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握手相交的两汽车大咖退出汽车舞台:两种告别,两种命运


曾握手相交的两汽车大咖退出汽车舞台:两种告别,两种命运

祁玉民哐铛一声,在中外合资汽车股比打了一枪之后,退休了。

怎么说呢,这一“溜”,总让人感觉不得劲,毕竟那个喊着“在我退休前,一定会让华晨进世界500强 ”的祁玉民突然之间嘟囔着:“人生苦短,过往清零”,总是让人觉得有些唏嘘。

毕竟华晨还没有进入世界500强,祁玉民没能守住“一夫一妻”、也没能和华晨一起走到最后。

但汽车汽车圈内,要论悲情,戈恩大概才是最惨的那一个:被自己人撂倒。

戈恩被称为“成本杀手”,从1996年,出任雷诺汽车公司副总裁;1999年6月,担任日产汽车公司CEO,次年兼任日产株式会社社长,2001年6月升任CEO。

戈恩他一手将日产从死亡边缘拉回,一举成为全球获利率最高的汽车公司;然而,厉兵秣马30年,戈恩还未等到所有的荣耀加冕,便被自己人反戈。

甚至还是戈恩自己认定的接班人,也曾经是亲密无间的好搭档西川广仁, 什么“隐瞒50亿日元罪状被收入”、“ 搞个人独裁”、“动用公款于个人投资”的种种罪状被举报。

曾握手相交的两汽车大咖退出汽车舞台:两种告别,两种命运

不管是阴谋论,还是未来公司发展而不得已做出的选择,“四次”入狱的戈恩可能再也不会回去日产了,不论4月11号,戈恩将叙说怎样的事实,对于日产还是三菱-雷诺-日产的联盟来说“戈恩时代”已经过去了。

说起汽车圈能冠以“时代”姓氏的几位顶级人物,都以各样的方式离开了汽车圈,马尔乔内去世了,穆拉利也退了,戈恩也倒台了。

如果说,这几位大咖都是外资CEO,但华晨祁玉民的“安全退休”,在国内似乎掀起了更大的波浪。

毕竟虽说祁玉民卸任华晨汽车董事长,但在他退休前、华晨宝马成为了第一家调整了股比的合资车企,“合资股比红线失守”也成了祁玉民成了他最大的争议点。而与此同时期,戴姆勒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接管smart、大众集团CEO重新考虑在华股比问题……

其实,国家在去年已经提出了逐步放开并取消股比限制,而这其实也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只是谁都没想到,那个喊着“要和华晨一起走到最后”的祁玉民拉着华晨宝马做了让步,拉开了一个似乎“不太好”的序幕。

曾握手相交的两汽车大咖退出汽车舞台:两种告别,两种命运

在股比变动80多天的谈判里,祁玉民虽说没能守住股比,但,假设如果华晨汽车仍然处在发展的上升通道中,今年下年半才将年满60岁的祁玉民似乎没有被硬性“退休”的理由。

而今祁玉民的“告老还乡”,更多的原因还是华晨再一次陷入发展困境,需要新人“上位”而已。

但,作为当时不被看好一个“门外汉”,虽说不能以“成王败寇”来形容祁玉民的这13年,但2005年底,从大连市副市长的位置直接出任华晨汽车董事长,的的确确是临危受命:那三年,华晨累计亏损达28亿元,外欠经销商10亿元。轿车产品一年的销量仅有1万辆,连职员工资都难以保障……

曾握手相交的两汽车大咖退出汽车舞台:两种告别,两种命运

面对华晨的这些困境,祁玉民选择将尊驰降价、骏捷加快上市步伐,并以低价切入市场。短短半年的时间,华晨便摆脱了销量不断下滑的困境,在2007年,华晨实现销量大涨,企业一举扭亏为盈,甚至华晨一度跻身全国汽车销量前10强。

祁玉民把华晨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随后几年,华晨迎来发展“黄金期”的同时,祁玉民的口碑达到了顶峰,2006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200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各种荣誉、各种光环纷至沓来。

这一点,也像极了戈恩,这也是为何我把戈恩与祁玉民放在同一篇文章里。

说起来,也是很“玄学”的一件事,戈恩、祁玉民以及祁玉民的继任者阎秉哲都出现在一张照片里。(2017年年底,雷诺集团与华晨中国签约组建合资公司)

