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高台,不知多少人知道?不知多少人到过?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高台,曾发生过一次最残酷、最激烈、最悲壮的战斗,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红五军几乎全军覆没,包括军长董振堂在内,大多壮烈牺牲。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董振堂是河北名将,每当到华北烈士陵园,我都要到最北面东西两个烈士纪念亭祭奠他们。一个就是董振堂,新河李家庄人;另一个是赵博生,黄骅慈庄人,两个人早年都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都担任二十六路军领导,都一起率部起义,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1931年春,蒋介石下令调二十六路军南下江西进攻红军,企图让这支杂牌军与红军相互拼杀渔翁得利。第三次"围剿"失败后,二十六路军移到被红色区域包围的宁都县城。时隔不久,9·18事变,东北沦陷,二十六路军广大官兵再也没有心思"围剿"红军,纷纷要求北上抗日,遭到了蒋介石的斥责和阻拦。董振堂、赵博生二位将领在困守宁都的几个月中,面对红军的宣传和革命行动,看到了中国之希望,就在这年12月14日,毅然决然率部举行了宁都起义,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赵博生1933年在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在江西瑞金叶坪革命旧址,至今还有为纪念赵博生所建的"博生堡",匾额系朱德总司令所题。我曾到瑞金叶坪瞻仰过、拜谒过,特意献上一束鲜花。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董振堂呢?曾任红五军团长,可以说,与红一军团长林彪,红三军团长彭德怀齐名,当时苏区军民就有赞语:"一军团的冲锋,三军团的包抄,五军团的马刀",足可以证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红五军团一直担任后卫,多次完成了阻击国民党军的任务,为保障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了赫赫的战功,红五军团因此荣膺"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四川懋功会合后,决定分左、右两路军行动,红五军团改叫红五军,随红军总司令部左路军行动,等到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会师后,红五军又随西路军行动。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是一场悲剧,自从西渡黄河就显现端倪。西路军一路拼杀,披坚执锐,喋血奋战,非常顽强,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篇章,但终因兵力悬殊,粮绝弹尽,兵败河西走廊。总指挥徐向前孤身一人回到延安,毛主席安慰他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只有李先念带领400多人到达星星峡,被陈云、滕代远接到迪化,即现在的乌鲁木齐,对外称新兵营,这个地方我也去过,使新疆成为党培养和训练特种军事技术干部的基地。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最惨烈的就是血战高台。1937年1月1日,红五军攻占高台,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12日,马家军以超出八倍之敌包围高台,频频猛攻。红五军血战九天八夜,终因收编的部分民团叛变,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而失守。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关于董振堂之死,也有多种说法,一种是董振堂在东门以北的城墙上准备突围时,不幸胸部中弹,摔下城墙壮烈牺牲。一种是董振堂突围跳下城墙时,摔断了腿,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以身殉职。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我到高台烈士陵园听到的更为惨烈,董振堂牺牲后,敌人把他的头割掉,多次到高台、西宁示众。在纪念馆,我看到了那张被割下头颅的照片,十分震怒、悲痛、凝恨,马家军太残酷了,太惨无人道了,董振堂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还落得个身首异处,头颅照片流传至今,每个看过的人都难以抑制、难以平静、难以忘却。革命多么来之不易,至今,董振堂遗体也未找到,高台烈士陵园只有一座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阵亡烈士公墓,大大的,圆圆的,他将永远与他的战友们在一起。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噩耗传到延安,广大红军无不为之悲痛,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参加了董振堂追悼会。毛主席深情地说,"他是一个好同志,是一个坚决革命的同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1962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叶剑英元帅赋诗怀念,"英雄战死错路上,令我深怀董振堂。猿鹤沙虫经世换,高台为你着荣光。"1979年8月,时任兰州军区政委、曾任红五军团第十五师政委的肖华上将,来到高台悼念董振堂及西路军牺牲的烈士,不禁涕泪沾襟,写到:"肃立高台悼忠魂,犹闻宁都号炮声。击案愤起千城将,振国英雄拭雱锋。"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院长魏传统曾是西路军一员,1986年重返河西走廊,8月在高台烈士陵园写下了《董振堂杨克明同志千古》的诗:"昔日讲学设高台,未料城崩动地哀。董杨血战抛头颅,此来含情尤缅怀。"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1988年,红军作家、原南京军区炮兵顾问陈靖来到高台,面对董振堂烈士被割下头颅的照片,感慨万端,写到:"正确使命正确路,英雄军队英雄城。高台城头当高瞻,荣光首属红五军。"一篇篇诗文,一条条挽幛,寄托着多少人民的哀思、怀念。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以前都说是执行了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一度成为党史、军史研究的"禁区"。二十世纪80年代,经陈云、李先念等领导干预,"禁区"终于打破,逐渐澄清了历史的真相。西路军执行的任务不仅是中央和中革军委直接遥控指挥,而且是经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同意的一次军事战略行动——占领宁夏和甘西,打通与苏联的联系。西路军虽然失败了,但在战略上却起到了策应河东红军与友军的作用,对争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现在,高台烈士陵园已改叫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高耸的纪念碑是李先念的题词:"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纪念馆内徐向前元帅敬挽更为情深真挚,像是喃喃之语:"振堂、海松、厚发、启华、义斋及西路军牺牲的诸烈士们,你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英雄气概是我军无上的光荣。"徐向前元帅至死都无法忘怀西路军的将士,留下遗嘱,将骨灰撒在河西走廊。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伟哉,西路军,大漠雪山,留下了将士们铿锵的足迹;壮哉,西路军,硝烟热血,铸就了先烈们巍峨的塑像;悲哉,西路军,震古烁今,英名不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

历史不能忘记,人民不能忘记,一路走来,站在这里,我心潮澎湃,不由写诗抒怀:"血战高台悲壮多,全军覆没泣山河。牺牲难写英雄史,天幕昭然唱挽歌。"记住吧!西路军,记住吧!董振堂,还是董振堂纪念亭挽联说得好,"宁都豪气千秋在,高台雄风万古传"。默哀垂首悼念!

九口2019-4-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