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 全方位 全周期 我市健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今年4月7日是第70个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全民健康覆盖”,国家卫健委将中国宣传主题确定为“维护人人健康,迈向全面小康”。日前,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2018年,我市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针对卫生健康资源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结构与布局不够合理、医疗卫生人才短板、投入不足等问题,我市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全面深化综合医改,持续改善和提升医疗服务,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在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健康扶贫等方面成效显著,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2018年,我市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覆盖城乡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为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实现分级诊疗,有效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我市重点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取得新突破。其中,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区县全覆盖。歙县、休宁县开展人财物统一管理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黄山区、黟县启动医防融合工作,祁门县实施中心卫生院共同圈,初步构建具有黄山特色的县域内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市人民医院加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国家互联网医院并开通远程会诊系统,并依托该医院与区县多家县级公立医院建成城市医联体,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通过帮扶指导带动基层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进一步满足基层群众就近就地就医需求,市域内就诊率达93%。

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市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落实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各区县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实现全覆盖、健康促进县区创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各级疾控机构加大重大重点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管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截至2018年底,我市已建成6个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44个公共场所母婴室,推行婚检、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一站式服务和婚育健康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控制在目标值以内,全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实施健康脱贫民生工程

2018年,我市继续推进和实施健康脱贫兜底“351”和贫困患者慢性病费用补充医疗保障“180”工程,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看病就医提供政府兜底保障;有序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病种数扩大到285种,新农合按病种付费病种扩大到403个,按病种付费执行率达60.7%,高出省定目标10个百分点;临床路径管理扩面到全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含民营医疗机构),全市三级医院临床入径率达78.04%、县级医院临床入径率达73.2%,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降低医疗费用。我市通过开展示范医院创建、黄山好医生评比、优质服务竞赛等活动,不断改善群众就医感受,让医患关系重回“亲人关系”。

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我市围绕“名院、名科、名医”目标,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2018年,全市共培育江淮名医3人、黄山名医20人,省级重点培育专科3个、特色专科12个,市级重点学科15个;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市人民医院作为第二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年度首次招生39人,为我市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提供了强有力保障。针对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我市加快信息化便民化服务。目前,市域内10家县级医院、74家乡镇卫生院、380家村卫生室接入远程心电服务体系,覆盖率分别达90.91%、73.27%、60.22%;11家县级医院、18家乡镇卫生院接入省医学影像云,实现上下互通、数据共享,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

今年,我市将着力打造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城市区按照“管理紧密型”医联体的模式深化推进医联体建设,县城按照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原则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同时从人才培养引进、发展平台假设、岗位薪酬待遇、投入保障措施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着力解决市、县、乡、村医疗总量不足和人才短板问题,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