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布亚乡的“古丽们”制衣忙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脱贫致富最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洛浦县积极探索创建“卫星工厂”扶贫模式,利用卫星工厂分散建厂、招工灵活的优势,把生产车间建到乡村,以车间为培训基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搭建学习技术、就近就业的平台,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


【脱贫攻坚进行时】布亚乡的“古丽们”制衣忙


卫星工厂车间里员工正在认真地缝制迷彩服

4月3日,在洛浦县布亚乡阿亚格苏勒瓦村卫星工厂车间里,90余名工人正在忙着剪裁、流水缝制、熨烫包装……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紧张有序地操作着,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脱贫攻坚进行时】布亚乡的“古丽们”制衣忙


图尔荪古丽·努尔麦麦提对员工进行缝制技巧指导

“你这里缝制的针脚太大,赶紧把机子重新调一下,大家都边干边检查着,一定按标准的要求操作!”车间生产区管理员图尔荪古丽·努尔麦麦提,一边指挥调度着工序进度,一边来回查看员工缝制质量。“只有保证好做工质量,我们才会有持续的订单。”图尔荪古丽是厂里最早的员工,从新手到熟练工,再到管理者,她已经深刻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脱贫攻坚进行时】布亚乡的“古丽们”制衣忙


工人古丽巴哈尔·艾则孜是工厂附近塔木其拉村村民,以前学过缝纫,去年年初到卫星工厂务工后,很快就成了生产能手和骨干。“因为要照顾家,所以不能外出务工,但仅靠种地收入太少。现在在这里上班,也能照顾家里,每个月还能领2000多元的工资。我要更加努力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腼腆的古丽巴哈尔满怀希望地说。

【脱贫攻坚进行时】布亚乡的“古丽们”制衣忙


员工正在整理销往内地的迷彩服

据了解,此卫星工厂是洛浦县艾尔肯商贸有限公司在该村建立的卫星工厂之一,厂里的员工均是周边的村民。截止目前,洛浦县布亚乡已有此类服装加工卫星工厂5家,已带动了439人就近就业,其中134人是贫困户。工厂日生产服装量可达400套,工厂实行订单式生产,现已接订单50万套,产品均销往内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