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明白:一定的距离感才是交往第一原则

今日活着关键词:生死之间的距离,同样成就了我们的一生。


我始终觉得,距离感是衡量很多事情的的标尺之一。

遥望大山,感觉它像一个神圣的导师;当登临其上,又感觉它更像一位生活的诤友,距离感产生了不同的美感和价值判断。

在男女之间,最远的距离就是两颗心的距离。思念给了既远又近的这种距离感。

当你是旁观者时,正在发生的车祸可能让你仅仅驻目几分钟,但当你撕心裂肺般身临其中,生命的求生欲望与挣扎则无法用言语表述。距离的不一样,连生与死的感觉都相差甚远。

我对自己喜欢的歌星一般都叹为观止,绝不会为了什么目睹星容而发烧不止。我深知距离感可以产生更久远的正面魅力。

可以这样说,因为距离才有了这个世界的美。

当太阳离我们地球1.496亿千米时,一个适合生存的星球从此产生了。

当朋友之间淡如水的交往时,君子之交便产生了。

当生活远离喧嚣时,桃源意境便依依升腾了。

所有的这些,距离是最大的功勋。

知名人物为何刻意与公众保持一种心理与形象的距离,就在于距离能产生恰当的神秘感与尊畏感,这是他们所需要的。

要明白:一定的距离感才是交往第一原则

从古到今的官与民的距离为何要通过各种等级制度甚至服装予以区别,这种无形之中的距离感产生了令人想像丰富的等级空间,让你知“距”而行。

有些人刻意以消除距离为乐事,即使夫妻之间完全的无距离也是不可能的,留一点距离给对方,不仅是尊重的体现,也是共存美感的必须。当山在我们面前没有距离,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山的泥土与岩石而不是山的整体。有人感叹知人知面不知心,其实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存在距离,一味强求,除了与“三高”为伍以外,并不能很好地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承认距离,明确距离感,是与他人维系关系的出发点。

有些人则以扩大距离感为快事。人与人之间如果距离过大,人情冷漠刻簿酸须拒人千里之外就是这种思维下的效应。我们看到过这种太多的冷漠,包括自己有时也是如此。人与人的冷漠是这个物种世界里最悲哀的事情。

人类与大自然的距离现在也逐渐也成了一大问题,环境的恶化与污染,已经让大自然苟延残喘了,大自然不断警报报复的背后暴露了我们人为极为贪婪的一面,甚至到了杀鸡取卵的地步。我们与大自然的距离已经扭曲变形了,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掠夺不停的压榨。每一种极端天气的后面,都能找到大自然残遭破坏的基因之变。当我们忽视了与大自然的距离感,似以飞蛾扑火般的勇气慷慨赴死,其结果是怎样,不难明了。

佛祖说,处处可成佛,人人皆佛祖。自己与心灵的距离才是最值得关注的距离。安放好自己的心灵,是人生中的最大命题。当我们外界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如果心灵没有滋养,其涸竭是必然的事。我们何时与自己的心灵真正对过话?真正明白自己与心灵的距离有多少?在很多时候,我们陌生了远离了我们的心灵,我们追逐着离它越来越远的外在。

如果说我们感叹知人知面不知心,那同样的,我们知我人知我面知我心吗?我们关心别人在这领域似乎超过了关心自己。我们的心是一把航灯,没有它的引导,我们的人生总得在某个地方触礁。

山就那里。山不是用来征服的,而是用来亲近的,它永远就在那里。任何攀登高峰的人都非常明白这一点,大自然的距离感造就了人类的某种成就感。

爱是一种拥有距离感的感情,太近则烧身,太远则暖不了身。这种微妙的距离感让我们世人多了不少的悲欢离合。

我们对目标是有一种占有感的,但真正的目标却永远在远处,或许它更适合于欣赏与观望,一瓶花草,你抱着并不一定说明它的花香唯有你独赏。

中国画里的留白讲的就是距离感。过于拥挤的画与过于拥挤的人生一样,你同样不会觉得美到哪里去。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认同生活其实不用那么复杂,很多时候是自己把它搞复杂了,想复杂了,生活远非我们想像。

我们和朋友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我们和家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但我们有了更好的解释,我们拥有了更好的手机通讯工具,这有用吗?它能真正消除距离感吗?古代轻舟已过万重山难道仅仅为了见朋友一面吗?我们以为用补偿律可以补偿一切吗?

心在那里,生活就那里,距离也在那里。

大凡宗教里都有一个非常到位的观点,就是让你如何放下全身去相信它,把心毫无保留地交给它,这种拉近距离感的信仰最后换来的是信徒的无比虔诚。

在大自然面前,因为距离感的强大,让我们觉得始终是渺小的,物质之间的距离感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对自身对同类的距离感怎样一个定点。

活在世上,我们必须寻找一个合适的定点,因为它会决定你与所有的距离感。


欢迎关注“每日午后闲拾”今日头条号和微信公众号,闲拾每天午后三点钟的时光,让生活痕迹一一随尘起舞。我是一位生活独立观察者,最真实的世俗生活的点滴体验,最平凡的无愧活着的深浅记忆,都会在这里平实呈现给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