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存100萬,如果銀行倒閉,超過50萬部分是不是拿不回來?

雖然目前我國存款保險條例只保護50萬之內的存款,但其實超過50萬的存款也是比較安全的。

可能有些朋友會擔心,既然存款保險條例的最高保額是50萬,那是不是意味著超過50萬的存款就沒有任何保險的呢?其實我們不能簡單從這個50萬保險額度去理解存款到底安不安全,而是應該從銀行的風險管理角度去理解存款到底安不安全。

銀行存款的安全最主要的不是靠50萬存款保險額度,而是靠銀行的風險控制措施。 從目前我國銀行的發展情況來看,其實超過50萬的存款也是很安全的,這種安全保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銀行存100萬,如果銀行倒閉,超過50萬部分是不是拿不回來?


第1個安全保障,嚴格的監管。

銀行業作為跟錢打交道的行業,所以監管要比其他行業嚴很多,每一個銀行機構的設立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查。而且銀行業在日常經營當中也會面臨銀保監會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管和管理,這種監管措施總結來就是MPA考核。

MPA考核又稱為宏觀審慎評估體系,這個考核體系包括七個方面,分別是資本和槓桿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產質量、跨境融資風險和信貸政策執行7大類16項指標。每一大類滿分為100分,優秀線為90分、及格線為60分,如果某一機構七大指標均為優秀,則可歸類為A檔機構,執行最優檔激勵;B檔則為除A檔、C檔以外的機構,執行正常檔激勵。

目前MPA考核體系是約束銀行最核心的機制,各家銀行都很怕被評為c檔。C檔則是當某一機構資本和槓桿情況、定價行為中任意一項不達標,或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資產質量、外債風險、信貸政策執行中任意兩項及以上不達標的機構,此類機構將給予適當的約束,這種約束包括降低在央行存款準備金利率,提高存款保險費率,暫停MLF、公開市場操作等業務資格等等,這裡面任何一項處罰對銀行來說都會產生巨大的損失。

所以面對嚴格的監管銀行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都不敢有太過違規的操作,也正是因為這種監管確保了銀行運行的穩定和安全,不至於出現大漲大落損害用戶的存款安全。

在銀行存100萬,如果銀行倒閉,超過50萬部分是不是拿不回來?


第2個安全保障,嚴格的資金流向控制。

銀行不是普通的企業,而是跟錢打交道的特殊機構,所以目前我國對於存款的用途和流向要求都非常嚴,正常情況下,銀行吸收的存款主要有幾個用途,一個是用於支付用戶正常交易往來的準備金,二個是提交到央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這部分錢大概佔比12%的15%之間,具體看銀行的性質)以及超額準備金,三個是用於發放貸款,4個是用於投資(但投資有嚴格的限制不能把錢投資在那些風險高的項目上),5個是同業存款。

在銀行存100萬,如果銀行倒閉,超過50萬部分是不是拿不回來?


也正因為銀行的資金流向有嚴格的監管,所以銀行的資金用途是非常規範的,不會像其他平臺那樣隨便使用資金,這在很大程度上就確保了資金的安全。

第3個安全保障,銀行的資產兜底。

正常情況下,只要銀行不破產,那不論是50萬以內的存款還是超過50萬的存款,客戶都可以正常拿回,只要銀行正常開門經營客戶隨時可以拿回這筆存款。

所以50萬存款保險額度實際上是適用於銀行破產這種特殊情況。也就是說萬一銀行哪天破產了,客戶50萬之內的存款會無條件的可以拿回。因此很多朋友都擔心,萬一銀行哪天破產了,那超過50萬的存款是不是就拿不回來了?

事實上事情並非這麼簡單,首先如果銀行出現經營不善,可能面臨破產情況的時候首先會考慮的是進行重組或者收購,那用戶的存款就會由接手的其他金融機構進行賠付。

就算銀行真的破產了,那個人用戶超過50萬的存款也沒有太大的風險,因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銀行有大量的資產兜底。

銀行業是監管非常嚴的一個行業,一旦銀行不良資產達到一定的比例之後,監管部門肯定會讓銀行停業整頓,以免資產損失進一步擴大,如果有必要進行破產重組,那監管部門也會按照正常的程序對銀行資產進行拍賣。

而根據目前各大銀行的不良資產率來看,大部分銀行的不良資產率都控制在3%以內,也就是說大部分銀行的資產都足以覆蓋97%以上的存款。 而且在銀行破產清算之後,資產拍賣所得的錢用於支付員工工資以及清算費用之後,剩下的錢會優先用於支付個人用戶的存款。

而根據銀行的不良資產率來看,拍賣資產所得+存款準備金+經營流動現金+存款保費完全是可以覆蓋所有個人用戶的存款,不論是50萬以內還是50萬以上,基本上都可以覆蓋掉。

只不過對於企業存款來說可能處理難度會大一些,因為企業存款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處理方式,正常情況下,就算銀行破產了,企業也不可能一下拿回這部分錢,而是要等到銀行清算完所有的資產之後才進行償還,如果銀行清算資產所得不足以償還企業存款,那企業只能承擔部分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