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集》新书发布座谈会在京召开 三位诗坛泰斗亲临现场

2019-04-08 19:3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郑文

《三贤集》新书发布座谈会在京召开 三位诗坛泰斗亲临现场

“暮春花落点清筵,颇似山阴集众贤。诗有真情容放逸,酣歌少长俱忘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94岁的刘征先生在新书《三贤集》发布座谈会上,以即兴吟诵的一首诗表达他对新书出版的喜悦之情。认真解释完诗的含义,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顽童”笑称:“我是最老的老头子,所以大家介绍老把我放在第一,其实我不是什么第一,我就是岁数大点,又是好事,又是很伤心的事。”说罢,大家都乐了。

《三贤集》新书发布座谈会在京召开 三位诗坛泰斗亲临现场

当天,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版权协会“远集坊”共同主办的新书《三贤集》发布座谈会在国家版权创新基地四楼远集坊举行。《三贤集》主要作者,94岁的刘征先生、89岁的沈鹏先生、86岁的周笃文先生如约现身,让现场不少嘉宾颇为激动。正如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在致辞中所说,《三贤集》的出版、三位作者亲临新书发布会,是文坛、诗坛的一大盛事。

据山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胡长青介绍,“三贤”——刘征、沈鹏、周笃文是当今我国诗词领域德高望重的大家,《三贤集》分别精选他们每位的诗词代表作120余首,又在“三贤”提名的十位中青年作者中,每人选出诗词十首,结集出版,这是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做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刘征先生是中国语文教育的重要专家,也是当今诗坛的泰山北斗,诗词创作七十余载,曾与臧克家、程光锐为“诗坛三友”而扬名海内外,后担任《中华诗词》杂志主编和中华诗词学会名誉名长,荣获中华诗词创作终身成就奖。他的诗词入古出新,思虑通审,刚柔相济,想象奇特,语言纵横开阖而风云变幻,意象瑰玮多奇而真力弥满。

沈鹏先生曾任中国书协主席,是当今书法界的泰斗,也是诗词创作的经纶妙手。其作品长于立意,善于巧思营构,语言温润而立意坚挺,意象丰赡而境界深隽,得曲中取直,绵里藏针的独特风韵。

周笃文先生是中华诗词学会创始人之一,也是赫赫有名的词学专家,而他与夏承焘、张伯驹等一大批前辈元老密切交往,更是当今诗坛几乎硕果仅存的道统传承人。他的诗词清新瑰丽而变化多端,情意飘渺而风流倜傥,一派名士气象。

在刘征先生看来,诗词人要集中全力创作出精品,青年人是诗词发展的希望。他认为,今后五十年乃至一百年,中国诗词一定会有大发展,一定会出现震古烁今的大作品。他在谈到自己的诗词学习和创作经验时强调,要向古代大家学习,诗词发展要走到诗坛中央,还必须下决心、认真修炼学习。

沈鹏先生回顾了自己的诗歌创作经历,指出时代风气需要文人的关注与引导。他说,诗歌最能表达文人情怀与理想,所以有时候他是“情不自已,不吐不快”。他强调诗词必须言之有物、表达内容;诗词创作者要多点好奇心、多点创造力、多点独立人格,他以三岁小孩虽不会写字,但常常发出人生之问和宇宙之问的大问题做举例,指出成年人要有赤子之心,人不免老去,但务必保持一颗青春的心。他还指出,作诗要力避肤浅、要有想象,同时要反映客观生活、有感而发。

周笃文先生深情回顾了向张伯驹、夏承焘等前辈拜师学习和交往的过程,感恩前辈提携的同时,他总结认为,好诗既要一听就懂、一读就记得、自然入情;又要打开眼界、洞悟世事。他以长期的诗坛交际与情谊,谈到他对当下诗词振兴与繁荣的愿望,并特别提到对青年才俊的赞赏和期待,表示自己将继续为诗词事业的繁荣抛砖添瓦、作出贡献。

《三贤集》新书发布座谈会在京召开 三位诗坛泰斗亲临现场

在嘉宾交流环节,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李克穆为《三贤集》出版及此次雅集座谈赋诗道:“文脉流长意气同,襟怀宽放挚情浓。笔耕不辍霞光起,华夏诗坛不老松。”他表示,《三贤集》出版是对我国诗词事业的重要贡献,三位诗坛巨匠各有特点,但在作品中体现出了共同特点即风骨。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三贤”是当代中华诗词三位重要的代表,他们不仅成就卓著,影响巨大,而且都是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优秀文人代表。他们的创作入古出新,境界超迈,且实践着乐有情、利民生、振风雅的高尚文人理想,是当代诗词领域值得共同关注和研究、学习的典范。在弘扬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三贤集》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尤其对激活传统诗词生命力,推动当代诗词创作水平的提高就像时雨春风,润泽无限。不少与会者即兴赋诗,赞颂三贤,抒志咏怀,气氛热烈而文雅。

《三贤集》编者黄君在作总结发言时表示,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当代诗词恰逢民族复兴的历史大潮,我们理应有所担当,有所作为。“三贤”作为当代诗词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天资、情性、识见、功夫等方面,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翘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天,耄耋高寿的“三贤”同聚雅集,这是当代中国文坛的祥瑞景象。今天的聚会,对我们继续努力,砥砺前行,是莫大的精神鞭策和鼓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