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這座博物館給中國人長臉了,簡約大氣,蘇州打卡必去

蘇州這座博物館給中國人長臉了,簡約大氣,蘇州打卡必去

十年前到過蘇州,全國四大名園之外有一抹亮色,那便是蘇州博物館。當時沒有進去的我,在後來不斷的瞭解下,古典園林的印象也隨著這間博物館慢慢解構了。

蘇州這座博物館給中國人長臉了,簡約大氣,蘇州打卡必去

蘇州博物館對於我來說是必須打卡參觀的一個景點,拋開內容不說,光是設計就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蘇州這座博物館給中國人長臉了,簡約大氣,蘇州打卡必去

能做到這樣美的建築可不是很多,隨著明暗度的變化,或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室內的景色就自己在變化。

蘇州這座博物館給中國人長臉了,簡約大氣,蘇州打卡必去

蘇州這座博物館給中國人長臉了,簡約大氣,蘇州打卡必去

在建築的構造上,玻璃、鋼鐵結構讓現代人可以在室內借到大片天光,開放式鋼結構替代傳統建築的木構材料,屋面形態的設計突破了中國傳統建築“大屋頂”在採光方面的束縛。由幾何形態構成的坡頂,首先,屋頂之上立體幾何形體的玻璃天窗設計獨特。

蘇州這座博物館給中國人長臉了,簡約大氣,蘇州打卡必去

蘇州博物館館藏文物4萬餘件,其中一級文物865件/套,二級文物1188件/套,三級文物32295件/套,尤以歷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書畫、工藝品見長。此外,蘇州博物館還收藏有古籍善本725種3128冊,普本28501種91754冊,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蘇州這座博物館給中國人長臉了,簡約大氣,蘇州打卡必去

大廳是博物館的核心,位於入口的前庭與博物館花園之間。這個擁有八個角的大廳是通過對傳統的蘇州建築和中國建築要素的幾何形狀轉變以及重新詮釋設計出來的,它是所有參觀者的導向併為去博物館所有展區提供通道。

蘇州這座博物館給中國人長臉了,簡約大氣,蘇州打卡必去

屋面以及其下白色牆體周邊石材的運用,使建築的整體風格達成了統一。就屋面而言,如果用傳統的小青瓦,易碎易漏,需要經常維修,其堅固性、工藝性以及平整度都難以達到新館建築的要求。

蘇州這座博物館給中國人長臉了,簡約大氣,蘇州打卡必去

為了使材料和形式協調,採用深灰色花崗石取代傳統的灰瓦,這種被稱為“中國黑”的花崗石黑中帶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陽一照顏色變淺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鋪設於屋面之上,立體感很強。

蘇州這座博物館給中國人長臉了,簡約大氣,蘇州打卡必去

留園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佔地面積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風格,園以建築藝術精湛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太湖石以冠雲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其建築空間處理精湛,造園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法,構成了有節奏有韻律的園林空間體系,成為世界聞名的建築空間藝術處理的範例。現園分四部分,東部以建築為主,中部為山水花園,西部是土石相間的大假山,北部則是田園風光。

蘇州這座博物館給中國人長臉了,簡約大氣,蘇州打卡必去

留園西區以山景為主,中區山水兼長,東區是建築區。中區的東南地帶開鑿水池,西北地帶堆築假山,建築錯落於水池東南,是典型的南廳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東區的遊廊與留園西側的爬山廊成為貫穿全園的外圍廊道,曲折、迂迴而富於變化。留園以水池為中心,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蘇州這座博物館給中國人長臉了,簡約大氣,蘇州打卡必去

留園以水池為中心,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建築物將園劃分為幾部分,各建築物設有多種門窗,每扇窗戶各不相同,可溝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內觀看室外景物時,能將以山水花木構成的各種畫面一覽無餘,視野空間大為拓寬。

蘇州這座博物館給中國人長臉了,簡約大氣,蘇州打卡必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