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幾番動作後 全球資金紛紛入華避險

境外媒體報道,中國財政部8日表示,4月財政部、中國央行推出儲蓄國債“隨到隨買”試點,將儲蓄國債發行時間由原來的10天延長至全月,有利於提高個人投資者購買儲蓄國債的便利性。國際知名資產管理公司認為,中國政府債券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視為一種避險資產。未來,有三大趨勢還將鞏固中國政府債券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

據路透社4月8日報道,財政部網站新聞稿稱,個人投資者可在4月全月,通過40家儲蓄國債承銷團成員共計約13萬個營業網點,以及27家儲蓄國債承銷團成員的網上銀行購買儲蓄國債。本次發行的儲蓄國債均為固定期限、固定利率品種,按年付息,到期一次還本。

路透社3月下旬根據中國財政部4月儲蓄國債發行公告報道,相較之前單月單批次兩期發行節奏,本次發行方式改為上、中、下旬連續發行三批共六期,且未公佈發行規模。市場人士認為,不同於此前定量定期發行方式,此次不排除儲蓄國債試點新發行模式,寬財政更靈活為經濟助力。

財政部新聞稿並指出,“4月發行以來,銷售平穩,百姓隨到隨買,高效便捷,購買體驗明顯提升。”

與全球市場相關性低

另據臺灣《旺報》4月8日報道,瑞銀資產管理公司表示,大陸政府債券開始完全符合人們對避險資產的預期,投資者越發將這一資產類別看做是避風港。瑞銀指出,已經看見全球資本正在向中國轉移,此前的指數納入過程只會加快資本轉移。

對於全球投資者投資大陸在岸債券的好處,瑞銀資產管理公司亞太債券主管貝斯高表示,相較於全球整體債券市場,大陸在岸債券平均存續期較短,而且通常具有可觀的利率。

貝斯高將大陸政府債券視為一種避險資產。

他認為,由於納入指數的在岸債券的獨特特性,令在岸債券成為非常有吸引力的機會組合。這有助於進一步分散風險和回報來源,而且還具有收益上升潛力,同時與其他固定收益市場的相關性較低。

三趨勢鞏固避險地位

此外,臺灣《旺報》稱,瑞銀資產管理公司表示,未來有三大趨勢將鞏固大陸政府債券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

第一,改革持續推進,進入管道增多:在過去12月裡,實施了稅收減免政策,推出大宗交易流程。而且瑞銀預計,大陸還會採取更多舉措,例如拓寬債券通機制,持續向國際投資者開放在岸市場。

第二,指數納入過程:瑞銀認為,彭博納入大陸債券只是這一過程的開始,富時羅素、摩根大通等其他指數提供商也會將在岸債券納入其指數,其中大陸政府債券可能只是第一批納入其中的債券類別。

第三,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崛起:正在出現的諸多趨勢將增強人民幣作為替代儲備貨幣的地位。具體而言,這些趨勢包括大陸在岸市場進一步融入全球金融體系、指數納入過程、石油人民幣計價支付的作用日益增強。

報道稱,瑞銀指出,考慮到這些趨勢,再加上基本面極具吸引力,大陸政府債券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會持續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