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苏明成”——朱高煦的毁灭之路

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代明君,他的时代和他父亲执政的年代被并称为“仁宣之治”。在他的统治下,大明王朝的国力达到了巅峰,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却被今人认为有一个难以回避的污点,他残暴的杀死了自己的亲叔叔——汉王朱高煦。

然而我们在精读的这段历史以后,就会发现朱高煦叔叔不是该不该死的问题,而是死的太晚了。要理清朱高煦人生悲剧的脉络,我们就得从靖难之役开始进行梳理。

父亲的空头支票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侄儿的皇位,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以北平一府对抗整个中国,朱棣面临的困难之大可想而知。尽管有贴心小棉袄建文帝朱允炆那一手:“千万不要让我背负杀叔叔的恶名!”这样的神助攻,给朱棣套上了一件无形的金钟罩。

但是明政府还是有明白人的,比如盛庸,铁铉,平安,他们才不会把朱允炆这个命令放在心上,他们的目的就是一个干掉叛乱头子朱棣。顶多皇帝怪罪下来,就说是误杀,你没见美国人这一手玩得多溜吗?于是在战场上朱棣屡次遭遇到生死危机。而在这个时候,他身边所能够依靠的只有二儿子朱高煦。

明朝的“苏明成”——朱高煦的毁灭之路

朱棣画像

为了保命,朱棣说了一句改变了很多人命运的话:“世子身体不好!”

这句话的意思很暧昧,站在朱棣的角度,他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而在朱高煦的耳朵里,这句话就成了老爸早就看那个大胖子废物大哥不爽了,夺取了江山以后我就是皇位继承人。跟着老爸打生打死原来是为了我自己啊,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跟敌人拼了。想到此处,朱高煦如同开了挂一样,勇不可挡。还别说,朱高煦真是一名勇将,每一次都能保证父王化险为夷,最终他的老爸也就是建文皇帝的四大叔朱棣成了南京的新主人。

登上了皇位就得论功行赏,可是朱棣面对两个儿子的时候犯了难。朱棣想到了曾经对朱高煦的承诺,可是大儿子在靖难之役中留守北平府,把后勤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北平保卫战中更是可圈可点,简直就是朱棣的萧何。有如此之大的功勋,根本没有理由废掉他。

明朝的“苏明成”——朱高煦的毁灭之路

朱高炽画像

同时,由于朱高炽良好的形象,道衍大师是他的代言人,大才子解缙更是他的铁杆。最关键的是,朱高炽有一个好儿子朱瞻基,深得祖父喜爱,甚至连对蒙古进行军事行动都把这个孩子带在身边,朱棣恨不得向全世界展示这个孙儿的优秀。凭借着这个好儿子,朱高炽的太子位置更加稳固了。

朱高煦的反击

世间的事总是几家欢笑,几家愁。小胖墩朱高炽保住了自己的太子位置,而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朱高煦,却落了空。他被封为汉王,但他心里仍然不满足,他想要的那个位置,被那个他认为胖的像猪一样,骑不了马,拿不起枪的那个废物哥哥占据了。

这不公平,我和父亲,出生入死的时候,你在干什么?你凭什么坐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只属于一个人,那就是我朱高煦,从此朱高煦的心态就失衡了。

他就像躲在阴影后的饿狼一样,密切关注着自己哥哥的一举一动。朱高炽,只要有一个纰漏,这头恶狼就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把他撕得粉碎。机会终于来了,朱棣北伐蒙古,朱高炽担任监国,被朱高煦抓住了漏洞,在面前打起了小报告。朱棣狠狠的敲打了太子,太子党的几名核心成员纷纷由官人无缝连接成了犯人。这让朱高煦大喜过望,皇帝对哥哥不满,我的机会来了。

明朝的“苏明成”——朱高煦的毁灭之路

朱高煦剧照

这段时间是朱高煦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刻,人生的春天来到了。然而春天是个犯病的季节,志得意满的朱高煦逢人便问,我像不像当年的唐太宗李世民?呵呵,就是这句话彻底断送了他追求进步的道路。你是李世民,那朱棣就是..……

听到这样张扬狂悖的言论,朱棣内心是崩溃的,雄才大略的自己在这个儿子的眼中居然和那个猥琐的李渊划等号。

从此,朱棣改变了对朱高煦的看法,远远的把朱高煦赶去了青州封地去了。至此以后,终永乐一朝,朱高煦再也泛不起任何水花。

然而这并不代表朱高煦先生就此消停了,反而他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雄才大略的永乐大帝永垂不朽,胖哥哥朱高炽继承皇位,朱高炽的庙号是仁宗,他确实对此的起仁这个评价,他对天下万民是仁慈的,他对于无数次对自己下半子的弟弟也是仁慈的,没有对朱高煦进行任何的清算。

最后的疯狂

好人不长命,老好人朱高炽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也鞠躬尽瘁了。当年的“好圣孙”在一年内完成了三级跳,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天子。

然而朱瞻基的皇帝之路并不平坦,充满了荆棘,这些荆棘上面分明都刻着朱高煦的名字。朱高炽驾崩的时候,朱瞻基在南京,封丧的途中,他的好叔叔,给他准备了一份厚礼,刺客。朱瞻基可是朱棣看好的人,没两把刷子,怎么可能?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朱瞻基躲过了叔叔的截杀,成功进入了北京登基称帝。

