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朝时没有普通话,全都是方言,皇帝能听懂吗?

King可乐小师妹


古代人也说普通话,不过在古代,这类普通话被叫做官话。

现在方言划区里,官话区仍然是使用人口最多的。

今年元宵节晚会上,谢娜小品上用的西南官话,我们通常说这是四川话,其实西南官包括的面积不仅限于四川,甚至在云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大都是说的这类方言。

现代的普通话,在没有正式成为普通话之前,也是官话区里的一种方言。所有官话区的,虽然口音有些不同,但是听懂是没有问题的。

不然作为全国性的央视晚会也不会用方言表演小品。

我国的方言区主要集中在南方,因为历史原因,这些地方一直不是政治舞台的中心,没有进行过全国性质的语言的规范,所以方言之间差别很大,仅闽语区,闽南和闽北说话就不一样,甚至于完全听不懂。

明朝早年定都南京,所以南京现在的方言属于官话区。但是南京市周边,仍然是吴语。这就是当时政治南迁带来的结果。

清朝时候,据说有南方人到京城做官,说的话皇帝听不懂,皇帝就开始担心了,这些人要是当着我的面密谋杀我,我也听不懂啊,皇帝一害怕,就下旨让进京赶考的人必须得懂官话。不学会官话没有资格考试。


草野泥涂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看来,我们的很多读者为古代皇帝真是操碎了心!

那小编就给大家解答一下古代帝王是如何应对各种方言的。

中国幅员辽阔,口音杂异,村村有方言,市市不相同,远的不说,清朝的皇帝,都是满洲的后裔,就是东北三省那一旮沓的,如果皇帝都操着一口东北腔,那大殿之上估计天天上演二人转,想想都酸爽。

其实,我们真的想多了,这个问题,古人早就已经完美解决了。

清朝的时候,皇子皇孙们从5岁就开始接受残酷的宫廷教育,要接受满、汉、蒙、藏四种御教,要掌握4种语言,而我们现在小学三年级才接触英语,是不是有一种输在起跑线上的感觉。

但是,全国方言千百种,光学会满、汉、蒙、藏也不管用呀,怎么办呢?

很简单,制定“官话”,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这个事儿,从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从西周一直到宋朝的两千多年间,都是以洛阳地区的语言为官方语言,(河南人眼泪汪汪的,“卧骄傲呀”)

而到了元代,经济中心向北京一带发展,官话的标准就由中原音逐渐改为北京音了,到了明代,标准音就有了很重的南京音北京音特点,明清时期,朝廷官话就和现在的普通话很像了。

1867年英国驻北京公使威妥玛在《语言自迩集》中提到:“官话作为口语媒介不只是属于官吏和知识阶层,而且属于近五分之四的帝国民众”。

明初朝鲜人的汉语教材《老乞大》、《朴事通》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编写。

元末明初朝鲜汉语课本《老乞大》

皇帝怎么才能听懂大臣说的话呢?

首先,皇帝的交际圈其实是比较窄的,能经常和皇上说上话的人,就那么几个,要么是和皇帝一个地方的人,方言相同,要么是长久陪伴皇帝的人,这些人能完美的掌握官话,问题解决了。

其次,如果是新任职的官员或者是要觐见皇帝的外地官员,需要到六部之一的礼部参加演礼,主要内容就是基本的礼仪和官话培训。

遇到大神级的皇帝,语言问题就不是个事儿。康熙就是一个牛人,《清实录·康熙朝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十三省语音、朕悉通晓、观人察言即可识辨。

再说了,要想在官场混下去,混的好,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必须学好官话,不然会被人小看的。

第三,最难懂的应该是南方的语音,雍正对闽广官员带着乡音的官话上朝非常反感,还因此怀疑他们的做官能力。

“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事,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读训谕,审判词讼,皆历历清楚,使小民工晓乎?”

