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走心的教育關愛該何去何從?

又到了一年的秋季開學季——9月1號,這是一個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日子

學生們還在為沒完成的假期作業“愁”容滿面各大“嗷嗷待哺”的文具店,教輔書店和培訓機構早已擼起了袖子,準備大幹一場

父母不走心的教育關愛該何去何從?

面對琳琅滿目的教輔書和培訓機構,家長們只要聽到有助於提高孩子成績,都願自己省吃儉用,不惜重金給孩子們最好的,但殊不知很多時候是好心辦了壞事

父母不走心的教育關愛該何去何從?

教輔書和培訓機構真的對每個孩子都有用嗎?我想就算是我們偉大的毛主席也不會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會漸漸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論,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會習慣性地去使用這套方法論去解決實際問題並逐步完善。授之以魚,還不如授之以漁。

父母不走心的教育關愛該何去何從?

不知道是誰提出“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誤導了許多家長從小就給孩子們報各種特長班、培訓班,殘害了千千萬萬祖國的花朵。給孩子們餵了這麼多“魚”,你們有知道有多少被吸收了嗎?中國教育資源本來就不均衡,浪費了這麼多資源你叫山區裡的孩子們情何以堪?那就任孩子們“自由生長”,對其不管不問,這叫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怎能受得了呢!

父母不走心的教育關愛該何去何從?

其實不然,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們更多的是要陪伴著孩子們一起成長,引導孩子們形成自己的思想觀和方法論。陪著孩子一起去完成一個小遊戲或者小人物,當孩子們遇到困難時善於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去分析問題,發現問題的本質,從而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這樣孩子們在嚐到了成功的喜悅之後,會逐漸建立自己的方法論,但是這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長們長情的陪伴。等孩子們的方法論漸漸清晰後,家長們也要試著放手,幫助孩子們慢慢學會獨立,學會獨自去處理生活中的挫折,形成自己的一套抗壓體系。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在孩子身上的有效付出越多,孩子的受益也就越多,與你的互動也就越多。前段時間,小編的一位年紀比較大的領導就為孩子的事懊惱過,後悔當初忙著自己的事業沒騰出時間來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孩子與自己唯一的溝通媒介是要錢,現在孩子大了,感覺孩子跟自己一點都不親。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忙碌的家長們,有空的時候多陪陪你們的孩子,你們的陪伴比冷冰冰的教輔書和培訓機構更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