曾握手相交的两汽车大咖退出汽车舞台:两种告别,两种命运

只不过进入2010年后,更多自主品牌也在打着价格战,合资品牌也开始攻克中低端车型市场,华晨汽车销量的增长势头似乎就此败下阵来,除了华晨宝马,始终没有太大的起色。

好吧,我们确实不应该一昧责备祁玉民没能实现自己的“大话”,而是要明白,所谓的外资“股比”争夺是迟早的事,只是刚好华晨和祁玉民打了头阵。

毕竟,从2009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在此之后,中国逐步成为了大众、通用、奔驰等全球化汽车品牌最大的单一市场,没有任何一家全球化的汽车制造商能轻视中国市场。

曾握手相交的两汽车大咖退出汽车舞台:两种告别,两种命运

虽说,在2013年东风雷诺合资时,人们就一度认为那是关闭上合资大门的标志性事件。然而随着国家对外战略的不断开放,曾经的50:50的合资模式也不断被革新。

外资品牌想增持股比,除了看中的了中国这块巨大的利润蛋糕,更重要恐怕还考虑了中国突飞猛进的智能化和电气化的技术发展。毕竟习惯了领先的外资品牌,不可能看着下一个汽车时代的主动权就这样落入中国。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全球汽车制造商们迫切想要控制中国合资车企,一如宝马、奔驰和大众,而且,据网传消息丰田也有意在华提升合资公司股比,寻求扩大中国合资公司股比的机会,谈判筹码可能是雷克萨斯在华代工。

曾握手相交的两汽车大咖退出汽车舞台:两种告别,两种命运

似乎,被资本掌控的汽车市场,从来都是被金钱主导。作为中国自主品牌最先一批崛起的汽车,起死回生后辉煌过一阵却又再次遭遇困境,与其说59岁的祁玉民到了退休的年龄,还不如说是华晨单靠“真性情”、“口无遮拦”的祁玉民是不够的,华晨不得不进行变革,不得不结束“祁玉民”时代,开始新一轮的救赎。

我不知道,也没法预料祁玉民的继任者阎秉哲能否带领能带领华晨,一如13年前的祁玉民一样,拯救华晨于水火之中。

只知道,不管谁来接手华晨,最重要的就是要拥有不破不立、推陈出新的勇气。

一家全球化的大汽车集团或公司,要脱离旧有的窠臼,参与到全球最激烈的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并且取得成就,除了要汽车本身的质量过硬,更加需要的可能还是软实力。


曾握手相交的两汽车大咖退出汽车舞台:两种告别,两种命运

比如能够树立起品牌形象和标杆的人,不管是马尔乔内、穆拉利、戈恩,还是祁玉民,亦或是汽车狂人李书福,每个时代皆是如此。

他们或是带领团队而形成的庞大的汽车帝国,或是从死亡边缘挽救了品牌,或是推动本品牌汽车向前迈进,不管无论他们以何种方式转身谢幕,在汽车发展史上,他们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由这些前辈大佬他们定下来的调子,也难以在一时间被改变。

只是,在这个人们“忘性很大”、为结果至上的时代,他们曾经创造的辉煌越显著,转身离去的背影也就越显得孤寂。无论是荣耀披肩还是落魄谢幕,哪怕只是“安全退休”,所谓的“成王败寇”,在他们身上也只会显得越发悲情。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们似乎只能站在岸边看着那些人逆流而上,或者黯然离场,面对变革也似乎只能去接受它。

但作为一个在汽车领域工作的人,不管是戈恩还是祁玉民,亦或者马尔乔内、穆拉利,他们都曾是推动力汽车行业变革的人物,

不管现在有多少质疑,有多少冷眼、批评,背锅也好,阴谋论也罢,曾经的成就和辉煌不能被抹灭。

相比之下,祁玉民是幸运的,而戈恩的伤痛还在发酵。

他们终究抵抗不了时代的车轮,以各自的方式彻底告别汽车舞台,只是两种方式,两种命运。

曾握手相交的两汽车大咖退出汽车舞台:两种告别,两种命运


曾握手相交的两汽车大咖退出汽车舞台:两种告别,两种命运


曾握手相交的两汽车大咖退出汽车舞台:两种告别,两种命运

曾握手相交的两汽车大咖退出汽车舞台:两种告别,两种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