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以及惊恐发作,如何应对?

“惊恐发作”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到的急性发作焦虑症,超过10%的成年人会出现惊恐发作。其中,女性是男性的2~3倍。

焦虑症以及惊恐发作,如何应对?

惊恐发作通常没有明显原因或没有特殊情境,有的人还会在某些特殊情境,如拥挤的人群、商店、地铁中发作。

惊恐发作起病急、持续时间短,伴随着强烈的焦虑障碍。惊恐发作的人常常还会伴随有躯体症状,如突然感到强烈不适、胸闷、心悸、出汗、肠胃不适、颤抖、手足发麻等等现象。

心理上则可能会体验到濒死感、发疯感或是失控制感。

惊恐发作通常会持续 15 分钟左右,一般在10 分钟内达到高峰,随后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逐渐消失。

焦虑症以及惊恐发作,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日常焦虑

对于一般的日常焦虑,减轻这种焦虑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看待压力源的方式——不把压力源当初是威胁。

焦虑症以及惊恐发作,如何应对?

当人们主观地把自己设置在危害的情境中时,人们的身体就会依照着大脑中的主观危害情境调控出“战或逃”(fight or flight)的反应。如心跳呼吸变快、收縮血管、血壓升高等等生理反应,沮丧、恐惧、紧张、忧郁的压力反应随之出现。

而一旦我们将某些事物看成是危险、威胁,我们的身体就会立马产生与威胁搏斗或是躲避的原始第一反应。对于生活在丛林,时常要面对各种野兽的人类祖先来说,“战或逃”是必须的。然而,这些原始反应对于现代社会中如考试、完成工作任务、处理家庭矛盾这类的压力都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所以,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把这类压力源看成是采野果子、缝制皮裙这类祖先们按部就班就能完成的事项,那么我们现代人本能中的焦虑也就不会被不必要地激发了。

按部就班更具体的操作,假设你手头上有很多项目要完成。在你焦头烂额时,你的血液就都流向了四肢,而这你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把目标分成切实可行的小步骤并写下来,把遥远的大目标留在本子上,脑子里只留下能马上执行的小步骤。

这样一来,通过这种方式赢来的思维空间就能用于完成小步骤。在一步一个脚印中,你的大目标自然也就能完成了。

焦虑症以及惊恐发作,如何应对?

缓解焦虑的2个具体操作

(1)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显示,进行冥想练习可以有效地改善焦虑、精神疾病以及慢性肠炎等慢性炎症。

其中,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研究人员就发现,持续的冥想练习能使大脑中负责记忆及情绪调控、自省、同情的大脑皮层灰质(神经细胞体)密度增加,令大脑中产生压力的扁桃体灰质密度减小。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在进行了 8 周的冥想训练后,参加者的压力变小且知觉能力提高了。这是因为密集的冥想练习可以通过迅速降低人体内促炎性因子基因 RIPK2 和 COX2 的表达,降低压力和焦虑导致的皮质醇分泌,进而帮助人们摆脱焦虑对身体的伤害。

不同于在健身房进行器械训练,冥想的方法并没有人们所想的那么复杂,相反还很简单。冥想无需特殊的服装、地点。

练习开始前只需找个舒服的姿势、地方坐下,正式开始冥想时,只需把注意力集中在缓慢的呼吸上,任由大脑里的各种念头来去而不做刻意的评判或抑制即可。

每天进行约 1 小时的冥想就能起到有效缓解焦虑的作用。

(2)规律的进行有氧耐力运动也能非常有效地缓解焦虑。

这是因为在这类运动中,大脑会释放神经营养因子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减低焦虑、抑郁、中风、老年痴呆症状。

而运动中肌肉细胞释放的鸢(yuan)尾素不仅能促进脂肪分解,还可以进入到大脑中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尽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长期处于焦虑或事“战斗或者逃跑反应”中,但我们并不会真正地举起拳头战斗或是抱头飞奔逃命。

焦虑时,经常进行有氧运动量可以令身体执行类似于战斗或者逃跑的反应,从而释放了身体四肢肌肉积蓄已久的能量。这个运动的过程就相当于告诉我们的大脑“身体已经战斗或者逃跑了,威胁不存在了”,大脑就会因此得到放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