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特斯拉之外,目前国内有公司在研发大功率快充技术吗?

目前国内在研发大功率快充,除了一些科研机构之外,主要有三大阵营:

公共充电服务运营商、充电桩制造企业和新能源主机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做一个梳理。

在国内,想要解决大功率快充的技术难题,需要同时解决多方面的问题,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是否可以处理超大功率充电带来的动力电池过热过充问题,充电桩本身在大功率充电下的散热问题以及超大功率充电场站电容是否能够申请下来等,所以大功率快充技术想要突破和普及,可以说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

除特斯拉之外,目前国内有公司在研发大功率快充技术吗?

目前公共充电服务运营商代表-特来电就在研发大功率快充,其先进的液冷技术和群控技术也获得多项发明专利,目前也证正在和保时捷进行深度合作,研发超大功率快充技术。

新能源主机厂和充电桩制造企业也会联合共同研发大功率快充技术,典型的就是小鹏汽车和北京智充科技。小鹏超级充电站就是由北京智充设计和安装的,采用C9系列产品,该充电桩额定输出功率为120-480kW,已建成的充电桩功率为180kW,后续可以通过增减充电模块数量调整充电功率,还是非常灵活的。小鹏G3的用户也是可以到其站点进行超级充电的。

除特斯拉之外,目前国内有公司在研发大功率快充技术吗?

当然,如果想要真正将大功率快充技术进行商业化应用,国家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和鼓励政策,从而吸引更多公司参与进来,共同研发大功率快充技术。2019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也明确规定,过渡期之后取消地补,但可以对充电进行相应的补贴支持。小编觉得,地方政府可以考虑设立相应的创新基金,鼓励有能力的公司参与大功率快充技术的研发,同时对于场站的审批工作开放绿色通道等。

除特斯拉之外,目前国内有公司在研发大功率快充技术吗?

小结

大功率快充技术想要真正普及,需要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在时机成熟之后,也需要推出相应的国家标准,积极引导大功率快充技术的发展。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