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偶像:苏有朋告诉你粉我30年是我的本事

硬核偶像:苏有朋告诉你粉我30年是我的本事

他有一双小鹿一样清澈的眼睛

硬核偶像:苏有朋告诉你粉我30年是我的本事

看到这一幕,我恋爱了恋爱了恋爱了~

每一次看到小燕子,他的眼睛都是发光的。

硬核偶像:苏有朋告诉你粉我30年是我的本事

这里也是闪闪发光

这几天看了好多以前的视频、采访,才发现,啊啊啊,原来粉苏有朋真是件幸福的事。

从小虎队,到五阿哥、张无忌,再到《嫌疑人X的献身》的导演……

出道这整整30年,苏有朋就好像从来没flop过一样,不仅颜值一直在线,还能不停出作品,不断转换角色,实在太厉害了。

热爱爱豆文化的存大人跟女王说,看,苏有朋就是最正统、最美好的爱豆成长故事了。

“在他的身上,我真的能看到一个爱豆最理想的模样!”

首先,苏有朋虽然现在已经转型为演员、导演,但在当年,他确实是偶像出道。

他和吴奇隆、陈志朋一起组成的“小虎队”,在90年代初是最红的组合,绝对的流量担当。

硬核偶像:苏有朋告诉你粉我30年是我的本事

小虎队”是1988年出道的,当时苏有朋才读高一。一开始,他们三个只是《青春大对抗》的节目助理负责活跃气氛的,但因为长得帅,跳舞也不错,他们每次在节目中那几分钟的亮相都引起万千少女的疯狂,看人气这么高,公司就组织他们三个人正式以组合出道了。

在组合里,他们就像现在的偶像男团一样,有各自的人设。

吴奇隆是神秘忧郁担当,陈志朋是帅气酷炫担当,到了苏有朋,他的笑容,他的娃娃脸,就是亲和

硬核偶像:苏有朋告诉你粉我30年是我的本事

力十足的邻家少年~

三个人的合影,苏有朋总是那个露齿笑的傻白甜。

(当然,这其实是人设,吴奇隆说过这是公司规定,苏有朋一定要笑得很阳光,他自己就要保持酷酷的形象)

硬核偶像:苏有朋告诉你粉我30年是我的本事

苏有朋和吴奇隆也因为形象好,和林志颖、金城武一起被称为台湾的

“四小天王”

嗯,用现在的话说,应该就是“四大流量”了。

当时,偶像的概念才刚刚兴起嘛,小姑娘都对唇红齿白的小哥哥没有抵抗力。

所以在女王读小学的时候,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小虎队”的粉。

大家凑在一起就唱他们的歌。

《青苹果乐园》的舞,我到现在还记得动作!

硬核偶像:苏有朋告诉你粉我30年是我的本事

2010年“小虎队”春晚合体,再唱了《青苹果乐园》这首歌,回忆杀啊!

“小虎队”当年也创下了不少纪录。

《逍遥游》和《爱》两张专辑销量就超过1500万张

他们的“

硬核偶像:苏有朋告诉你粉我30年是我的本事

逍遥·货柜·小虎队”台湾巡演演唱会持续了6个月,

20场场场爆满。

这种架势,真的一点都不输我们现在的鲜肉、流量啊。

而苏有朋作为爱豆呢,也不是只有颜值的。

努力

硬核偶像:苏有朋告诉你粉我30年是我的本事

苏有朋刚入行的时候,其实是“小虎队”里面底子最差的,吴奇隆有武术底子,陈志朋学芭蕾就他不会跳舞老是慢半拍。所以苏有朋当时都花别人两倍时间去训练。

聪明

苏有朋读的高中,是台湾排名第一的建国中学。他的百科上是这样写:“苏有朋自小便十分聪明,喜欢上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如:珠算、心算、奥数、英语、写作、书法等等,并学习电子琴,参加学校合唱团。他的父母怕他太辛苦,想要减少他参加的特长班,他还用绝食做抗议,最终父母无法,只好让他继续学习

最厉害的是,他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排练,高考的时候竟然考上了台湾大学的机电工程系。

所以,当时大家都夸他是又会唱歌又会跳舞又会读书的“乖乖虎”。

很多妈妈都很喜欢苏有朋,因为她们相信,读台大的偶像绝对不会教坏自己小孩!

硬核偶像:苏有朋告诉你粉我30年是我的本事

硬核偶像:苏有朋告诉你粉我30年是我的本事

△苏有朋当年高考的新闻图,他说自己考台大机电工程系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这个专业,而是他一定要考上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告诉大家偶像也是可以好好读书的

苏有朋考上台大以后还出过一本书叫《我在建中的日子》,写他的备考时光,看书会发现他确实是个很坚持很有毅力的人。他的复习计划是这样的:“下午一点三十分到两点二十分念国文,接下来休息,三点起床,到四点仍然念国文,然後是晚餐,四点五十分到六点念国文,六点十五分到七点十分念英文,七点二十分到八点十分念文化教材,八点三十分到十点十五分念国文,十一点十五分到十一点五十分念英文,十一点五十到一点十分念国文,一点四十五分到三点都念国文。 ”一天复习12小时。

不过,就这些,一个帅气的外表,一个讨人喜欢的性格/人设,就是一个成功的偶像吗?