所以,雍正要求福建、两广建立正音书院,聘请官话教官,童生、秀才、举人要在八年内学好官话,否则就不准参加考试,官话直接和乌纱帽挂钩了,一声令下,全国掀起了学习官话的热潮。

清高宗 乾隆帝

有人就因为方言出事儿了

清朝初期,官场上频繁出现“冒籍”现象,用现在的说法就是“高考移民”,和我们现在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清朝时,江浙地区文化程度高,直隶地区相对差一些,朝廷就在中举人数上对直隶地区进行照顾,当时的户籍制度相对松散,有的人家就钻“易地考试”的空子。

为了遏制这种现象,乾隆专门设立了一个“审音御史”,一是听参加考试的举子的口音,杜绝“易地考试”,二是听新晋官员的口音,杜绝回家乡当官。

乾隆二十四年,浙江绍兴府通判张廷泰走关系,得到了面见乾隆的机会,乾隆首先问张廷泰的籍贯,张廷泰说是顺天府(今北京)人,乾隆脸色就变了,张廷泰的绍兴口音被乾隆听出来了,就把审音御史叫过来“奏对履历,为时无几,尚能辨其语音”,意思是,几句话我就能听出来他是南方人,你这个审音御史是干什么吃的,绍兴人怎么能当绍兴通判。然后一道圣旨,将张廷泰调到福建任职,罚了审音御史三个月的俸禄。






葛大小姐


古代没有现在的普通话,但是古代在不同的朝代,都有属于当时的“普通话”,用古代人的说法,叫作“正音”。如果古代一个官员不会说当时的“正音”,那么这个官员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更不可能晋升到京城做官,得到上朝面见皇帝的机会。

比如清朝的雍正皇帝,他就对地方官员在上朝时,说话有口音这件事,非常恼火。



有一次,福建和两广官员上朝面见雍正,可是南方官员的官话水平太烂,他们口中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带有严重的乡音,让雍正搞不清楚他们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会说官话,只是说的不标准)

于是雍正就怒了,下旨申饬:当官的要是讲不好官话,就不要做官了!

“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事,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读训谕,审判词讼,皆历历清楚,使小民工晓乎?”

后来,雍正命令福建、广东两省督抚聘用能讲标准“官话”的教官在本省从教,并要求南方各省建立正音书院,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童生、秀才、举人进行官话陪训,如果官话不达标,就不许这些人参加科举考试。

可能有人会觉得,雍正太霸道了,一点都不尊重各地方言。但是其实,雍正这么大力整顿官员的口音问题,是有其合理性的。



因为,中国很早就已经采用了官员任职回避制度。啥意思呢?比如说一个广东的举人中了进士,他就不能回老家做官,而是必须要回避老家,到外地做官。所以这就导致中国古代的地方官,几乎都是外地人,不会讲自己任职的当地方言。

可能又有人要说了,官员在外地任职,他难道不能学当地的方言吗?难道要让所有当地人都迁就他一个外地人?

理论上来说,官员确实可以通过学习当地方言来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但是中国古代还有一个特殊的制度——官员流动制度。

按照这个制度,官员都有任职期,在任职期满后,官员就要调到外地,不能永远待在同一个地方任职。这个任职期,长则数年,短则几个月。

就拿大名鼎鼎的林则徐来说,他是福建省侯官县人。从嘉庆二十一年外放江西开始,先后在江苏、陕西、湖北、河南、广东、云南等省任职。期间,还被流放到新疆待过几年时间。



如果说,林则徐每换一个地方任职,就要学习当地的方言,那么估计他也就没有精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了,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学习当地的方言上,都未必学的会。

既然学习方言这么麻烦,那么干脆就搞简单一点,指定一种普通话,让大家都学习这种普通话,达到大家都会讲,或会听这种普通话,不是更简单一点吗?

因此,像雍正皇帝这种大力推行“正音”,让官员都说好“普通话”,这是有道理的。

并且,雍正并没有强迫老百姓学官话,他只是要求官员和考科举的士子学官话。目的性非常的明确——想要当官,就要说好官话。不会说官话的人,干脆就别当官了。

于是在雍正一声令下,整个清朝立即掀起了大规模学习官话的热潮。说官话不仅跟官员的乌纱帽和秀才举人们的前程挂了钩,就连做官无望,但是有上进心的老百姓,也都开始了学习官话的运动。

经过一百多年的官话推广运动,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官话在中国已经相当普及了。当时英国驻北京公使威妥玛就在日记中提到:

官话作为口语媒介不只是属于官吏和知识阶层,而且属于近五分之四的帝国民众。



除了清朝之外,其它朝代也差不多。比如说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在隋初,就让陆法言编纂了一本《切韵》。

