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汽车行业如何布局?

5G时代在2019年真正来临,4月6日韩国、美国同时争抢全球5G商用技术首发,据当地媒体朋友报道,5G为当地提供了较高的万物互联基础。

5G时代,汽车行业如何布局?

早在1995年,通用旗下安吉星成立,两年后发布了业内第一个远程诊断技术,随后接连推出了虚拟客服、音控免提导航和车辆安防等服务,可以看出安吉星的初衷是为了提升车辆的安全性。现在绝大多数的车企都已开发出了专属的车联系统,甚至集成了支付、保险和云服务等功能。然而这些系统仅仅是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如何将不同品牌不同系统的车和设施连在一起,则需要更高维度的标准和合作。

2016年12月美国交通部计划通过强制立法让美国所有轻型车在2023年装配车用DSRC技术(DSRC系统包含了车载装置(OBU)和路侧装置(RSU),二者提供信息的双向传输,RSU再将交通信息传送至后端平台。我们常见的ETC便是这种技术的直观体现。),欧洲和日本也陆续跟进。车企中,通用和丰田是DSRC技术的支持者,恩智浦等供应商也推出了基于DSRC技术的V2X系统方案。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DSRC技术迎来了最大的对手——LTE-V2X。LTE-V2X是由3GPP基于LTE技术研究而成,它分为LTE-V-Cell和LTE-V-Direct,前者利用现有的频谱和基站进行蜂窝通信,后者则作为自组织网络在小范围内进行V2X通信。LTE-V2X得到电信运营商的大力支持,华为、爱立信、诺基亚、高通与宝马、奥迪、上汽等多家厂商成立了5GAA联盟。同时考虑到通信安全和未来发展,中国政府也倾向于LTE-V2X的技术路径。

相比较之下,DSRC技术具有先发优势,验证时间长更为成熟,在网络安全方面也先行一步。LTE-V2X的优点在于无需投入新的路边设施成本更低,网络覆盖的距离更长,可平滑演进到5G。

2016年9月微信对外宣布微信互联与奔驰公司达成合作,并同步上线了一个与车载系统相关的新功能。用户只要扫描上图中的二维码,就能进入该功能的介绍H5互动页面。在该页面中,微信通过一个公司白领与好友深夜约宵夜的故事,向用户简单演示了该功能的使用方法:只需长按一个定位信息,然后选择车载系统打开的方式,就能实现从微信端一键发送目标地址到奔驰车载导航的功能。

5G时代,汽车行业如何布局?

5G时代,汽车行业如何布局?

简单的功能演示过后,动画自动跳转到一个投票页面,显示“目前已支持奔驰部分车型,你还希望哪个品牌接入此功能,请点亮它”。用户将看到宝马、奥迪、比亚迪、福特等12个市场上常见的主要汽车品牌。

2018年9月,中国联通与宝马集团在北京签署了《宝马互联驾驶下一代移动通信业务合作协议》,将车联网业务上的合作持续到2025年,此举说明宝马在中国的5G商用通信商选择了中国联通提供信号覆盖,而奥迪品牌则直接与华为公司签署协议,为未来5G车联网共同开发。2019年1月国产品牌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在石家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双方将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在产品、业务、信息化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并将重点在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物联网、企业信息化等领域深入推进合作,前瞻性的探讨并推进5G在汽车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的探索和应用。

5G时代,汽车行业如何布局?

5G对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基于4G/4.5G的LTE-V2X还无法挑起重担的话,那么5G的商用给LTE-V2X提供了更强大的性能和更多的可能性。与4G主要侧重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不同,5G形成了端到端的生态系统。它增强了移动带宽,峰值速率可达20Gb/s,支持更低的延时(≤10ms),更高的可靠性(>99.99%)以及更大的带宽(每平方公里可连接100万个终端)。而这些数据都意味着更高的安全性,毕竟毫秒级的延时对于一场事故的发现和处理是有截然不同的意义的。从华为等厂商的测试结果来看,基于5G的LTE-V2X在覆盖距离、网络延时方面都要优于DSRC,但5G-V2X想要商用,还需经过更长时间的测试验证。

5G时代,汽车行业如何布局?

从目前来看,车企研发的自动驾驶车辆仍处于单车智能的状态,没有车联网的支持,想要达到L5级别的全场景自动驾驶几乎是不可能,更遑论未来智慧交通的实现。过去十年自动驾驶和车联网虽然雷声颇大但雨点甚小,在于基础技术仍存在瓶颈,而5G网络的商用势必为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的融合提供更合适的契机。

渊哥:未来汽车行业5G布局,个人认为应该可以发展为车联网借助信息通信技术来实现车内、车与人、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云端服务平台全方位网络连接的综合服务。用一个更常见的表达就是V2X(车联万物),其中包含了V2V(车与车)、V2R(车与路)、V2H(车与人)等等。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V2V(车与车)因为通过车与车可以达到减少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也是未来自动化驾驶的一个指标,甚至个人认为未来或许不需要红绿灯这样的东西来调控车流量。

对未来5G与汽车行业有什么发展,欢迎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