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玉米种的少价格为什么没有去年的价格高?

释寂喜18303624004


对于国家为了发展大豆振兴计划,毕竟我国的大豆90%号进口,成为了我国一个瓶颈的种植产业。国家为了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于是在2017年取消了镰刀湾玉米种植基地,2018年又取消了云贵地区的玉米种植基地,进而减少了玉米的种植面积,至少去年减少玉米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



去年,北方地区又出现了严重的干旱,特别是对于东北地区,春天出现了春旱,耽误了玉米的种植,夏天又出现了夏旱,最后又出现了狂风暴雨的天气,本应该是玉米减产的年份,玉米生产总量应该少于往年,然而2019年的玉米价格却低于2018年的价格,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2017年的玉米价格比较高,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就达到了1.1元每斤,东北地区的玉米价格也达到了一元一斤的行情,这使得种植户对种植的玉米实行了抗旱浇灌,悉心管理玉米,即便是出现了自然灾害,或者是面积减少的更原因,但玉米没有减产,而且出现了增收的现象。可农民却是丰收不增收,没有换到更多的钱。

其次,从去年5月份开始,中储粮大量拍卖临储玉米,因为一些临促玉米已经到了储存的时间,一般是2014年、2015年的玉米,如果再继续储存将会出现质量变差。所以开始进行了临储玉米的拍卖,拍卖量为1.8亿吨,结果2018年开拍成交量为1.1亿吨,使得玉米市场出现了饱和的现象,玉米出现了供过于求在市场行情,造成了玉米价格不断的下跌。毕竟去年玉米的消费量在2.5亿吨左右,拍卖出去的玉米几乎占了消费量的50%,加上所生产的新玉米的出售,市场出现玉米过剩是正常的行情。即便是现在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还继续加工去年拍卖所得的玉米的量。



第三,现在还有7900万吨临储玉米即将拍卖,这给市场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今年拍卖的玉米量占总消费量2.64亿吨的41%,而且去年的玉米又出现了增收的现象,至少也达到了2.3亿吨的生产总量。都可以看出市场上玉米出现了供过于求,玉米价格不跌才怪呢。

第四,中美贸易关系的缓和导致了玉米的进口计划开始启动,今年配比720万吨玉米。目前美国30万吨玉米即将愿望我国港口,乌克兰100万吨的玉米也是蠢蠢欲动,即将到港。这样的利空的消息,打压玉米的价格属于正常的市场行情。

第五,由于非洲猪瘟病的原因,导致了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大幅度的缩小,至少目前生猪养殖规模比去年同期减少20%左右,对于农村的散养户的减少的幅度更大,达到了40%~50%,这使得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材料的用量大幅度的减少,相应的增加了玉米市场上的存量。



总之,对于去年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了玉米的产量,似乎理论上也是减少了,但总量来说还是减少不是太多。但最终影响玉米价格今年比较低的主要原因就是,临储玉米1.8亿吨的拍卖充斥了玉米的市场,是在玉米价格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造成了市场上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毕竟根据经济学的规律而言,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跌;市场出现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这就是市场规律。当然近期还有一些进口玉米的利空消息,也打压了近期玉米价格的上涨行情。


宗元


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来决定的,而商品的价格则是由很多因素来影响的例如偶然性因素,季节性因素,货币性因素等。这些因素主要是影响着供需关系,也就是说供需关系影响着它的价格。并不是说玉米种的少了价格就一定会高,首先,他有可能需求的少了,在一个有可能进口的多了。

玉米价格

在年前的时候,东三省玉米的价格有的不足0.7元/斤,关键是很多地方还没有人收购。自从过了年之后三月份左右才有稍微上涨的趋势,而且前一段时间也有了,12万吨左右玉米拍卖玉米的价格才稍稍的上涨。虽然种植的玉米少了,但是我们的需求也少了,另外还有不断的进口因素。我们国内65%的玉米都用作了饲料,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2018年玉米的总产量是2.573亿吨,和2017年相比下降了0.7%左右,主要是因为河北地区,东三省地区种植的玉米面积减少,相应的其他地区种植的大豆面积增加。而我们去年仅仅消耗了2.34亿吨的玉米。还剩下3000多万吨的玉米。这就说明了供大于求。



1.饲料企业影响:国内的玉米60%都是用作了饲料,剩下的是用做了深加工,食用等。大家也可以看出去年的饲料企业的境地,很多饲料企业纷纷裁员,大部分都买不下去。这基本上都是由于非洲猪瘟引起的,估计全国生猪的扑杀量就有70万头。想想这事能消耗多少玉米。

2.玉米不断进口:不断进口乌克兰等地的玉米,每年大概有两百多万吨左右,前一段时间还有30多万吨玉米进港,你说那边不断的拍卖,这边不断地进口玉米的价格怎么可能上涨。



如果说什么因素影响国内的玉米价格。主要是看我们国内的畜牧产业,如果说畜牧产业不景气农业也不要想多景气,毕竟畜牧业和农业是真的息息相关不分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