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張獻忠先後兩次在清軍入關作戰幫助下死裡逃生、死灰復燃

從崇禎2年(1629年)清軍的第一次入關,至崇禎17年(1644年)李自成打進北京城為前,清軍先後五次入關,入侵大明河北、山東等腹地。與西北的李自成、張獻忠的造反農民軍遙相呼應,客觀的先後兩次把農民軍從覆滅處境中拉出來。

崇禎六年(1634年),闖王髙迎祥、紫金梁、曹操等七個當時最大農民軍頭領,帶領十幾萬農民軍,從陝西渡黃河進入山西,在汾州、太原、平陽等州縣燒殺搶掠大肆活動。後來在汾河、盂縣一帶遭遇,明朝猛將曹文詔帶領的一千多關寧軍,打得農民軍大敗,曹文詔帶領關寧軍一路追殺。七月闖王高迎祥帶領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頭領,一路北渡黃河逃到河南。在河南武安被曹文詔、左良玉等多路明軍包圍,農民軍覆滅在即。

李自成、張獻忠先後兩次在清軍入關作戰幫助下死裡逃生、死灰復燃

在這關鍵的時候清軍分四路,從大同、宣化方向,打破關口進入山西中部。後金當時攻城能力不強,儘量避開州縣、軍鎮等堅固的城池堡壘,一路燒殺搶掠行進。最後四路兵馬齊聚應州,圍攻明軍山西重鎮大同。大同守軍不敢清軍進行野戰依,靠高大堅固的城牆堅守。朝廷急調曹文詔星夜馳援大同,闖王髙迎祥等被圍農民軍,抓住機會從明軍兵力薄弱王樸處,衝出包圍脫困而去,死灰復燃。

李自成、張獻忠先後兩次在清軍入關作戰幫助下死裡逃生、死灰復燃

崇禎十一年(1638年)陝西、河南、湖北等地明軍,按照“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策略,固守關隘要道,限制農民軍的流動性,針對性的各個擊破,在盧象升、洪承疇和孫傳庭等部官軍聯合努力執行下,取得重大戰果。在湖北的張獻忠兵敗後向明軍投降,李自成在潼關被洪承疇、孫傳庭多路官軍的埋伏,最後李自成的大部被消滅,只帶17名殘部狼狽逃進商洛山躲藏就在眼看李自成、張獻忠等部農民軍覆滅在即的時刻。

李自成、張獻忠先後兩次在清軍入關作戰幫助下死裡逃生、死灰復燃

1638年八月清軍兵分兩路從牆子嶺和青山關打破長城防線,進行了第四次入關搶劫作戰。這次入關作戰清軍的攻克堅城的能力增強,共攻克濟南府等,河北、山東的3州55縣,並嚴重威脅北京城的安全。崇禎急集各路人馬進京勤王,宣大總督盧象升火速帶領天雄軍趕赴京城抗清勤王。在鉅鹿遭遇清軍入關作戰的主力包圍,盧象升和他帶領的天雄軍全軍覆滅。清軍退兵出關後,明廷把孫傳庭、洪承疇等鎮壓農民軍主力軍隊,被調往遼東前線對清軍作戰。

李自成、張獻忠先後兩次在清軍入關作戰幫助下死裡逃生、死灰復燃

官軍剿匪主力調到遼東抗清以後,湖北、陝西農民軍的面臨的壓力一掃而空,李自成又逐漸在商洛山中發展壯大起來,在富水關的生龍寨還取老婆生孩子。崇禎十二年五月張獻忠乘明軍兵力空虛在湖北谷城重新叛亂,羅汝才、馬首應等農民軍也迅速響應。崇禎把中原腹地的大部分明軍調往河南、湖北鎮壓張獻忠等部農民軍主力,此時在商洛山上養精蓄銳的闖王李自成乘機打出“均田免賦”旗號,帶領數千農民軍出山進軍河南。很快就發展壯大到數十萬席,最後席捲天下。

李自成、張獻忠先後兩次在清軍入關作戰幫助下死裡逃生、死灰復燃

大明朝就這樣被清軍在不斷打擊,多次入關作戰,不斷削弱明朝的綜合國力。從而客觀的幫助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逃脫被明軍剿滅的命運,使農民軍發展成為大明內部致命的毒瘤。崇禎17年三月闖王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進北京城,崇禎皇帝煤山上吊大明滅亡。而後清軍在吳三桂的幫助下迅速打敗消滅李自成,最終使滿清能取代大明入主中原。 就這樣在各種漢人的幫助下,滿清入主中原,開創了大清二百多年基業。滿清的創始人努爾哈赤,當年做夢都想不到這結果。

李自成、張獻忠先後兩次在清軍入關作戰幫助下死裡逃生、死灰復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