格至少两千元以上,而且永远供不应求,相当一部份需要靠进口来满足。

相对来说,毛驴比较容易饲养,对饲料的要求不高,耐粗饲,疫情风险也不大,销路也不愁,但农民不养,自然是有原因的。

养毛驴最大的限制在于毛驴的生长周期很长,而且繁殖力较低。一般猪养半年就可以出栏了,一头母猪一年可以提供近20头的商品肉猪出栏。肉鸡就更不用说,养殖周期只有一个多月。但驴的妊娠期就长达近一年,比牛的妊娠期还要长,驴体成熟的时间至少3年,母驴达到配种期需要3年,公驴可能需要4年。而一头母驴一般一生产驴不超过10头。

从配种到妊娠期,到驴驹出生,再到驴驹长成至少要三年的时间,生长周期长,资金周转率低,市场风险,养殖风险就会随之加大。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养驴的规模一般都很小,因为资金、场地等限制,而没有规模,就很难有盈利空间,加之近些年环保的压力,养驴其实并不赚钱,和其他畜禽品种相比并没有优势。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哦


畜牧大集网


首先,笔者得承认,你说的是没错,毛驴现在可谓是养殖市场的“明星”,不仅全身都是宝,而且价格也高,一头驴的价格要比普通的猪羊甚至一头牛的卖价还高。这背后,除了山东胶东某企业的功劳以外,河北省北部无数的小吃店也可谓是“功不可没”

可能就是因为这样,驴肉以及驴皮分别在餐饮以及医疗领域的火爆让很多农民朋友产生了“养驴很赚钱”的直觉,钟情三农直接告诉大家吧,这只是你们的错觉而已,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养驴绝对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且最终结果来看,想通过养驴来赚钱并没有的容易,甚至对于很多普通农民而言,养驴还存在很大的风险。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养驴周期太长,成本过高,风险较大。

在笔者小时候,村里还有过养驴的人家,不过随着农村机械化农具的逐渐普及,驴和牛一样,也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因为农村人都知道,养驴如果不能干农活的话,是很不划算的一件事。驴一年多才能生一胎,一胎只产一头小驴,而且一头小驴要想长成大概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如果进行驴肉养殖的话,周期太长。

如果真的是想从追求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养一头驴所带来的周期性回报远低于养猪甚至养羊,甚至要不如养鸡养鸭,所以,不管是对于在商言商的企业而言,还是本本分分的养殖小户来讲,养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驴肉养殖目前规模较小,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众所周知,虽然驴作为家畜在干农活的时候可谓是皮糙肉厚,但是从养殖角度来说,适合它生长的区域还是比较少,它并不能够像猪或者鸡鸭养殖一样能够形成全国统一的规模化养殖,现在我国的驴肉养殖至集中在华北以及华东地区,在华南各地以及东北,受到气候,温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养驴很难实现。

整体来说,驴肉现在确实抢手,驴皮现在真的很珍贵,一头驴的市场价格也很高,但是对于很多农民而言,养驴也真的不现实。


钟情三农


不是不想养,一个是养殖成安本太高,再一个牛肉价格太高,普通老百姓根本承受不起。


虽说驴肉好吃,可是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不一样,不能全都接受。我们这就爱吃猪肉,驴肉几乎看不见。驴肉在北方需求量很大,但是南方,并不是太受欢迎,这也就是人群已经很固定

再有就是驴的繁育时间太长,从怀孕到出生大概要2年多时间,才能长成。

这时间也太久了,从而产生的费用也很大,辛辛苦苦养了这么久,要是卖不上价格,更没有人愿意养了老百姓宁可养牛,养猪。起码见效快。稳定一点。



看不懂的风情


毛驴在市场上价格不低,为什么养殖毛驴的人不多

相信大家都知道某一品牌的补血颗粒或者补血膏非常出名,我们了解到大量的驴皮被收购用来制作补血膏,目前的情况是驴皮数量太少,以至于他们不得不从外面大量进口。也因为驴皮稀少,现在驴肉、驴皮的价格也是连年上涨。驴皮价格一张可以达到3000-5000元左右,驴肉也是十多块一斤。可以说,一头驴的价值是比较高的,那为何养殖的人比较少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种:

一是成本问题。都知道搞养殖,数量小没有任何优势,也是没有多大的收益,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的数量基础。达到一定的数量就牵扯到一个成本问题。至少你要有购买驴种的钱吧? 买一头驴要两千多元,这养二三十头就得五六万块苗种费,这还是小规模的,如果大规模的费用更大。后期还有场地、饲料费用。这不是一个小费用。

二是养殖周期问题。驴的养殖周期都是比较长的。比如一头驴要性成熟要一年到一年半时间,而母驴需要至少两岁半才能产仔,而且每胎一仔,怀孕到产出小驴又需要基本一年时间。也就是说一头公驴从仔驴到成驴至少需要一年多时间,母驴更是需要三年以上时间才能产出驴仔来,这对于养殖户来说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谁也无法预料行情会如何变化,这是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三是驴肉的消费群体不大。虽然说驴皮有人要,但是驴肉吃的人并不多,即便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说法,但是拒清水塘了解,吃驴肉的人真的不多。以前在山东时候驴肉也大多用来做驴肉火烧了。驴肉消费群体不大,这也应该是制约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的一个因素。

整体来说,大量养殖毛驴的养殖成本较大、毛驴的养殖周期过长 、不确定行情因素以及毛驴自身的繁殖量小而且慢等一系列问题都让毛驴的养殖的人比较少。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交流。


洞庭清水塘


十六一斤是整个毛驴的价格!驴肉没有三十五买不到真驴肉!三十五以下的驴肉可能是骡子肉或者马肉,还有老母猪肉冒充的!养驴周期是长的,但是驴吃的是草!而且毛驴没有传染病!所以养驴还是不错的!


开运眉185


我是农民,我来说说。

1 小偷太厉害,偷牛的把养牛的打骨折。偷羊的大白天把羊扔车上就走,养羊的在旁边干巴巴的看着。养了几年的驴丢了,连个响声都没有。都给人家忙活了。

2 前两年村里领导奉上级命令拆猪圈、羊圈、牲口棚。说影响美丽乡村。

3 风险高,成本高,利润低。

4 大多数年轻人都打工去了,老人哪有这么多精力。


对空当歌


毛驴价格高,但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养,也不是什么地方价格都贵。养毛驴受气候条件影响,北方天气冷,毛驴耐寒不耐热,所以北方比较适合养毛驴。相反,南方天气热,不适合毛驴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