这本书,以洛阳音为基础,综合了金陵音成分的“中原正音”范式,成为隋唐时期,读书人做官、吟诗作赋所用的唯一标准音。如果当时的读书人不会洛阳音,就别指望能当官了,面圣更不可能。就连吟诗作赋,也会被其他读书人笑话。

到了唐朝和宋朝两代,当时的人,又分别编纂了《唐韵》和《广韵》两本韵书,这两本韵书都是以《切韵》提供的标准音范式为韵音基础的。一直到南宋定都杭州后,读书人仍以洛阳音为正宗。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就写道:“中原唯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

这些“韵音”书,都说明了古代虽然没有咱们现在说的“普通话”,但是历朝历代也都有自己的韵音标准。

读书人和官员以当时的韵音沟通,并不是各讲各的方言。

总的来说,读书人要做官,官员要升迁,学会当时的普通话,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官员最起码要具备的素质。老百姓可以不会讲,但是官员必须要会讲会说。

试想一下,一个官员想在省城、甚至京城混生活,还想混得比较有身份,能够和皇帝直接对话。这个官员如果不能说一口让皇帝能听得懂的口语。皇帝又怎么可能把这种连口语沟通都有问题的人调进京城?


Mer86


古人也有官方语言。俗称:官话(又称雅言)。这是根据各个朝代,都城所在来修订的。科考功名时必修的科目,不然怎么在官场混。不会雅言,会被视为没学问,很难考取功名。古人普通百姓说话,与现在人并无太大区别。但官员说话都文绉绉的,那就是雅言。特殊人才除外可用方言。


例如:周朝至晋朝,大致的官话(雅言)是由洛阳话,和长安话来修订的雅言。以都城所在为准。

东晋至南北朝,分为南北方雅言。南方为建康雅言,北方为洛阳雅言。

到了隋朝以《切韵》为准。它集合兼顾了南北语音体系。唐,《唐韵》。宋,《广韵》。元,《蒙古语》和《中原音韵》同为雅言。明,《洪武正韵》。清,雍正年间(1728年)确立北京话为雅言。民国,官话为北京话(国语)。解放后普及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准修订的)。官话(雅言)并非直接使用都城方言,而是经过政府修订修改而成。所以基本不存在皇帝听不懂。


其实在古代皇上听不懂你说什么,也没太大关系,地方官一般都是先上奏折,才会召见。即使皇上听不懂,他也大致明白,也没人敢笑话皇上。但官员听不懂皇上的龙言,问题可就大了,弄不好就“呵呵”了。到了清朝皇帝也很辛苦的,必修4门语言,满,蒙,汉,藏。连皇上都会4种语言,当官的学官话也就顺理成章了。

根据《辞海,雅言》记载,最早的雅言属于上古音系,如今已无方言对照。所以最早的雅言谁也不知道怎么说了。一个国家书同文车同轨,再有同一的官话,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的祖先非常智慧,一直沿用至今。方言有着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推广普通话有着促进民族团结,文化,经济融合交流等重大作用。


明辨是非123


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口音杂异,可谓“村村有方言,市市都不相同”。

相信很多人在看古装宫廷剧时都想过一个问题,就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官员,他们说的语言都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皇帝怎么能听得懂?有没有统一的语言,就和现如今的普通话一样,一听就懂?

民国时期的旧闻,说的是语言学家周有光和沈从文娶的是安徽的张氏姐妹两,作为连襟,周有光对自己的夫人张氏说“沈从文的话我有20%是听不懂的”,张氏说自己比他好,只有10%听不懂。

显然江苏的周有光和湖南的沈从文以及二人的妻子在一同沟通都存在问题,那时候已经推行国语,但是同样连猜带想,更何况在没有普通话的古代,皇帝上朝时又是如何听懂官员的长篇大论?这让很多人表示疑惑。

以上这段对话虽是后人的玩笑话,但是在历史上确实有皇帝深感头痛,比如雍正就为此操心,他曾坦言,每次上朝,其余地方官员的话大多能听懂,唯独闽广地区的乡音太严重,于是下令福建、广东地区的官员开始学习官话,并派教官在当地教学,建立了正音书院。

之后全国掀起大规模学习官话的热潮,之后几十年,百姓大多会官话,这才从根本上杜绝了上朝时皇帝听不懂官员说话的问题。

那么在雍正皇帝之前,历朝历代皇帝上朝有没有规定语言?

