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元朝的壁画吓坏了众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幅壁画

2012年,中国阳泉的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座距今700年的元朝八角墓,它描绘了蒙古人统治中国期间的生活和价值观。

一幅元朝的壁画吓坏了众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幅壁画

图:墓中八角形屋顶

发掘报告在国外文化刊物上发表后,外国专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墓穴出土的双色壁画上。

一个是著名的郭巨葬儿的故事。郭巨家很穷。他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爱他的孙子。她总是不愿意吃饭,把食物留给他的孙子。郭巨是个孝顺的儿子,所以他和妻子商量:“儿子们可以再有一个。母亲死后不能复活。埋葬儿子,存留粮食,养活母亲,才是上天的恩赐。后来,郭巨就把自己的亲生儿子给埋了,从此全家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幅元朝的壁画吓坏了众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幅壁画

图:郭巨埋儿壁画

另一幅壁画描绘了年轻的伯爵的故事。在一次饥荒中,大伯爵的父亲决定把他的老父亲带到荒野去,抛弃他,节省一些口粮。但是在路上,大伯爵抗议说,如果他父亲坚持的话,他会在年老时把他扔进荒野。父亲醒悟后把他带回家。这家人奇迹般地度过了饥荒。

对于外国人来说,虽然结局是团聚,但这两个故事仍然太残酷和黑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充满了外国人无法理解的“受害者”。外国人承认这些“中国寓言”很恐怖,似乎“成吉思汗子孙统治下的生活并不容易”。

郭巨葬子,其实不是元代的故事。它最早出现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但在元代,郭巨京编纂了《二十四孝诗集》,也被中国人称为“二十四孝”。他大力弘扬孝道,成为元、明、清三代儿童的启蒙教材。

一幅元朝的壁画吓坏了众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幅壁画

但是,正如明朝学者李默说:“孝顺就是为亲人服务”,如果不讲道理,每天吃肉吃鱼是不孝顺的。为了让母亲吃好,没必要杀掉无辜的幼儿,这就是大罪!如果这算是孝道,那就没有理由了!”

一幅元朝的壁画吓坏了众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幅壁画

鲁迅对当时的24孝图进行了评论,对郭巨埋儿也很反感。今天,我相信所有人都会痛恨这种非人道的做法。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说史,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