明朝的“苏明成”——朱高煦的毁灭之路

作为仁宗的儿子,朱瞻基继承了父亲的仁慈,对于这个不争气的叔叔,它也没有大肆清算,反而是重重封赏。

呵呵,原来老头子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分明就是另一个朱允炆啊!朱高煦在心中暗爽,他觉得,现在的情况和当年靖难几乎是一样一样的。一个柔弱的小皇帝,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叔,好侄儿叔叔来教教你怎么当皇帝吧!朱高煦叔叔决定效仿当年的朱棣叔叔,扯旗造反了,只可惜朱瞻基侄子并不是当年朱允炆侄子,他迅速作出反应,领兵亲征。

在战场上纵横披靡,无所畏惧的朱高煦居然害怕了。他惶惶不可终日,居然偷偷的投降了,老老实实的跪倒在那个从来不放在心里的皇帝侄子面前。很幸运的是,朱瞻基没有下令杀死朱高煦,只是废为庶人,对他进行了监禁,可能这是上天对朱高煦最后的一丝怜悯吧。

如果他老老实实不再折腾的话,也许他能够安安稳稳的度过此生。然而朱高煦却又花式作死了,这次作死的结果终于是让他如愿了,他真的作死掉了。

再一次朱瞻基前来探监的时候,朱高煦如同一个顽皮的小孩一样,恶作剧般的伸出一条腿把皇帝侄子拌了一大跤。看到皇帝这副狼狈的样子,朱高煦开心的拍起了手来。

明朝的“苏明成”——朱高煦的毁灭之路

朱瞻基勃然大怒,命人弄来一口大缸,将朱高煦罩在下面,以示惩罚。可是朱高煦却还不消停,居然把大鼎举了起来,还挑衅般的来了个绕场三周半。

朱瞻基见此,心彻底凉了,这个叔叔无药可救了。当年奔丧的时候,你要杀我,我念及亲情饶过了你,甚至你造反,我也饶了你,可你却如此回报我。

朱瞻基下令,在大缸边上架起了大火,把朱高煦活活烧死了。

明朝的苏明成

朱高煦的所作所为让我想到了两个词语啃老,巨婴,他颇有几分《都挺好》中二哥苏明成的风范。首先父亲存在偏心,正所谓一起扛过枪,是男人四大铁,更由于二儿子在战场上屡次救过自己,父子之间的感情可以说非常的铁。而长子朱高炽却不在身边,显得有些疏远。朱棣对于这个英武类我的儿子更加喜欢是很正常的。

朱高煦就利用这一点,如同苏明成一样,开始折腾起了哥哥。可怜的朱高炽,委屈你扮演一下女强人苏明玉吧。

《都挺好》这个电视剧告诉我们,偏心就会产生啃老,苏明成光啃老就啃到了150万,不过和朱高煦的啃老相比差远了,朱高煦要高级的多。

他利用自己在家族中独特的微妙的地位,父亲对他的亏欠之情,为所欲为,要求各中与藩王身份不匹配的特权。朱棣也如同苏大强一样为了表面上的都挺好,一一答应,没有考虑后果。朱高煦在父亲那里通过一次次试探,取得了众多利益,让他膨胀,让他产生错觉,老爸会顺着我,我可以把手伸的更长些。

明朝的“苏明成”——朱高煦的毁灭之路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朱棣也如同苏大强一样,他心里也有本小帐本。看到自己的二儿子越来越过分的时候,朱棣果断采取了措施,这真是永乐大帝不发威当他是苏大强,一时的不如意造成了他的心里的崩坏。

心里崩坏的朱高煦显示出他的第二个特质——巨婴,苏明成能够打明玉,朱高炽就能伸脚绊皇帝侄子,这是中国式巨婴的典型表现。巨婴的特点就是依赖,自私,脾气大,这简直就是为朱高煦量身定做的。他一方面为自己的不公遭遇鸣不平,一方面又特别依赖父亲对他的过分偏心。然而正是这样的偏心,更加增长了他的自私以及火爆的脾气。

他攻击自己的哥哥,劫杀侄子的时候,他只想到的是自己,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情,会造成洪水滔天这样的后果。在他的心目中始终以自我为中心,哪怕就是能够决定自己生死的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他自私的只求自己开心,从不顾虑别人的感受,所以才会上演伸腿绊皇帝,自己却在一旁拍手的事情。

明朝的“苏明成”——朱高煦的毁灭之路

朱高煦剧照

然而皇帝不给面子了,试图惩戒他,结果这个巨婴的暴脾气上来了,巨婴的内心是脆弱的,他们无法接受非自己所预期的结果,一旦遭遇这种情况,他们就如同婴儿一般,发脾气表示抗议。于是朱高煦就举起大缸开始了游行示威,这一套巨婴组合拳下来葬送了他的生路。

朱高煦的悲剧结局表面是皇权的争夺,其实更深层次的是一个教育问题。

如果朱棣能够及时遏制老二的歪心思,或者能把话说的清楚些,我想这个悲剧是能够避免的,只可惜朱棣没有做,在他的心里,二小子还是那个战场上吃了自己空头支票,勇不可挡的愣头青。

没有想到的是,朱高煦已经长大,自己的空头支票已经对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朱棣没有及时浇灭儿子的邪火反而一次次满足他,为他增添一摞摞柴火,让二儿子走上了不归路。所以巨婴也好,啃老也好,朱棣这个父亲难辞其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