先秦时期:周朝之前不可考,据说之后的标准语是《诗经》中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的雅言;

秦汉时期:从李斯的《谏逐客书》内容来看,文言文已经成型,这也有可能是当时的“官话”,这时候的音主要以洛阳音为基准;

两晋南北朝:根据历史记载,这段时期的标准音不同,比如由雅音、汉音,西晋承袭了汉朝,以洛语为国语,永嘉之乱后,东晋迁都(南京),以洛语和中古吴语相结合的金陵雅音为主,也称吴音,一直被南朝承袭;

隋唐时期:此时的官方语言以金陵雅音以及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之后又出现长安音;

宋元时期:宋朝大多采用之前朝代,元朝自然是以蒙古语为主;

明清时期:明朝在中原地区以中原雅音为标准音,当时已江淮地区的中原音最为纯正,之后的官话大多也是以南京话为基础,后来清朝使用的是满语,但是之后演变成了汉语官话,而此时的官话以北京音为主。

以上皆为当时为官之人以及皇帝必须掌握的语言,准确来说是不同的音,正如雍正所说,全国各地的音都能听懂,这说明雍正是下了苦功夫的,但是唯独闽广两地的音太复杂,听不懂。

这样看来,皇帝上朝如果了解了各个地方的一些口音,都有相对的音为基础,应该是不难听懂的,更何况还有以文字书写为基础,上朝不是问题,倘若官员口音太重,听不懂,那就直接写出来,那肯定是看的懂的。


羽评郡主


从一些资料来看,先秦时期有“雅言”,因此,孔子才会周游列国而无语言障碍,以我的理解,雅言大概就是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上古“文言”,而孔子又是学者,他说的话应该是标准的“雅言”。

秦代以后,实现了“书同文,车同轨”,官方肯定也规定大家都能听懂的官话,而这种官话也一定与雅言有关。随后的汉晋唐宋各朝统治者都是北方人,建都也在北方,属于黄河流域范围,其语言发音大同小异,明朝虽说是南方人做皇帝,但来自淮河岸边的朱元璋说的是江淮官话,属于北方方言的范畴。

也许,就如人们所说,古代朝廷里官员都说雅言,但这种所谓的“雅言”应该是逐渐演变的,与先秦的雅言肯定不同,而雅言正是各个时期的普通话,凡是进入朝廷的人,他们都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他们一定能按官方的要求说官话,因此,哪怕朝廷里的官员来自五湖四海,他们都能用一种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交流,这种语言也是皇帝能够听懂的语言。


若愚趣谈


古人朝堂之上不会都说方言的。

古代是有普通话的,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

最初的通用语是以洛阳话为标准的“雅音”,即使晋室南渡后的世家大族说的依然是中原雅音。

从宋朝开始,逐渐叫做“官话”。

上图便是古代的官话区,各地口音有区别,但还是可以听懂的。

至于南方江浙、两湖、闽赣、两广地区,要做官,学官话是必须的。


心向青山


古代存在语言障碍问题,即使普通话流行的今天也仍然存在,如偏僻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事求是地说,如现今的西藏、新疆行政一把手能真正听懂辖区的方言吗?能影响其执政吗?

题主不懂得,行政官员是金字塔型的,即所谓“官大一级塞如泰山压顶”。皇帝接触的是极个别的官员,何愁言语问题?皇帝“下基层”,更不用担心没人陪同做翻译。


同在阳光下3


古代也是有官方语言的 比如朱元璋老家安徽,当时的官话口音就以安徽那边的口音为准

还有就是奏折之类的,一般很少有临时有事在殿上说的,要么是写在奏折上交上去,要么是几个大臣和皇帝单独商量过后有了决定的。


蛐蛐俾斯麦一定会下海


古代也有普通话,也就是所谓官话,比如雅言。

当然那时候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尤其是武将之类的,官话水平肯定参差不齐,很多人只能用方言,或者口音很重的官话,所以交流还是有困难的。

~~~所以皇帝身边配些翻译也是有的。

~~~语言能力强的官员很吃香,比如北宋的蔡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