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板这么抱怨,老板不仅没生气,还主动认错

小李最近在公司因为一个项目已经连续加班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每天平均只睡了五个小时。

好不容易终于把这个项目顺利完成,他准备第二天向老板请假,给自己休息两天。

等到第二天早上他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刚说完想休假的请求,老板似乎没有听到一样,拿出了一摞资料,看着小李,面带难色地说道:“小李,这个项目比较急,你就再辛苦一段时间,等回头这个忙完了就批准你休假。”

小李抿了抿嘴,把想说的话又给咽了回去,拿起资料又继续回去加班了。

这样又过了半个月,这个新的项目也终于接近尾声了,这时候老板看到他的进度,就问了句:“你这个项目是不是快完成了?一会来一下办公室。”

小李一听,知道老板又要安排工作了,便想好了说辞。一进办公室,小李在听到老板又一次安排了工作之后,就向他抱怨起来。

“老板,这段时间我已经连续加班一个多月了,每天只睡五个小时,现在我身心疲惫,睡觉太少,都有点神经衰弱了,急需休息。可现在你这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的安排过来,每次都是安排给我,我表示很不理解,也有点憋屈。”

在小李的这一番诉苦和抱怨后,老板意识到似乎这样有点过分了,顿了顿,便收回了工作安排。

第二天,在小李提交请假单的时候老板不仅爽快地签字,还对这段时间的任务安排表示道歉。

向老板抱怨,老板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向他道歉,这真是少有。

试想,如果小李这么说:“老板,你这安排任务太不公平了,我这都连续加班一个多月了,睡眠严重不足,你还一直把活压给我。”

听完这个,我想即使老板当面不发火,也会对小李这番抢白表示不满。

小李的抱怨之所以没有召开老板不满,是因为他用了xyz表达法。


向老板这么抱怨,老板不仅没生气,还主动认错


《管理技能开发》中戈登描述了一个帮你有效阐述你的问题的有用模型:

“我有一个问题,当你做X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Z。”

第一,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X)。

这有助于你在急于给出反馈时避免给出一种评价性的或者泛泛的回答的倾向。

第二,列出这些行为详细的、可见的后果(Y)。

简单明白地告诉对方,其行为给你带来的问题,通常是使他们发生改变的有效刺激。

第三,描述你对问题结果的感受(Z)。

重要的是不仅要使对方了解哪些行为妨碍了你,而且要解释它如何通过带给你挫折、愤怒或不安全等感受来影响你。解释这些感受在怎样干扰你的工作。


向老板这么抱怨,老板不仅没生气,还主动认错


这也就是 “行为+结果+感受” 的XYZ表达法,这里不一定非得按照这个顺序表达,可以根据需要排列。

比如:“你今天考试作弊(行为),让老师和父母都会对你产生不诚信的印象,也会影响你最终的考试分数和操行分(结果),这让我们很失望。(感受)”

又或者

“你这样把一份有各种错误的报告交给我(行为),我很不满意(感受),这大大增加了我的工作负担,我还得多花一倍时间去查错误。(结果)”


向老板这么抱怨,老板不仅没生气,还主动认错


注意:

1、X和Y要以事实为出发。

如“你做的一塌糊涂,对工作业绩影响很大。”这就不是客观事实。

2、Z是真实感受,而不是一种情绪的发泄。

如“你怎么做的这么差”“你真是气死我了”“你也太偏心了吧”这些说法都只是内心不满情绪的发泄,并不能有效表达感受。

3、不要画蛇添足。由于抱怨时候多少心里都会有不满情绪,为此不要在把说完后再多补充一句。

如“你这样做真的让我很失望。你总是这么不负责任。”这最后一句指责的话就完全没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