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我国有何启示

核心提示

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深度老龄化的巨大压力已对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严峻考验。养老问题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当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和鼓励多样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医养服务金融体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国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我国有何启示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当下,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2022-2030 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进入到急速发展阶段,届时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将达25%;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初步测算:2053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预计将占总人口的35%。

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深度老龄化的巨大压力已对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严峻考验。养老问题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当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和鼓励多样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医养服务金融体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国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我国有何启示


其中,《“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建设更加健全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顺应了我国现阶段老龄化发展的形势,实现了养老模式的新突破,以期满足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

国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我国有何启示

1

医养结合的基本内涵


国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我国有何启示


从需求层次的角度来看,医养结合同时考虑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医疗需求,符合现代老年人“医养共需”的基本生活需求。

国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我国有何启示

2

我国医养结合项目的推进


国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我国有何启示


我国医养结合发展仍不充分

目前我国主要有三种养老模式分别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其中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的典型为日间照料中心,机构医养结合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三种途径:养老机构与周边医院采取合作机制、医院设立护理院、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机构等。


国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我国有何启示


近年来,通过全国范围内各地试点的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已取得较为积极的效果,但全国统一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建成。

同时,虽然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势头良好,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护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低且流动性强;缺乏统一完善的养老机构服务评价及监督体系;尚未建成长效筹资机制;政府未充分引入竞争体制来提高养老机构的运作效率等。

国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我国有何启示

3

国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国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较早,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丹麦、瑞典等国,由专业护理团队、全科医生及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的医养结合模式已运营多年,通过不断探索和发展,业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养老模式。以下对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进行简介。

A 美国

美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主要包括三类服务项目。


国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我国有何启示


特点:美国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大体上是依照各州自身情况建立不同的养老计划,并且将长期护理政策贯穿始终。各州政府充分尊重老年人的身心需求,不断促进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来满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同时,美国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

B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主要有两类:居住式护理服务和居家式护理服务。居住式护理服务针对需要特殊护理的老年人,通过护理级别认定可居住在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居家式护理服务提供居家社区护理,是传统家庭养老的延伸。另外,澳大利亚还设立了老年照护评估组,为需要特殊护理的老年人进行医疗、身心健康发展情况等一系列测试与评估,从而判断老年人是否需要护理以及所需要的护理级别。

特点:澳大利亚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提供机构养老方面,即政府充分利用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将医养一体化服务与私人机构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竞标及给予资金支持等方式,保障私立养老机构的运行。政府评估筛选出服务质量最高的护理机构,在对项目的数量评估后进行合理拨款,既可以降低政府财政支出又可以择优选出护理机构。

C 日本


国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我国有何启示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均是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获得“介护士”资格的人员,具有专业技术和护理资质,可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较高水平的日常服务及专业性的医疗护理服务。

4

如何实现养老行业的“都挺好”

人口老龄化已是既定事实和不可抵挡的趋势,如何实现养老行业高效发展来应对老龄化是我们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按中国的传统,对老人的照料义务更多是由家庭承担,但目前来看家庭的扶养、赡养能力几乎达到极限。多年来家庭小型化的趋势,以及现代化背景下“空巢”家庭的激增,传统的家庭赡养早已不堪重负。养老对许多家庭来说,不得不求助于社会机构。井喷的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使得养老问题异常严峻,大幅增加养老设施和服务投入已是当务之急。

养老服务业自身的经济创造能力并不强大,但对其他行业却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相关行业分析显示,养老服务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总产出,将会带来597个单位的GDP增量,其贡献不容小觑。由此可见,发展养老产业不仅可以应对老龄化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经济发展。那么社会养老怎样才能做到“都挺好”?一个办法是继续完善社区层面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打造无障碍的养老社区和适老住宅,优化服务品种供给,价格要适中、服务要精良;同时提供老年人的公共交往和活动空间,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属、老有所享和老有所乐,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另一个办法是多层级的机构养老服务,重点要针对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和无子女老人这些特殊群体开展专业化的医养护结合养老照料服务,实现老有所安、老有所依、老有所医、老有所护和老有善终。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已经落幕的31个省级两会上,“养老”是代表委员们重点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特别是进一步健全养老体系、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完善养老机构配套设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大农村养老服务、关注特殊家庭养老、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等,成为大家的共识。

从“银发浪潮”到“银发红利”,老龄化的出现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但愿养老成为“两会”热词之后,紧接着就是养老政策调整及相关产业的勃兴,并带动产业升级和就业,这或许就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下一个引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了好建议,还该有快动作,盼望“养老”改革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完善各类保障制度,切实提高保障水平,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特色地产诸葛亮-飙马中国,20余年专业、专心、专注为地市县房地产企业转型特色小镇、商业地产&产业地产项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单式服务:

1、拿地顾问,联合国际国内机器人、科创名校、智慧医院、文化创意、养老产业资源,为特色小镇、特色商业街等特色地产项目战略策划顶层设计;

2、策划设计一体化,携手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为房地产企业转型商业地产如综合体、购物中心、商业街、专业市场、社区商业;产业地产如商旅、文创、科创、农创、大健康、运动休闲、养老教育、新经济园区开发,提供定位策划、概念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3、租售代理,携20余年千万方地市县菜单服务经验,为商贸物流地产、特色商业街等产业地产&商业地产项目招商销售;

4、项目诊断,为地市县问题项目提供解决之道;

5、全程顾问,以20余年积累的菜单服务经验为项目全程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