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春秋》另一面(九)—"无奈"的天子和"憋屈"的隐公

┃通鉴┃《春秋》另一面(九)—

┃通鉴┃《春秋》另一面(九)—

(隐公三年)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三月庚戌,天王崩。

夏四月辛卯,君氏卒。

秋,武氏子来求赙。

┃通鉴┃《春秋》另一面(九)—

之前说鲁隐公的第二年(文末详见第八期),平平淡淡,会了两次盟,嫁了一位女,最大的事儿就是自己曾经的"准"妻子、父亲的后妻、鲁国夫人仲子去世。虽然不知隐公内心作何感想,但"平平淡淡就是真",啥事儿都没发生对隐公来说可能就是最好的事儿。

┃通鉴┃《春秋》另一面(九)—

很快,时间来到了鲁隐公三年,即公元前720年,也是周平王五十一年。此时隐公刚刚做了三年的"国君",平王已经在位五十多年了,"待机"时间也是很久了。

在位五十一年,只要稍微有些敏感的人都会感觉要出什么事儿。虽然周人已不如商人那样信鬼神、崇巫术,但天象他们总是在意的。在隐公三年的这个春天,依周历是二月己巳日,发生了一场日食。

┃通鉴┃《春秋》另一面(九)—

【周平王】

对于周人来说,日食这种情况总归不是什么好事情,果然没过多久,这年的三月庚戌日,跌跌撞撞、一路坎坷的周平王驾崩了,距离日食发生仅仅过去一个月而已。

平王是个"悲催"的君王,接手的是一个被著名的父亲周幽王玩坏的"天下",虽然到平王这早已没有了整个天下。甚至他的太子之位一度被废,差点儿没能继承王位,最终依靠外公申侯的"帮助"才登上王位。

┃通鉴┃《春秋》另一面(九)—

【周王室】

幽王之死,虽然最大的原因是自己玩过了头,但真正"杀死"了幽王的,则是因女儿、外孙被废而怀恨在心的申侯所引来的犬戎部队。因而,平王这个王位的取得,颇有种"弑父夺权"的味道,虽然这时候周朝差不多已经礼崩乐坏了,但各诸侯面子上还是"在意"礼制的。

本就被幽王搞坏的王室声誉,由于平王的"弑君"之嫌而一落千丈,加上百年都城镐京被毁坏殆尽,平王不得不东迁洛邑,几近"居无定所"的周天子更没有几个诸侯听从他。

┃通鉴┃《春秋》另一面(九)—

【平王东迁】

所以,平王的一生过得都很不顺,却偏偏在位了五十一年之久,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虽然好歹算是长寿,但在位半个世纪,却仍没能让周王室缓过神来,估计平王死时相当的落寞。

公元前720年三月壬戌日,周平王走完了自己六十年的生命。《春秋》里记载平王崩于庚戌日。其实平王崩于壬戌日,为了让诸侯早日临丧,故而提早了差不多十二天,给诸侯下讣告的时候说天子是庚戌日去世的。虽然,真的来吊唁的诸侯其实没有几个,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其实对于鲁国来说,周天子的驾崩其实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虽然一直以来鲁国都是以最守周礼的形象示人,但鲁国也是诸多认为平王得位不正的诸侯之一,因而平王即位后,鲁国对周王室的态度也变得爱答不理,早已没有了周公时那个王室亲兄弟的关系。

再加上三年前,平王派宰晅[xuān]在不恰当的时间给鲁国送鲁惠公与夫人的丧事用品,更使得鲁国对周王室心有怨言。因而这年鲁国最要紧的事情,其实是鲁隐公的母亲、鲁惠公之继室声子的去世。

其实,声子也是个"苦命"的女子,作为陪嫁的媵妾来到鲁国,不仅给鲁惠公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现在还在当"代理国君",却在惠公正妻孟子去世后依然不能做正妻夫人。

也因为这些原因,虽然她是"国君"隐公的生母,却不能以夫人礼办丧事。去世后不给诸侯发讣告,下葬后也没有回宗庙哭祭的仪式。又因为不是正妻,声子连神主都不能放在婆婆、惠公母亲的神主旁合祭。

由于上面"给诸侯发讣告"、"返回宗庙哭祭"、"与故夫人合祭"这三礼声子都不能使用,她连称"薨"的资格都没有。甚至,因为不是"夫人",她的下葬之事和她的姓氏都得不到记载。只是因为是隐公的生母,称她为"君氏"。

母亲去世,隐公却如此低调与委屈,这也确实怪不得隐公,母亲终生都没能成为父亲的正妻,所有的礼节都不能越格行使,而自己的权力还没有稳固,只得在"国君"生母去世这样的大事上如此"憋屈"地低调行事。


之前讲到平王因为有"得位不正"的嫌疑,而不得不依靠还支持自己的晋、郑两国的力量勉强支撑自己的统治。由于搬到洛邑后,周王室控制的地盘更加狭小,京城连最基本的粮食问题都解决不了,同样也要依靠晋、郑两国的援助。

┃通鉴┃《春秋》另一面(九)—

【郑国】

平王之时,郑国的两任君主郑武公掘突和郑庄公寤生都担任着周朝的卿士,掌管着中央王国的事务。也难怪平王在位几十年都没能救活周王室,求着别人却又怀疑别人,晚年的平王竟然想把权力从郑伯的手中收走一半,分给他更信任的虢国国君虢公。

受到郑庄公抗议的平王当即转为"认怂"的态度,一边安慰郑国说:"没有这样的事情",一边把王子狐派到郑国与郑国交换人质,郑国倒也不想同王室弄得太难堪,就把公子忽也送到了京城做人质。

┃通鉴┃《春秋》另一面(九)—

【郑庄公】

在"周郑交质"的这几年周王室好歹凭着仅有的面子,依靠郑国的支持艰难度日。只不过到了这鲁隐公三年,维持仅有的关系的平王最终也驾崩了。对郑国不忿多年的王室又开始打起了小算盘,想将权力彻底交给王室自己更信任的虢公。

而这次,郑国也不再客气,没有了平王也就用不着顾情面。在秋天的时候,由郑国重臣祭足带领军队把洛邑周边的谷子全都割走。从这一年开始,王室和郑国的关系渐行渐远,没了郑国的支持,周王室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就在秋天郑国祭足把成周的谷子割走的当口,还有一件事情让周王室无比操心,那便催促诸侯国们向王室进献为周平王办丧事的贡品。没人搭理的周王室,这时候沦落到了放下身段向诸侯国求贡品的地步。

而派到鲁国的"特使"是王室大夫武氏的儿子,虽然诸侯进献物品的态度不情不愿,但天子的尊严还是要维持住,因而周平王仍然依礼死后七个月才下葬,好在有七个月的时间,最终陆陆续续地准备齐了祭品,让平王得以好好地入了葬,而周平王的一生也就此彻底地不算圆满的结束了。

┃通鉴┃《春秋》另一面(九)—

隐公三年,王室失了天子,虽然天下人已不怎么关心;隐公逝了母亲,却没有时间过度悲伤。风雨飘摇的周王室更加衰微,而鲁隐公在执政的事情上更加低调谨慎。下期我们来讲讲这"阴郁"的隐公三年的剩下几个月,发生在其他国家的两件大事。

┃通鉴┃《春秋》另一面(九)—

往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