也许出道的前十年是这样。

但之后20年,苏有朋从偶像歌手转型到演员、导演,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完完全全就是靠自己的坚持和自我了。

苏有朋虽然读书好,但不是书呆子,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1994年他宣布休学,把重心都放在娱乐圈。苏有朋说,他当时意识到自己读书就是为了外界的压力,其实自己不喜欢机电工程,毕业以后也不会去做工程师那为什么要读呢?

苏有朋是有低潮期的。

而且还不短。

大概是从1994年宣布休学到1998年的《还珠格格》播出之前的四年。

期间,苏有朋还经历了1995年的“小虎队”解散。

当时,苏有朋就意识到偶像歌手是不能当一辈子的。

“有新的偶像团体起来就没有人关注你了。”

休学让他掉了接近一半的粉。

(毕竟这也可以算是人设小崩了,那时刚兴起的BBS上都是骂他的)

接着“小虎队”解散让他丢了一大半的工作。

这三四年,他试过单飞出唱片、主持和上综艺,但通通都没什么水花。

直到《还珠格格》的出现,苏有朋才找到转型的方向。

苏有朋一下子从偶像变成凡人,到处去求人求通告,据说最落魄的时候,他的银行户口只剩下两万人民币。

《还珠格格》开机照

对苏有朋来说,拍《还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苏有朋之前没有学过表演,拍戏的时候,总是被导演骂。

为了提高自己的演技,他有事没事就都蹲在监视器旁,认真看其他演员是怎么演的。

去北京拍戏,苏有朋也很不习惯。

以前做偶像的时候出入都有助理,现在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处理。

水土不服,他长了满脸的包子。

每天都在回酒店的车上怀疑人生,不断反问自己:“啊,我在干嘛!”

虽然刚到剧组的日子很难熬,但苏有朋还是坚持住了。

他说自己当时熬下去的方法,就是每天写日记,不停打击自己,告诉自己心态要归零,什么都从零开始。

“我就跟自己说,你已经不是一个偶像了,你还有很多不足,通通都要重新学习。”

所以,苏有朋放下了“乖乖虎”的偶像包袱,演出了一个真挚又深情的五阿哥。

这个角色,让他重新赢回了人气。

苏有朋说他感触最深的,是一次和林心如在香港开记者会,被围得水泄不通。

“当时好像是来了8000人吧。”

“我那时就有一个感觉,啊,原来失去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努力拿回来的。

硬核偶像:苏有朋告诉你粉我30年是我的本事

这次翻红之后,苏有朋就很珍惜自己的机会。

他接着拍了很多偶像剧,口碑都不错。

像《情深深雨濛濛》里的杜飞,可爱又搞笑。

虽然我喜欢古巨基,但找男朋友的话,感觉是杜飞更开心啊。

还有《老房有喜》里的苏小鹏,阳光又帅气。

存大人说她当时非常迷恋这戏里的苏有朋,觉得他干干净净的,就是初恋最美好的样子。

硬核偶像:苏有朋告诉你粉我30年是我的本事

出道这30年,对苏有朋来说,就是一个和“偶像”标签较劲的过程。

30年前,他曾经是娱乐圈最红的团体,头顶上都是偶像光环。

然后光环褪去,偶像慢慢变成一个负担、一个成见,压得他快透不过气来:

“有一天排练完,晚上十点多,他(苏有朋)等计程车回家。路人看到他,过来问:你不是乖乖虎吗?十点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怎么还在路边?”“大家对我的期望严厉到一个什么程度。在这种情况下长大,你觉得会特别开心吗?”(《南方周末》)

然而很幸运的是,苏有朋并没有输给这种压力,没有输给成见。

尽管最初也有在意人目光的时候,也有为了舆论死也要考上台大的执拗。

但最终,苏有朋选择了放下

他放下过去关于偶像的一切,放下这个标签,开始重新去感受生活,从头去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现在苏有朋又悄悄去了美国进修啦,他说自己并不急着拍电影,他要找到自己最想拍的东西。

我喜欢这样勇敢又自我的苏有朋。

就像之前存大人说的,在苏有朋身上,集合了所有关于追星的美好元素。

一开始,我们喜欢他,喜欢一个偶像,是因为颜值/人品/才华。

但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原来这些东西都不重要。

你最后被这个人吸引,并且为喜欢他而感到高兴,是因为被他一直以来的努力感染了。

你也想跟他一样,做一个有力量不断改变、不断向前的人。

当然,苏有朋的努力和饭圈流行语“你知道他有多努力”是不一样的。

我记得他在《风声》得奖之后说过这样一段话:

“努力有时候的确是不会被看到的,但我还在坚持着。”“我不需要大家一直关注着我,肯定着我。”“我只希望有那么一瞬间,就像现在,会让人觉得,啊,原来他过去二十几年也挺努力的,
这就够了。”

对啊,一个偶像就应该是这样。

你根本不需要强调自己有多努力,有多厉害。

因为总有一天,你做过什么,大家都会看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