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子彈為什麼還要拼白刃戰?日軍此舉有深意

經常關注抗戰劇的人就會發現,戰場上打到最後,當日軍撕開防禦和守軍近距離相對的時候,日軍總會退掉子彈和守軍開始拼白刃戰,

每次看完我都一臉的疑惑:小日本有這麼好心,不用槍用刀來做公平對決嗎?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武士道精神?

明明有子彈為什麼還要拼白刃戰?日軍此舉有深意


說日軍崇尚武士道精神確實不錯,但日軍不用槍用刀的本意不像我們想象的那般善良,相反,他們用刀是能更快的解決對手。

在影視劇裡,因為主角光環的存在,白刃戰中大多數是以中國人的勝利為結局,但在實際的歷史上,中國軍隊“拼刺刀”是很難拼過日軍的。

明明有子彈為什麼還要拼白刃戰?日軍此舉有深意


在現有的戰史記錄和老兵的回憶錄裡我們不難發現,日軍在和中國軍人拼刺刀的時候優勢非常明顯,經常是一個頂幾個,也就是說,單拼刺刀,中國軍人付出的生命比日軍付出的生命要多上好幾倍。國民黨軍人是最不善拼刺刀的,因為他們比較依賴於新式武器的發揮,因此疏於“刺殺”的練習;而武器裝備落後的八路軍在“刺殺”方面的訓練要大大多於國民黨,不過就算如此,碰上日軍拼“刺刀”,八路軍依舊不敵。

明明有子彈為什麼還要拼白刃戰?日軍此舉有深意


以百團大戰為例,雙方“拼刺刀”的戰爭中,1個日本士兵至少需要3個八路軍戰士才能對付,當時作為晉察冀軍區最精銳的冀西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總結教訓時專門講到“白刃戰”,指出日軍“體力好、技術好”,八路軍“損失甚大”。

明明有子彈為什麼還要拼白刃戰?日軍此舉有深意


那開頭的問題又來了,日軍為什麼不直接開槍呢?拼“刺刀”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有三。

一是日軍的槍容易走火。日軍在當年的主要武器就是我們熟知的“三八大蓋”,所謂“三八大蓋”,是指在昭和三十八年所設計生產的步槍,該步槍精心度高,射程遠,威力十分強大,但同時此槍有一個很大的弱點,就是容易走火,在高度緊張和高強度的戰爭過程中,近距離射擊不僅容易偏離自己的目標,而且讓自己的身體很容易就暴露在對方的攻擊範圍內,因此為了安全,日軍在近距離戰役的時候一般都會退出子彈。

明明有子彈為什麼還要拼白刃戰?日軍此舉有深意


二是此槍威力過於大。據說當此槍向目標射擊後,子彈幾乎不會留在目標的身體裡面,而是會直接穿透人的身體,造成二次攻擊。因此,抗戰時期一顆子彈擊斃2個甚至3個目標都是可能的事情,日軍正是考慮到“拼刺刀”的時候,自己人和對方混在一塊,如果貿然用槍,很大概率會讓這顆子彈射進自己人的身體裡。為了不造成誤傷,退掉子彈“拼刺刀”才最保險。

明明有子彈為什麼還要拼白刃戰?日軍此舉有深意


三是此槍槍身過長。如果遠距離的接駁戰役,此槍的長槍身就相當於一個定位的瞄準器,但在短距離的戰役中,日軍要做到“瞻前顧後”就比較難,因為槍身掉頭過程相對複雜,等到瞄準就更加困難了,同時,此槍退掉子彈後接上刺刀幾乎不需要貼身就可以擊中對方,因此,在實際的訓練和作戰中,日軍裝上刺刀更加有戰鬥力。

不過,“拼刺刀”只專屬於日軍侵華的戰場上,因為他們很清楚中國軍人的武器有多落後;而在面對俄軍和美軍,因為知道對方的武器裝備精良,即便是在短距離戰役中,日軍也會選擇開槍而不是“拼刺刀”,由此可見,日軍的作戰方針和計劃是多麼周密,狼子野心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